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态“发声”给民生“代言”——记州人大代表俄尕
■实习记者张蕾记者秦远俊
“若尔盖湿地幅员万多公顷、蓄水总量近亿立方米,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若尔盖湿地严重退化。加之鼠、虫害严重,加剧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
——这是从俄尕工作笔记上摘抄的内容。这本笔记本满满记录了关于湿地保护的田野调查等相关内容。精细严谨的笔记只是俄尕关注生态建设的一个侧影,在履职过程中,俄尕做的事情远不至此。
“一场湿地保护与草原沙化的战争早已打响,未来很长时间将持续下去。”对于阿坝州十一届人大代表、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俄尕来说,“身份就是职责”,在湿地保卫战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双重身份”赋予的重担。
在这几年“两会”中,俄尕不止一次提交了关于湿地保护的各种建设性意见建议,都得到了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答复,如今变化已经呈现。
“若尔盖的沙其实很好治。”俄尕告诉记者,若尔盖草原“沙土里水分重,有水,植物就能活。”
不过,水分并不是红柳茁壮成长的唯一原因,俄尕说,“治沙关键还是‘治人\’。”
“牛多羊多”代表着短期内便能够给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不菲的收入,超载放牧“一时成风”,而若尔盖沙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过度放牧,“在草场没有增加的前提下,目前全县牲畜已达.9万羊单位。”
“我们一年要点一次,如果牲畜数目超标了,就要叫他增加出栏数。”在利益的驱使下,“笨办法”收效并不是很大,“超载”现象也无法根绝。
下乡调研、实地考察……俄尕不停思索着更加有效的办法。
“牛多了,草就吃光了;草吃光了,就没地方养牛了!”在湿地保护宣传的时候,双语干部不够用时,俄尕就自己当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藏语把湿地保护的知识告诉当地农牧民群众。由于俄尕讲的道理符合当地生产实际,大家都乐意听他讲,大家都开始认识到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近年来,俄尕还带领管理局同事们编制了湿地保护宣传资料,编印了宣传挂历,定制了笔记本和学生作业本……宣传物品每一样都精美实用,每一样的内容都有藏汉双语,湿地保护宣传形式多样了、更加深入人心了。
认识到位了,增收出路必须有。“不能让人饿着肚子搞保护呀!”作为人大代表,俄尕深知“民生无小事”。他继续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坚守生态红线的前提下,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并举,突出大草原旅游带动,推动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瞄准“绿了草原的同时,牧民也鼓了腰包”的生态增收目标。
如今,随着湿地保护得越来越好,专程来当地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沿线农牧民群众看好眼前的商机,开起了藏家乐挣旅游钱。草原更绿了,牛羊更肥了,农牧民的腰包更鼓了,很多人逐渐走出了超载放牧的发展“死循环”。
“湿地保护注定是持久战!”不过,在俄尕看来,若尔盖湿地的保护依然堪忧。他认为,若尔盖湿地降水不会年年丰沛,且在湿地保护区内还有大概户人,养了.4万羊单位头牲畜,想让牧民们退牧还湿,目前核心区4.元一亩的奖补政策偏低,动力不足。今年,他带来的便是《关于进一步巩固湿地保护与恢复成效的议案》。
新闻推荐
(第九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