德阳大爱在雪域高原上延续 ——德阳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正式“上岗”
若尔盖,我们来了。 本报记者 张嵘 摄
德阿大桥。 本报记者 肖盛雄 摄
调研脱贫帮扶工作。本报记者 张嵘 摄
对口援藏
——兄弟牵手奔小康
经过省委组织部两天的援藏工作专业培训,9月5日上午,德阳市第三批、共56名援藏干部人才从成都出发,于当晚分别安全抵达阿坝州阿坝县、若尔盖县,开始了新一轮的对口援藏帮扶工作。这56名援藏干部中,阿坝县、若尔盖县各派出28名,他们是经过层层筛选、来自德阳市交通、住建、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农牧等部门和行业的精英。来不及掸去身上的旅尘,甚至还没有安顿好自己的住处,6日上午,简单而隆重的见面会后,德阳第三批援藏优秀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就相继奔赴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记者跟随援藏干部人才走进阿坝,见证了四年来对口援建地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汉藏一家亲”的真实情感。
阿坝县
经过八九个小时的车程,汽车驶入阿坝县境内。天空中飘着濛濛细雨,给雪域高原增添了几丝寒意。公路边,早已等候的阿坝县委组织部部长郝洛杰带领阿坝县的干部群众,立即迎了上来,向每一位德阳援建干部送上了洁白的哈达,“大家辛苦了!扎西德勒!”郝洛杰在前面带路,汽车向阿坝县城驶去。援藏干部将行李搬入“新家”后,阿坝县委书记苏均与援藏干部共进晚餐,为大家接风洗尘。
入夜,阿坝县城灯火通明。据了解,阿坝在德阳援建之前没有一盏像样的路灯,整个老县城一到夜晚几乎处于黑暗之中。2012年至2013年,德阳总投资600万元,为老城区安装了600盏路灯,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夜间出行,而且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
地点:莲宝叶则景区、德阿大桥
莲宝叶则景区是德阳帮助阿坝打造的龙头旅游产业。这里海拔4200多米,山锋奇特,湖水清澈见底,宛若童话般的世界。
9月6日上午,记者从阿坝县城出发,经过60公里的车程到达莲宝叶则景区。据介绍,该景区于2014年规划,2015年7月一期项目动工,德阳投资了800万元援建资金,今年7月正式交付阿坝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二期项目将于明年5月动工,打造景区旅游环线。
当天下午,记者从莲宝叶则返回阿坝县城。在阿坝县城,一座横跨阿曲河的新建大桥——德阿大桥,连接着县城与南岸新区。这座桥同样见证了德阳援建者的心血和汗水,见证了德阿人民的深情厚谊。
这是一座双向四车道的大桥,该桥于2013年初开始建设,2014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德阳投入援建资金600万元。家住阿坝县城的回族居民马荣军说,这座桥已成为阿坝县的标志性建筑,哪个家里来了客人,都会带到“德阿大桥”来耍,“现在出行即安全又方便。”
地点:阿坝县高原农业产业园区
9月7日上午10时许,记者驱车来到阿坝县高原农业产业园区。一进园区,欢快的藏族歌曲传入耳际,只见“德阳援建”的大棚一个连着一个,当地村民有的正在园区厂棚里整理采摘的双孢菇、金针菇,有的在大棚里察看羊肚菌的长势。这个园区占地2000亩,德阳投入援建资金600万元,还帮助三个村建起了集体经济。去年一个村分红8万元,人均增收300余元。
村民华尔衮感动万分,他说:“我们有了这个产业园区,既能够在园区打工,又学到了技术,收入也稳定,比以前上山挖药强多了,非常感谢党、感谢德阳!”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德阳援建的20个项目已全面完工,援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543万元,德阳援建资金到位9881万余元。阿坝县委组织部部长郝洛杰说,四年来,通过前两批援建干部的辛苦付出,极大地改善了阿坝县的基础设施,极大地优化了阿坝县的产业结构,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维护了阿坝县的社会和谐稳定,有力地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有力地增进了德阿人民的友谊。
干部心声
说起这次报名援藏,来自罗江县中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的护士易秀萍说:“是儿子的鼓励让我坚定了援藏的决心!”6月28日上午,她正在县卫生局开会,接到单位打来的电话,问她愿不愿援藏。她心想:同事有的体弱多病,有的家里有老人、小孩要照顾走不开,自己身体好,又有中级职称。在向儿子说明情况后,读大学的儿子当即在电话中说:“妈妈,援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坚决支持你去!”易秀萍听到儿子的答复,更坚定了去阿坝的决心,当天下午就报名了。
第三批援藏干部董超在看到前期德阳的援建项目后感到很震撼,他说,作为新一轮援建干部感到责任重大,将牢记组织的嘱托,沿着上一批援建干部的足迹,继续发扬“缺氧不缺精神”,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相信,有他们的存在,阿坝一定会变得更加富饶和美丽。
9月7日上午,办完交接手续的第二批援建干部张宇在离开阿坝时十分依依不舍。他说:“两年的援建工作结束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民给他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两年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看到阿坝县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由衷地欣慰,两年来的付出值得!”
若尔盖县
6日上午的见面会一结束,德阳援若前线指挥部工作人员一行,便马不停蹄地分别前往若尔盖县人民医院、若尔盖巴西乡下巴西村等地,查看德阳援建项目,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了解扶贫攻坚工作情况。
地点:若尔盖县人民医院
若尔盖县人民医院是德阳援建的重点单位之一,每年前来若尔盖县旅游的游客非常众多,车祸受伤、突发疾病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提高医院的救护、处置能力,德阳特地为若尔盖县人民医院援建了一座崭新的急救中心,并为医院完成了地坪、绿化、管网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院长高兴地领着德阳援若指挥部的同志参观了医院,一路上对德阳的无私援建赞不绝口,也希望德阳能够在医院建设、医护力量等方面给予医院更大的帮助。德阳援若前线指挥部的同志们表示,在未来两年的援建工作中,将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加大对医院发展的投入。
地点:若尔盖县巴西乡下巴西村
若尔盖县巴西乡下巴西村目前有93户425人,其中贫困户就有16户65人。这个村也是德阳市的脱贫帮扶定点村,6日下午2时30分许,德阳援若指挥部的同志们驱车数十公里,风尘仆仆地赶到村委会,对当地的民情和脱贫帮扶工作进行了调研。
村委会的干部向德阳援若指挥部的同志介绍说,下巴西村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414元,明显低于4736元的全省平均水平;贫困发生率22.6%,也明显高于7.7%的全省平均水平,也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根据省、州的相关要求,全村今年要实现13户54人的帮扶脱贫任务,县里、乡里和村里都感到压力十分巨大。
德阳援若指挥部的同志当即表示,将安排专人与村委会干部们一起,详细调研每一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一户一策做好帮扶工作,坚决完成今年的脱贫任务。
“脱贫是最起码的要求,只是这项工作的底线,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帮他们实现自身的‘造血\’。”困难面前,援若的德阳人自我加码,“希望通过我们的帮扶,让他们今后不靠‘拐杖\’也能自己走路”。
干部心声
王琳和肖李两位来自中江县的老师,已经是第二次踏上若尔盖大草原了。他们曾与德阳第二批援建若尔盖的干部人才一起,在雪域天边奋战了两年。今年年中,刚完成援建任务回到德阳不久,得知德阳正在组建第三批援建若尔盖的队伍,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又主动报了名。
“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打动了我们。”曾在若尔盖县藏族中学担任了二年语文老师的肖李说,回到德阳后,他始终忘不了藏区孩子们对知识、对未来充满渴求的眼神,“藏区虽然条件艰苦,但能跟这些淳朴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来自德阳市委宣传部的陈昆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若尔盖了,几年前,他与采访德阳援藏工作的记者团队一起,在阿坝和若尔盖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也与当地不少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意。这次,作为德阳第三批援建若尔盖的优秀党政干部之一,他既要在县委宣传部任职工作,还要担负德阳援若前线指挥部办公室的相关工作。来到若尔盖之前,他就一直忙着协调相关工作。6日上午见面会一结束,连自己的住处都没来得及安顿,他便随着德阳援若前线指挥部的同志们一道,奔波在草原高山之间,查看德阳援建项目,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
而第一次来到若尔盖的刘颖,还来不及拍张女孩子们喜欢的自拍,便被若尔盖县人民医院院长“抓”了回去。若尔盖县人民医院即将迎来二甲医院的评审,一来到医院,刘颖很快进入角色,同医院的当地同志们一起,为准备迎接评审忙碌开来。
若尔盖,我们来了。 本报记者 张嵘 摄
德阿大桥。 本报记者 肖盛雄 摄
调研脱贫帮扶工作。本报记者 张嵘 摄
对口援藏
——兄弟牵手奔小康
经过省委组织部两天的援藏工作专业培训,9月5日上午,德阳市第三批、共56名援藏干部人才从成都出发,于当晚分别安全抵达阿坝州阿坝县、若尔盖县,开始了新一轮的对口援藏帮扶工作。这56名援藏干部中,阿坝县、若尔盖县各派出28名,他们是经过层层筛选、来自德阳市交通、住建、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农牧等部门和行业的精英。来不及掸去身上的旅尘,甚至还没有安顿好自己的住处,6日上午,简单而隆重的见面会后,德阳第三批援藏优秀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就相继奔赴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记者跟随援藏干部人才走进阿坝,见证了四年来对口援建地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汉藏一家亲”的真实情感。
阿坝县
经过八九个小时的车程,汽车驶入阿坝县境内。天空中飘着濛濛细雨,给雪域高原增添了几丝寒意。公路边,早已等候的阿坝县委组织部部长郝洛杰带领阿坝县的干部群众,立即迎了上来,向每一位德阳援建干部送上了洁白的哈达,“大家辛苦了!扎西德勒!”郝洛杰在前面带路,汽车向阿坝县城驶去。援藏干部将行李搬入“新家”后,阿坝县委书记苏均与援藏干部共进晚餐,为大家接风洗尘。
入夜,阿坝县城灯火通明。据了解,阿坝在德阳援建之前没有一盏像样的路灯,整个老县城一到夜晚几乎处于黑暗之中。2012年至2013年,德阳总投资600万元,为老城区安装了600盏路灯,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夜间出行,而且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
地点:莲宝叶则景区、德阿大桥
莲宝叶则景区是德阳帮助阿坝打造的龙头旅游产业。这里海拔4200多米,山锋奇特,湖水清澈见底,宛若童话般的世界。
9月6日上午,记者从阿坝县城出发,经过60公里的车程到达莲宝叶则景区。据介绍,该景区于2014年规划,2015年7月一期项目动工,德阳投资了800万元援建资金,今年7月正式交付阿坝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二期项目将于明年5月动工,打造景区旅游环线。
当天下午,记者从莲宝叶则返回阿坝县城。在阿坝县城,一座横跨阿曲河的新建大桥——德阿大桥,连接着县城与南岸新区。这座桥同样见证了德阳援建者的心血和汗水,见证了德阿人民的深情厚谊。
这是一座双向四车道的大桥,该桥于2013年初开始建设,2014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德阳投入援建资金600万元。家住阿坝县城的回族居民马荣军说,这座桥已成为阿坝县的标志性建筑,哪个家里来了客人,都会带到“德阿大桥”来耍,“现在出行即安全又方便。”
地点:阿坝县高原农业产业园区
9月7日上午10时许,记者驱车来到阿坝县高原农业产业园区。一进园区,欢快的藏族歌曲传入耳际,只见“德阳援建”的大棚一个连着一个,当地村民有的正在园区厂棚里整理采摘的双孢菇、金针菇,有的在大棚里察看羊肚菌的长势。这个园区占地2000亩,德阳投入援建资金600万元,还帮助三个村建起了集体经济。去年一个村分红8万元,人均增收300余元。
村民华尔衮感动万分,他说:“我们有了这个产业园区,既能够在园区打工,又学到了技术,收入也稳定,比以前上山挖药强多了,非常感谢党、感谢德阳!”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德阳援建的20个项目已全面完工,援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543万元,德阳援建资金到位9881万余元。阿坝县委组织部部长郝洛杰说,四年来,通过前两批援建干部的辛苦付出,极大地改善了阿坝县的基础设施,极大地优化了阿坝县的产业结构,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维护了阿坝县的社会和谐稳定,有力地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有力地增进了德阿人民的友谊。
干部心声
说起这次报名援藏,来自罗江县中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的护士易秀萍说:“是儿子的鼓励让我坚定了援藏的决心!”6月28日上午,她正在县卫生局开会,接到单位打来的电话,问她愿不愿援藏。她心想:同事有的体弱多病,有的家里有老人、小孩要照顾走不开,自己身体好,又有中级职称。在向儿子说明情况后,读大学的儿子当即在电话中说:“妈妈,援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坚决支持你去!”易秀萍听到儿子的答复,更坚定了去阿坝的决心,当天下午就报名了。
第三批援藏干部董超在看到前期德阳的援建项目后感到很震撼,他说,作为新一轮援建干部感到责任重大,将牢记组织的嘱托,沿着上一批援建干部的足迹,继续发扬“缺氧不缺精神”,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相信,有他们的存在,阿坝一定会变得更加富饶和美丽。
9月7日上午,办完交接手续的第二批援建干部张宇在离开阿坝时十分依依不舍。他说:“两年的援建工作结束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民给他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两年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看到阿坝县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由衷地欣慰,两年来的付出值得!”
若尔盖县
6日上午的见面会一结束,德阳援若前线指挥部工作人员一行,便马不停蹄地分别前往若尔盖县人民医院、若尔盖巴西乡下巴西村等地,查看德阳援建项目,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了解扶贫攻坚工作情况。
地点:若尔盖县人民医院
若尔盖县人民医院是德阳援建的重点单位之一,每年前来若尔盖县旅游的游客非常众多,车祸受伤、突发疾病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提高医院的救护、处置能力,德阳特地为若尔盖县人民医院援建了一座崭新的急救中心,并为医院完成了地坪、绿化、管网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院长高兴地领着德阳援若指挥部的同志参观了医院,一路上对德阳的无私援建赞不绝口,也希望德阳能够在医院建设、医护力量等方面给予医院更大的帮助。德阳援若前线指挥部的同志们表示,在未来两年的援建工作中,将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加大对医院发展的投入。
地点:若尔盖县巴西乡下巴西村
若尔盖县巴西乡下巴西村目前有93户425人,其中贫困户就有16户65人。这个村也是德阳市的脱贫帮扶定点村,6日下午2时30分许,德阳援若指挥部的同志们驱车数十公里,风尘仆仆地赶到村委会,对当地的民情和脱贫帮扶工作进行了调研。
村委会的干部向德阳援若指挥部的同志介绍说,下巴西村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414元,明显低于4736元的全省平均水平;贫困发生率22.6%,也明显高于7.7%的全省平均水平,也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根据省、州的相关要求,全村今年要实现13户54人的帮扶脱贫任务,县里、乡里和村里都感到压力十分巨大。
德阳援若指挥部的同志当即表示,将安排专人与村委会干部们一起,详细调研每一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一户一策做好帮扶工作,坚决完成今年的脱贫任务。
“脱贫是最起码的要求,只是这项工作的底线,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帮他们实现自身的‘造血\’。”困难面前,援若的德阳人自我加码,“希望通过我们的帮扶,让他们今后不靠‘拐杖\’也能自己走路”。
干部心声
王琳和肖李两位来自中江县的老师,已经是第二次踏上若尔盖大草原了。他们曾与德阳第二批援建若尔盖的干部人才一起,在雪域天边奋战了两年。今年年中,刚完成援建任务回到德阳不久,得知德阳正在组建第三批援建若尔盖的队伍,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又主动报了名。
“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打动了我们。”曾在若尔盖县藏族中学担任了二年语文老师的肖李说,回到德阳后,他始终忘不了藏区孩子们对知识、对未来充满渴求的眼神,“藏区虽然条件艰苦,但能跟这些淳朴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来自德阳市委宣传部的陈昆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若尔盖了,几年前,他与采访德阳援藏工作的记者团队一起,在阿坝和若尔盖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也与当地不少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意。这次,作为德阳第三批援建若尔盖的优秀党政干部之一,他既要在县委宣传部任职工作,还要担负德阳援若前线指挥部办公室的相关工作。来到若尔盖之前,他就一直忙着协调相关工作。6日上午见面会一结束,连自己的住处都没来得及安顿,他便随着德阳援若前线指挥部的同志们一道,奔波在草原高山之间,查看德阳援建项目,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
而第一次来到若尔盖的刘颖,还来不及拍张女孩子们喜欢的自拍,便被若尔盖县人民医院院长“抓”了回去。若尔盖县人民医院即将迎来二甲医院的评审,一来到医院,刘颖很快进入角色,同医院的当地同志们一起,为准备迎接评审忙碌开来。
新闻推荐
深化对口帮扶 推动藏区发展 阿坝县若尔盖县党政代表团到德阳市对接 蒲波赵辉等会见
(记者肖盛雄)8月30-31日,阿坝县、若尔盖县党政代表团到德阳,就对口帮扶工作与德阳市进行对接。市委书记蒲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辉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王华蓉,市委常委何明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