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剧目“把脉”有赞也有拍
11月23日,作为首届四川艺术节的系列活动,戏剧名家讲座暨2015四川省戏剧编剧培训班在成都开班。
培训第一课,由四川大学教授李祥林开讲。结合第十五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和首届四川艺术节的展演剧目,李祥林为四川文艺创作“把脉”。他既为展演作品的优点“点赞”,也为其中出现的问题“拍砖”
□本报记者 张良娟
点赞:
乡土魅力尽现,切入视角独特
“魅力、活力!”李祥林用这两个词来总结自己观看展演剧目的感受。
“乡土气息十分浓郁,比如川剧《挂印知县》,就放入了插秧舞和竹梆舞。”李祥林点评说,展现当地特色文化成为首届艺术节众多作品的亮点。“主题歌舞《故乡·多彩阿坝》以故乡为主题,展现了当地非常有特色的马奈锅庄。歌舞剧《云朵·萨朗姐》则以当地的羌族传说为背景,展现了羌族的特色文化。”
从11月2日至23日,陆续已有21台参加“四川文华奖”展演评比的大戏上演。细数这些剧目,只有3台剧目中没有地域文化符号。歌剧《盐神的女儿》、歌舞剧《大美雅安》、音乐剧《我是川军》等众多剧目纷纷上演,将自贡的盐文化,宜宾的竹、酒、茶、古镇文化等展现在观众眼前。通过一台剧目,呈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甚至打造当地的文化符号,几乎成为大部分参评大戏的诉求。
除了地域特色,李祥林还对另一个现象点赞:改编经典名著。29台参评剧目,有舞剧《家》等7台剧目是对名著的再诠释,涉及《西游记》《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家》《尘埃落定》和《绿野仙踪》等众多名著。
“改编也是一种再创作,不应该以是否和原著一样为标准。”在李祥林看来,用独特的视角切入改编原著往往会带来全新的艺术效果。“隆学义获得国家舞台精品剧目的川剧《金子》就改编自曹禺的《原野》,但是他把视角放在原本是配角的金子身上,成就了一个精品。”
拍砖:
歌舞入戏别“贴膏药”,“命题作文”也需艺术表达
一堂课不仅有正面教育,也有反面警醒。“谁不说俺家乡好?想要表现乡土文化是好事,但怎么呈现乡土文化又是另外一回事。”李祥林直言,很多展演作品为了表现当地的乡土文化,都会在剧中插入歌舞。“但是很多歌舞的插入像是‘贴膏药\’一样,是很拙劣的呈现。”
在李祥林看来,歌舞应该有机地融入到戏剧作品中,而不能破坏戏剧的叙述和结构。“呈现的地方文化要精选,要考虑和原有的戏剧结构是否吻合,而且对音乐创作要求也很高。”
另一个被拍砖的问题,是主题文艺创作缺乏艺术性。“文艺不是讲大话。”李祥林说,有的地方政府会指定创排某个题材,但不应是照搬现实上舞台,而是需要艺术的加工与提炼。
那么主题文艺创作到底如何才能出优秀的作品?“活跃的、自由的思想才能成就优秀的作品,艺术创作者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应该通过心灵去发现生活的本质,并尽量通过艺术的语言来呈现。”在李祥林看来,《挂印知县》在这点上做得就不错。“编剧告诉我,他在创作中想的不止是写清官,而是写君子。君子这样的定位就包含了廉洁,又超越了廉洁。”
李祥林同时呼吁,地方主管部门对文艺创作最好只做引导而不要给予太多具体的要求。“不能代替主创人员把他们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新闻推荐
近日,龙湖北城天街与大鲁阁保龄球馆共同举办的慈善保龄球赛圆满落幕,活动所得报名费将以大鲁阁名义全数捐出,4个组的获胜者得到共计10000元捐款基金,以获胜者个人名义购买文具、围巾等实物,定向捐赠给...
阿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