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民心察民情解民困 绵阳援藏干部下基层侧记

阿坝日报 2019-04-25 10:37 大字

■李清 耿让卓玛 记者 杨骁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里。”这是绿叶对根的情谊,更是绵阳援藏干部对藏区的一片深情。

2018年10月,为积极响应省委“千名干部人才援藏行动”号召,绵阳援藏干部人才带着亲人的牵挂,肩负着组织与群众的希望,带着对“为什么援藏、怎么援藏、援藏留下什么”的思考,怀着满腔热血奔赴壤塘脱贫攻坚一线。他们努力克服高原缺氧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主人”不当“客人”,当“干将”不当“看客”。

今年3月,在壤塘县“群众工作月”活动中,绵阳对口帮扶壤塘县的近百名干部人才分别到联系村,与当地农牧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实际困难,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挂职吾伊乡的党委副书记、壤古村驻村工作组组长李尚潇近段时间可谓忙得不可开交。他与包村部门县疾控中心、乡驻村工作组一道,对全村130户群众进行了全覆盖走访,收集群众共性问题5个、个案问题和诉求80余条,立说立行解决问题12个。

按照壤塘县委、县政府和绵阳对口支援壤塘县工作前线指挥部要求,97名援藏干部人才纷纷深入联系村,与驻村干部一道深入贫困户、单亲户、联系户、致富能人等农牧民家中,采取面对面座谈、“围炉夜话”等形式,了解他们在家庭增收、学生入学、看病就医、残疾人办证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需求,逐家逐户建立工作台账。

壤古村峨拉寨通寨道路坡度较陡,当地群众曾多次请求改道。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尚潇主动与县交通局、乡政府、设计方和施工方协调,并积极做好资金筹措等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当地农牧民群众对此非常满意。

“我们到藏区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当地老百姓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合格。”绵阳对口支援壤塘县工作前线指挥部指挥长邹大世说,在走村入户工作中,援藏干部人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紧紧围绕联系村中心工作,积极融入角色,发挥自身长处,重点开展脱贫攻坚、控辍保学、政策宣传等工作,推动了联系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今年3月,援藏干部叶伟与该县发改局的同事进驻上杜柯乡吾克基村。在进村入户中,当地群众绝大多数都只会说藏语,听不懂汉语。在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叶伟和群众经过多次交流沟通,才逐步掌握群众的基本情况。当了解到吾克基村有3户贫困户没有资金安装住房二楼平台护栏时,他与援藏干部李尚萧和刘晓波商量后,共同出资2.2万元为他们的住房安装了阳光棚。

“卡卓,他们经常来家里帮忙,从来没有坐下来喝杯茶。” 对于援藏干部的帮扶,贫困户帕尔基竖起大拇指说。他和其他两户贫困户都非常高兴,这不仅为他们解决了安全隐患,同时也提升了住房保暖效果。

“有志而来、有为而归”,这是绵阳援藏干部人才援助壤塘的庄严承诺。带着这份承诺,他们在壤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援藏的真正含义。“援藏不能只援项目,更重要的是援技术、援人才、转观念,只有不断加强沟通,才能促进交流,努力实现由‘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的转变。” 邹大世说,这是援藏干部们的共识,更是绵阳市第五批援藏干部人才努力的方向。

新闻推荐

壤塘高原双低油菜种植助力产业脱贫

4月11日,壤塘县高原双低油菜购销合同签约仪式在该县石里乡中达石沟村举行,该县五个乡镇与中国农业科学油菜作物研究所签订...

壤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壤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