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茂县叠溪灾区的十天十夜
记者刘晓东文/图
从6月26日至7月5日,跟随绵阳心理救援队到茂县山体垮塌灾区已十天,在集中安置点,没有对任何一名受灾群众进行采访,似乎我已忘记来时的使命。但我心里清楚,不主动揭他们的创伤,就是对他们的人文关怀,这比新闻本身更加重要。
一路跟随,安静倾听,我更愿意用另一种视角去记录。
职业使命,我要到灾区去
6月24日早上,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从阿坝州传来: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山体垮塌,100余人被掩埋。
作为一名记者,职业的使命感敦促我:到灾区去!
6月25日晚10点过,市卫计委的同志给我打来电话:省卫计委特别指派市三医院成立一支心理救援队赶赴茂县救援,第二天一早就出发。
6月26日一早,绵阳心理救援队由市三医院牵头组建完成,共5名队员,队长是市三医院心理综合科副主任王荣科。
13:30,救护车从市三医院出发,一路上,都能看到交警用锥形桶隔离出一条绿色通道,获准进入的救援车辆可快速通行。
16:40,救护车抵达茂县人民医院。与茂县卫计局衔接后,根据救灾指挥部的指令,救援队第二天进入灾区展开工作。
隆隆炮声,原来是打冰雹云
6月27日8:30,救援队从茂县人民医院出发,赶往灾区。9:30,救援队抵达了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茂县叠溪镇小学校。
我特意查了资料,这里位于叠溪镇校场村,紧邻国道213线,距茂县县城65公里,海拔2340米。
在安置点,受灾群众两两结伴,或三五成群,站立在操场上,他们不时观察着进出的人。
我们进入门口挂着“心理干预及医疗服务点”、“心理咨询点”、“医疗室”牌子的房间,这是绵阳心理救援队工作的地方,该房间以前是学校的男生宿舍。而隔壁几间宿舍,都住着受灾群众。
当天,绵阳心理救援队与北京来的两位心理专家、眉山对口支援队的两名医护人员、当地转岗医生会合,正式开展灾后心理救援工作。
16:10,好好的艳阳天突变,开始刮风,雨飘落下来,接着,外面传来很响的炮声。我赶紧跑到外面,看到山间冒出一团团烟圈。我很疑惑,这是人工降雨还是在驱雨?当地群众说,因这里时不时下冰雹,这炮是将冰雹云打散。
又回到医疗服务点,看到门口安装电视和机顶盒的人已经撤离,我知道,灾区群众可以在房间里看电视了。走进一个房间,央视13频道正播着新闻,另一个房间,正播放着电视剧。
21:15,救援队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开始在返回茂县的黑漆漆的山路上奔驰。
冷得打抖,四人瓜分一盒感冒药
6月28日,救援队开始巡诊、随诊,“一对一”心理疏导。
11:00,一个5岁的小朋友在姑姑、姑父的带领下,主动来到心理干预服务点求助。孩子的姑父说,灾害发生后,孩子的父亲没了,家里只剩下孩子母亲和一个年迈的奶奶。这个孩子又因交流困难,曾在绵阳、成都的医院看过病。绵阳心理救援队队长王荣科拿出笔,写下几个数字,“给我指指哪个是2”,孩子听了后,把纸上的数字全指了个遍……经诊断,王荣科认为孩子的智力发育存在问题,随后给家长最合适的建议。
这位小朋友的情况比较特殊。在安置点,还有其他的双孤和单亲孩子都是救援队重点关注的对象。
吃过午饭,王荣科随诊了两个双孤孩子,没有触及灾害的只言片语,只谈生活起居。第一个孩子问一句答一句,没有更多言语,显得有些拘谨。第二个孩子问答要轻松得多,还主动聊天。
王荣科每到一处,我就跟随一路,也见证了救援队员的辛苦。与辛苦伴随的,是这里的天气,只用一个字形容,“冷”!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刚到茂县的第一天,衣服带少了,在当地买了一件外套穿上,依旧觉得不抵事。
绵阳心理救援队员刘玉更夸张地买了一件羽绒服穿在身上,顿时成了一道风景。与之呼应的,是叠溪镇卫生院一位护士也穿着羽绒服。听当地群众说,这里没有夏天。
回到茂县又是深夜,刘玉在微信群里说:“昨天洋气地穿了袄子,但今天路上头晕,突然意识到是感冒了,然后走了两家药店都关门,好不容易在一家药店买到一盒感冒药,没想到被三个人索要,最后四个人瓜分一盒感冒药。”
瓜分感冒药的,其中一个就有我。
感受危险,“职业病”蹦出的勇气
6月29日,来茂县的第四天。心理救援在继续,而我只是跟随、倾听。
受灾群众大部分看起来表面平静,我知道,他们的内心实则汹涌澎湃。中午时分,一女子来到医疗服务点就医,接诊的医生经过检查发现,她的背部并无特殊异常,其身体常规检测数据均为正常。得知情况后,王荣科立即上前询问最近她的睡眠及饮食情况如何,了解她的内心感受。
女子说,自从灾害发生后,丈夫无音讯,她开始整夜失眠,一想到两个未成年孩子的教育抚养问题,心里就更加难受。女子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还说,曾一度想跳楼。在倾听过程中,王荣科适时引导她将不良情绪发泄,并帮她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应对眼前的生活,给予她心理上的支持,帮助她树立重新开始生活的信心。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女子的情绪逐渐平复,表示以后有啥心理变化都来找心理医生。
在几天的耳濡目染下,我知道在面对受灾群众时,千万不要劝他们“别想太多”,其实他们需要的是释放悲痛的感觉,因为逃避痛苦感觉的做法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是把负面情绪压在心底。这隐藏起来的痛苦可能会在几个月、几年后爆发出来,那时的影响将是巨大而难以平复的。
6月30日,来灾区后第一次感受到危险。18:00,救援队从安置点返回茂县,时间相比平常要早几小时,为的是去探望一位八十高龄的老人。走到半路,突然车内有人叫了起来:“快看,山在冒烟!”另一人也说:“是山体垮塌呢!”他们边说边隔着车窗快速拍照。我坐在另一面看不到,有些急:“把车停了嘛,我要下去看看。”车最终没停,而是快速通过。我将此信息发在朋友圈,“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勇气”。同事笑了:“职业病!”
就是这种“职业病”,让我一直坚守。我知道,心理救援不同于现场救援,不会有太多可歌可泣的画面出现,但心理医生对受灾群众耐心细致的分析和描述,还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和感动。以人为本,或许就在这些细节中得到最生动的诠释和见证。
新闻推荐
排查新增隐患点324处应急转移避让8700人本报讯(记者任云)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获悉,7月1日,四川省集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正式启动。截至7月3日中午12点,全省共排查核实6494处隐患点,排查发现新...
茂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