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县“以工代赈” 脱贫增收
2016年是***的第一年,壤塘县计划9个村退出贫困村,目前,这些村或多或少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进行了劳务输出,不仅让贫困人口实现了增收,还让贫困人口学到了蔬菜种植、土建等务工技术,更重要的是让贫困群众转变了思路,明白了“致富完全可以通过双手”的道理。
自己动手,不等不靠,贫困村脱贫在壤塘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产生了良好效果,该县中壤塘镇依根门多村和吾伊乡卡龙村就是在脱贫之路上走向成功的典型。
以工代赈 筑路人均赚3405元
中壤塘镇依根门多村是2016年拟退出贫困村,有贫困户数63户、贫困人口225人,贫困发生率为25.11%,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86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8.22%。
“如何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主动策划、积极申请,用“以工代赈”的名义申请自建该村的幸福美丽新村项目中的筑路工程,即修筑3.5米宽400米长的寨内公路和2米宽1400米长的入户便道。
在征求村民代表意见后,全村63户贫困户全部参与项目建设,每户出1名劳动力,允许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将出工指标进行转让并收取指标费用。材料准备、机械保障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公开谈价和采购,保障了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
为保证修路质量,中壤塘镇主动联系县级相关部门,为全体参与建设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参与建设的贫困户组成了项目监督组和值守组,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及夜间值守。
在道路建设中,63个贫困人口共计出人工1650个,按照130元/个进行计算,人均收入3405元。另外,项目自建还让贫困户的拖拉机额外产生了效益,赚取运输费用2.25万元。
在项目的验收上,县级验收单位一致对该村的自建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劳务输出 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吾伊乡卡龙村也是2016年拟退出贫困村,有贫困户数22户、贫困人口125人,贫困发生率为26.32%,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60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8%。
该村要实现2016年如期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年贫困线”是关键,而卡龙村在壤塘县素有“九沟十八寨”的别称,该村大部分人口散居在公路两旁的几座山沟和半山上,缺少耕地、没有草场,生产资料缺失、劳动技能缺乏,全村大骨节病患者136人,其中III度23人、II度34人,属于大骨节病重灾区;又是属于典型的高半山地区,不农不牧。贫困户普遍存在“想就近务工,且限定于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为此,卡龙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积极帮助贫困户在施工单位抱团打工,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提出了结合本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材料运输和劳务输出的意见。经过多次与项目承包方协商,最终确定由卡龙村为四个项目的工程承包方,负责材料运输和劳务输出。四个项目分别为通畅路、入户路、幸福美丽家园和安全饮水工程。
与此同时,该村还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限制下,发动群众整合公路两线沿岸稍微集中的土地35亩,统一承租给种植大户进行蔬菜种植,成立“壤塘县卡龙村高寒绿色有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龙头,调整本村产业结构。同时,该村两委积极与大户协商,组织贫困人口在蔬菜基地务工、学技术。
今年以来,卡龙村共组织拖拉机33台,承包完成砂石、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运输转运,收入51.8万元。在劳务输出上,共组织务工1740人次,承包完成河堤修建、护栏安装、挡墙修建、饮水工程修建、工地值守等工程及蔬菜基地务工,共获取收入34.78万元,切实带领贫困人口实现了增收。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根门多村和卡龙村破解脱贫难题的做法,只是该县“扶持生产和就业脱贫一批”的两个成功案例。以工代赈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融合,贫困户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为壤塘县开展好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有益探索,对推动壤塘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耿士姐)为培养师生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掌握消防的基本技能,懂得火灾现场逃生常识,提高自救能力,近日,壤塘县城关小学举行了消防逃生演练。全校名师生分别在教学楼、宿舍楼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