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南充市多措并举确保藏区“9+3”毕业生充分就业

南充日报 2016-05-03 07:41 大字

●本报记者 张义成 实习生 杜滨洋

“感谢学校几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让我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4月23日上午,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易云巧老师收到了藏区“9+3”学生牛成海寄来的感谢信。牛成海今年考上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自己最喜爱的汽修专业。

与牛成海一样对母校饱含感恩之情的藏区“9+3”学生还有王世凤、肖富芳、杨小燕、黄福兰等,她们在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的几年学习中,不仅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大力帮助,还都考上了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深造。

藏区“9+3”学生就业率排全省前列

近年来,南充市高度重视藏区“9+3”学生教育管理和就业促进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藏区“9+3”毕业生充分就业。藏区“9+3”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有的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在南充实现了就业,还有的自愿回家乡或外出联系工作。目前,南充市毕业的藏区“9+3”学生就业率排全省前列。

据悉,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是由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为四川省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要行动计划。从2009年开始,四川省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免费接受三年中等职业教育。全省共指定93所职业中学(中专)作为定点接收培养学校,南充市的南充卫生学校、四川省蚕丝学校(服装艺术学校)、阆中江南职业中学3所学校被列入其中。

“6年来,南充卫校共计招收藏区‘9+3’学生319名,现已毕业的190名藏区‘9+3’学生就业率达100%。”据南充卫校副校长杨露介绍,其中,58人通过乡镇公务员和乡镇事业单位公招考试,92人被安置在九县(市、区)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其余学生回家乡自主择业。学校被省政府评为藏区“9+3”工作先进集体。

作为全省首批接收藏区“9+3”学生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南充卫校成立了藏区“9+3”学生教育、管理、就业领导小组,把藏区“9+3”学生的学习、实习和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成立就业信息咨询中心,建立广泛的就业信息网,对学生进行就业意向调研,及时收集毕业生的个人资料,便于推荐就业及用人单位查阅。在尊重学生就业意向基础上,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9+3”办公室的各项就业政策,鼓励学生打破地域、专业界限,多渠道就业。

为强化藏区“9+3”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南充卫校从2012年起,在每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两个月开展培训,专门组织优秀教师为藏区“9+3”学生授课,提高她们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同时还针对藏区“9+3”学生开展妇幼保健员、护理员、药剂员、营养师、***师等职业资格培训,确保学生在毕业时拥有双证(毕业证和从业资格证)。

倾力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在阆中江南职业中学的校史馆里,保留着一位藏族女孩递交的入党申请书,这是该校收到的第一份藏区学生入党申请书,申请人是2009级11班团支书、藏族女孩陈茂华。“我是因为党的政策好,才能步入这所学校。所以我尊重领导,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当好老师的助手,和同学们共同进步。没有追求与理想,人便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陈茂华在入党申请书上这样写道。

据阆中江南职业中学副校长谭云海回忆,当时问陈茂华为什么要在江南职中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小姑娘说,她爷爷是位老红军,从小就教育家人要紧跟共产党。她初中毕业一直外出打工,因年龄小没有机会入党。现在有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指导,入党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

田海林老师是阿坝州壤塘县上壤塘中心校的教导主任,2010年9月随首批藏区学生来到阆中,是业余党校首届学员班的班主任。他感触良深地谈起了发生在学生们身上的深刻变化:无论是组织纪律、个性品行、行为习惯,还是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他们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发展,产生入党的强烈愿望,是自然而然的。

在阆中江南职中,积极要求入党的藏区“9+3”学生还有很多。木尔斯甲、杨桂全、高代敏、益西磋……一份份笔画生硬但字迹却十分工整的入党申请书,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积极上进的精神力量。

“藏区学生有入党的愿望,我们的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谭云海告诉记者,学校把藏区学生入党培养作为江南职中党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上级组织部门的直接关心下,江南职中藏区“9+3”学生业余党校很快批准成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藏区新生入校后远离亲人,环境陌生,难免产生孤独感,为了让藏区学生能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南充卫校、省服装艺术学校、江南职中分别实行了藏汉师生“1+1+1”结对帮扶制度,校长牵头,干部包组,教师包人,各学校指派本校品学兼优的内地学生与藏区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每位教师帮扶一位藏区学生,每个党员教师帮扶一个藏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

每逢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各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座谈、会餐、游览城市周边景区或把藏区学生接到自己家中一起过节,陪他们逛街、购物,让每一个藏区学生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融入到新的集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结对教师和学生随时关心藏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因为我们是血脉同根的姐妹兄弟……”一首民族团结的新歌,在川北大地响彻云霄。

新闻推荐

暖风吹进高原百姓心坎——阿坝州建州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下)

雪山草地见证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岁月,见证藏羌回汉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壮丽历程。□本报记者刘川吴梦琳松涛每到傍晚,欢快的民族歌曲唱响时,理县人达吉总爱约上伙伴们一起去跳锅庄,舞动的旋律中满是欢...

壤塘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壤塘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