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星堆戏剧季 开启德阳新的文化之旅

四川日报 2015-10-28 09:16 大字

 刚刚过去的夏天,“工业城市”德阳迎来一段别样体验。

7—9月,中国西南首个国际戏剧盛会——三星堆丝绸之路戏剧季(简称“三星堆戏剧季”)首次亮相德阳,圆满收官。

近3个月里,喜剧、音乐剧、默剧、儿童剧、独角戏等11个国内外经典剧目接连演出22场,类型多样,看点十足;

来自法国、瑞典以及“一带一路”沿线6个国家的40余个演出团队汇聚德阳,走进剧场,走上街头;

20余场高水平的青年戏剧沙龙、艺术讲座、音乐雅集、湖畔结绳记诗等向大众开放,零距离互动,面对面交流……

一时间,文艺之光闪耀全城。戏剧季风潮下,人们惊讶地发现,“重装之都”德阳更具“铁汉柔情”的一面。“一个能够接纳戏剧的城市,是一个了不起的城市。”巴蜀戏剧名家魏明伦这样说。

一座工业城市为何能与戏剧产生碰撞,并完美交融生出灿烂的城市文化之花?如果戏剧季只是一个契合点,只是一个开始,那么德阳文化之旅又是如何谋划铺展开来的?以戏剧季为开端,德阳一场新的文化实践和探索已经展开。

□德轩 图片由德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戏剧盛宴来袭 市民享受艺术的“精致与狂欢”

9月30日晚,德阳演艺中心内掌声雷动。由法国默剧大师菲利普·比佐自编、自导、自演的法国默剧《无声世界四十年》首次来到德阳,连演2场。这也是德阳首届三星堆丝绸之路戏剧季的压轴大戏。

观众席中,受邀前来免票观看的德阳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孩子们尤其开心、激动。“默剧契合他们的身体情况,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也点燃了他们新的人生希望。”副校长向少军表示。

家门口举办戏剧季,让更多德阳市民过足了戏瘾。“到德阳来看戏,选择多多。”市民李凌峰向外地亲戚发出的邀请充满骄傲与自豪。

而德阳观众的热情让艺术家们惊讶又感慨。台湾传奇剧场《李尔在此》首次来德阳演出,演毕,观众全都站起,掌声不歇,主演吴兴国携剧组数次向观众施礼谢幕。这样的情形在“口碑神剧”校园话剧《蒋公的面子》、新国剧《黄粱一梦》、音乐剧《下一个出口,望牛墩》、独角话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剧目的演出尾声频频出现。

近3个月时间里,几乎每个周末,三星堆戏剧季都安排有经典剧目在德阳上演。“精选剧场”单元共邀请了国内外11部舞台剧作品,类型多样,喜剧、音乐剧、默剧、儿童剧、新国剧、独角戏等轮番上演,演出20场次,观众近1.5万人次。

三星堆戏剧季走进德阳剧场的同时,也走上了德阳街头。“精选剧场”同期,20多场高水平的青年戏剧沙龙、艺术讲座、剧组见面会、音乐雅集和表演工作坊免费走进德阳的书店、咖啡馆等,吸引观众逾万人次。

9月27日—29日,来自国内外的近30个团队在德阳城区的旌湖边开启“城市艺术现场”。在这样的艺术形式里,城市里的每一位普通市民都能自然和谐地融入其间——

年过六旬的刘清华花1元钱体会了一把台湾夜市流行的“摆摊剧场”,市民点单“摊主”演,“笑”果十足;年仅7岁的邓梓萌则第一次亲身偶遇不倒翁小丑,并骑在爸爸肩上,开心地从小丑手中领到一只气球小狗;打趣自己是“文艺女青年”的屠皎则站在珠江桥头,心满意足地听了一次民谣歌手周云蓬的现场演唱……

“诗歌现场”,诗人与市民在湖畔“结绳记诗”,各种手抄诗歌和现场创作的作品与市民面对面,来自北京、湖南和四川各地的诗人们在夜色中乘兴朗读诗歌作品。

“戏剧现场”,香港80年代剧团、台北夜市剧场、马来西亚物件剧场、贵州安顺傩戏团、江西不接地气SOLO剧团等带来的环境戏剧表演让德阳市民大开眼界;仓山大乐、三星堆太极舞、嫂子歌舞团和德阳川剧团的表演则让德阳本土文化和传统戏曲艺术大放异彩。

“艺术大舞台”——“若尔盖之夜”、“阿坝之夜”、“锦绣德阳”3场大型文艺演出以及来自印度、蒙古、苏丹、埃及的异域风情表演,吸引了近万人次的观众。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戏剧季肩负多重意义

牵手戏剧,筹划戏剧季,德阳究竟想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以往,德阳群众性文化活动搞得比较多,但多为广场演出、书画展览等常规活动,整体缺乏特色亮点。这是我们办戏剧季最初的出发点之一。”德阳市相关领导介绍,选中戏剧季,首先是因为德阳在文化建设上想“查漏补缺”,为老百姓提供走进剧场,欣赏大戏、好戏的平台,进一步做好做强“文化惠民”。

首次举办戏剧季,既没有经验也缺乏市场资源,如何才能通过举办戏剧季,把更多的艺术形式融入到德阳这座城市中,又能植根于城市文化土壤,真正走到群众中去?德阳着手尝试“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举办机制,探索以“政府+”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发展。

为此,戏剧季首先需要“借力”、“借资源”。何军是此次戏剧季的总策划,他和其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上海,曾参与举办乌镇戏剧节。何军说,他们一直有在西部举办戏剧季的想法,这个想法与德阳市政府的想法不谋而合。

从一开始,三星堆戏剧季就明确要通过引进国际一流的戏剧表演和各种艺术形式,真正推动“文化惠民”走出一条新路。然而,如纯粹按市场规律,“相比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大规模引进剧场剧目,在市场操作层面面临很多难题。”何军表示,德阳人口基数偏小,此次戏剧季剧目采取直接引进、中外合作和购买版权等多种方式,与国际戏剧接轨,但考虑消费水平,同等票价要比一线城市低4-5成。“为此,政府相应补贴,既保证了举办戏剧季的初衷,也遵循了市场规律。”

更加彰显城市文化品牌,是举办三星堆戏剧季所肩负的另一重任。德阳市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戏剧季希望通过借鉴世界知名的布雷根茨艺术节、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艺术节和乌镇戏剧节的成功经验,在我国西部打造出一流的、有旺盛生命力的国际戏剧和跨界艺术盛会,从而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同时,三星堆戏剧季也是德阳为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而精心打造的文化项目。德阳历史悠久,是巴蜀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的三星堆文化遗址更是闻名中外,作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零公里处而广为认知。戏剧季全称“三星堆丝绸之路国际戏剧季”,其举办之意就在于贯彻“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打造“古代南丝路,从三星堆出发”大德阳文化品牌,进而推广西部优秀文化,推动西部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彰显文化品牌德阳文化“吸附效应”放大

本次戏剧季上,德阳在国内首创推出“国际青年戏剧摇篮计划”和“新青年剧评行动”,这些推动戏剧繁荣发展的新方式,对推动和促进本土戏剧创作和繁荣,作用非常明显。不久前,德阳“子在”众筹剧社在罗江演出小品获得好评,而这个由德阳戏剧粉丝发起的剧社,就是受戏剧季启发众筹成立的。

创造一个成功的文化节会,既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也能成为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并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养分。然而“敢于选择戏剧季这种形式,更需要城市管理者卓尔不群的远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十年磨一剑的勇气。”何军感叹。

远见,决心和勇气,文化德阳更大的视野不仅限于戏剧季。

德阳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中国年画之乡、德孝文化、三国文化、文庙、川菜之父李调元等德阳文化元素享誉中外。如何推动挖掘这些地方特色文化内涵,进一步彰显德阳文化品牌?启幕三星堆戏剧季,德阳开了一个好头。

今年8月,德阳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已明确提出,着力打造德阳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版、城市升级版,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以成德同城化为突破,努力把德阳建设成为成都城市群副中心。贯彻这一新定位、新要求,德阳同样提出将打造成都城市群文化副中心。

为此,要让文化“亮”起来,德阳将重点打造“古蜀文化名片”(广汉三星堆)系列、“三国文化名片(罗江白马关)”系列、“德孝文化名片(旌阳区孝文化)”系列和“绵竹年画文化名片”等系列文化名片。

创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是主要抓手。以推广三星堆古蜀文化为例,在首届戏剧季之后,10月31日,德阳又将举办“2015三星堆面具狂欢夜”;年底,德阳还将举办高规格的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研讨会,从学术、文化、市场三个层面提炼三星堆文化符号,进一步提升德阳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影响力,加快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经济战略布局。

就在戏剧季即将结束之际,德阳市文广新局在德阳文庙举办了首次全国性的张栻学术研讨会,对普通市民而言,张栻是个陌生的名字。张栻,南宋时与朱熹齐名的一代理学宗师,德阳市绵竹人。推出“陌生”的张栻,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现代传播形式探讨理学,正是德阳力图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又一全新尝试。

在最新出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首批名单中,德阳文庙赫然在列,我国西部地区仅此一家。明年,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19届年会也将在此举行。通过一系列推动活动,“德阳文庙”这一文化符号也开始提升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

德阳,一朵文化之花逐渐盛开的城市,正从三星堆戏剧季起步,跨步迈上新的文化之旅,大幕,已经开启。

新闻推荐

“四个五”唱响现代农业朝天雄风

朝天区何以成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和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1800年前,诸葛亮率蜀汉大军五伐中原,在这里以野核桃充粮。1200年前,大诗人李白经此入蜀,在这里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安史之乱”震...

阿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