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守望高山寨子文化之“魂”

阿坝日报 2016-09-12 00:00 大字

名片雅都镇四瓦村四组

雅都镇四瓦村四组位于茂县雅都镇赤不苏河左岸,距县城约90公里。羌寨坐落于山地上,背山面水,顺山就势,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规模宏大。寨内户户相连,小巷曲折,阶梯密布,纵横交错,宛如迷宫。原村寨毁于明末清初战乱,现为清代至今陆续修建而成。村寨由羌族民居组成,共17户102人。

村寨属典型的干旱河谷地带,高山峡谷温和气候和山原温凉气候区的交叉,年温差较大,最高温为33.8℃,最低气温为-13.9℃,年降水量仅800毫米。村寨植被较好,村里产业以种植玉米、洋芋等传统农作物为主。

编者按:

在岷江上游一处风景优美、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美丽的村寨,耸立的碉楼用静默述说着久远的历史,见证着民族的繁衍生息。碉楼和村寨古朴的建筑给高山峡谷平添了厚重的人文景观,深厚的羌族历史文化和独具魅力的民风民俗绽放在高山之巅,悠然而宁静。今天,记者带你走进这个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村落——茂县雅都镇四瓦村四组。

去四瓦村的里程,就是探寻河流源头的里程。出茂县一路西行,采访车一路颠簸,像是命运的牵引,带领我们贴近高山之巅那片净土。沿途山势险峻,层峦叠嶂,河水滔滔。几个小时的劳顿后终于进入村寨。只见村寨背靠大山、前面临水,房屋、古树、羌碉、梯田,俨然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精美画卷。登上制高点,俯瞰整个村庄,近处的静怡之美和远处的高山、草甸相映成趣,蓝天白云下,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涌上心头。

2000年前,羌族人为躲避战乱,沿着岷江而上,其中的一支定居于此,他们就地取材,以土石为材料建起了碉楼和房屋。长久以来,这里保持着原有建筑风格,留存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文脉记忆、建筑文化和人情礼数,承载着羌民族文化的根和魂。

触摸文化厚重的肌理当属古建筑。位于村子右上方的八角碉楼,共八层,近二十米,直冲云霄的碉楼斑驳痕迹尽显岁月的沧桑。63岁的羌族老人王勒斯保每天都要去碉楼转一转,在他看来,碉楼是寨子里最有名的“地标”,既述说着羌民族历史,更是现代连接远古的文化脉络。修碉楼的过程是极其艰辛的,所需石料、木料都很多,工程讲究精、细,进度很慢。老人说,头一年准备材料,上山砍所需木料和囤积石料要一年多,第二年才开始动工,如果修上十几层碉楼的话,至少要花十几年。

如今,守望寨子的碉楼矗立云端约有五六百年了。四瓦村历史上作为边界地上的要塞,块石砌成的碉楼依山势交错分布,遍布山梁。原先碉楼大概有十七八座,形态多以八角、四角为主。古时候,羌寨碉楼的修建都是专为战争所用,今日抚摸厚厚的墙体,攀上碉楼,每个瞭望和射击口都是对着路口修建,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旧时,一旦发生战争,村民可以通过村子里连接碉楼下的通道快速集中在这里避险。碉楼内有储藏粮食的地方,全寨子所有人可以在里面生存一周左右。随着战争硝烟的远去和岁月的流逝,地下通道不复存在,碉楼的重要性也淡出了人们视线。漫长的岁月里,在日晒、雨淋和风吹的侵蚀下,四瓦村只有这座八角碉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了守望羌寨的“魂”。

在四瓦村,最显眼的除了“吸睛”的碉楼外,莫过于房屋屋顶那一道木片瓦铺盖出来的靓丽风景。王勒斯保老人说:“一块块整齐的木板是云杉木经过打磨晒干之后形成的,一块块瓦片的材质要经过精挑细选,并不是每一颗云杉都可以作为屋顶材料使用,一般只有生长到100年以上的云杉才可能被选用。”铺瓦片是一道细活,将打好的两块木板并排放好之后,在两块木板的缝隙间再放上一块木板,这样一块紧接一块,整个房顶浑然一体,而且这样的房顶既不会漏水使用时间也很长,能用上25到30年。前不久,听说四瓦村被纳入国家古传统村落保护,几位摄影师慕名而来,让他们不虚此行的除了碉楼,就当数这一浓郁地域特色的“木质瓦板”民族建筑文化“瑰宝”了。

走进村寨,给人惊喜的不仅仅是民族建筑文化,还有千百年来自生产、生活积淀的美。文化来

自生活,遇上节日喜庆、婚丧嫁娶、祈祷祝愿等,多声部民歌、铠甲舞等羌文化就会在这高山之巅尽情绽放。说起那欢乐的场景,老人王勒斯保情不自禁扭动身子舞起来。

在村民们看来,有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要想传承和发扬,还得让孩子们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这首先得让孩子们有文化知识,祖先留下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发展,才会让羌文化更加耀眼。

初秋,正是青稞和荞麦快成熟的季节,也是孩子们秋季上学的日子。陈金龙夫妻吃力地提着行李往停在寨子后面的面包车走去。儿子陈海这学期读高二了,女儿陈雁读初一,为了能让孩子们学业有成,跳出“农门”,68岁的爷爷陈娃之作为陪读来到县城,租下房子,照顾着孙子的日常生活。四瓦村四组17户人家里有15户的孩子在县城读书,为了孩子们有一个好的未来,家家都会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户户都有人到县城里“陪读”。

村寨里,村民们以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作物为主,以前村民们过着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日子。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年轻人都把眼光瞅向山外,孩子们走出大山求学、就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家长把孩子送出村寨到条件好的县城上学的现象在这个边远的山村悄然兴起。

村民们要改善生活条件,“一亩三分地”的收入已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没有一技之长的大部分中年人则选择留在家里“靠山吃山”。陈金龙就是其中之一,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增加家庭收入的重担落在了他和妻子的身上,上山挖药成为了家庭每年收入的主要渠道,山上的药材资源有限,挖的人多了,每人分得的“一杯羹”就少了,好在陈金龙身强体壮又有经验,羌活、大黄、虫草什么都挖,这几年每年都能从山里“刨”出三、四万元。现在惠民政策越来越多,退耕还林,扶贫兜底、义务教育等政策让这个封闭的小山村如沐春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从河坝来到了高半山,陈金龙家种植了三亩多地的红脆李,海拔2800米很适合种植红脆李,听说县城一带的高半山一亩地可以收入好几万元,今后就不用这么辛苦上山挖药了。

在陈金龙看来,这都是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好处,但他们这一辈和老的一辈对寨子的感情还是亘古不变的,从语言到传统习俗,对后代的文化传承教育一刻也没落下。随着政府对古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的加大,村民们更希望的是坚守住寨子的“魂”,有了文化的“魂”,随着阿坝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度加快,这片净土说不定哪天也会游人如织,到时文化程度高的子孙们,一定会回到村寨,有了文化,脑子也“活”了,村民就能依托丰富的文化发展旅游过上好日子。而这些正是村民们最想看到和期盼的。

在传统村落保护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

——访茂县城乡规划建设与住房保障局局长唐志伟

记者:目前四瓦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唐志伟:2014年,雅都镇四瓦村四组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录。为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以及传统村落的发展,我们编制了四瓦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规划范围为雅都镇四瓦村行政村区划范围,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传统村落保护范围约3.8公顷,核心保护区范围约2.15公顷。通过对四瓦村内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使四瓦村的传统建筑、历史文化得以延续,通过对四瓦村的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完善,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记者:传统村落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四瓦村在这方面有何特点?

唐志伟:四瓦村有羌寨格局和众多的文化遗产,这些要素反映在山、水、寨、田、林五部分,以及它们相互间所共同构成的村落景观特色。根据村域总体风貌和对区域历史价值的综合评估,四瓦村一组二组三组的部分建筑为传统风貌建筑,由于时代的进步,村落的发展,一组二组三组的历史建筑几乎找不到踪迹,而地处山体半顶的四组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建筑,更有清代修建完整保留下来的八角碉楼,村落内的建筑大部分为传统风貌建筑。故此次规划确定四瓦村四组为整体保护区,四组核心保护区外部分建设用地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为建设控制地带外的农耕地保护区以及古羌寨后山的自然环境保护区。

记者:人是文化传承最大的载体,四瓦村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如何调动群众积极参与?

唐志伟:当地居民是村落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村落的保护者、守卫者。倘若没有留住这些守望者,那我们的传统村落保护也是一纸空谈。我们在编织四瓦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在保护的同时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要带动经济发展。

目前,我县正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四瓦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为羌族萨朗和羌碉的营造技艺两项。目前,四瓦村正计划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对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以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开展。

图/文记者 华文军 周旺波 杨刚 杨骁 美编 孟波 肖欧

新闻推荐

茂县选聘社保基金社会监督员

本报讯(张娅)按照全州社保基金社会监督试点工作要求,日前,茂县召开社保基金社会监督员队伍建设会,选聘了40名社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并颁发聘用证书。据悉,此次选聘人员由茂县各用人单位代表、参保人员代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