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理县:逆转高半山

四川日报 2015-12-18 01:14 大字

36个贫困村地处高半山和深沟远寨,理县对症施策、集成优势、连片开发,不仅解决脱贫问题,还形成致富奔康的动力——

□本报记者 张守帅 徐中成

12月15日,太阳出来时,降了一夜的雪终于变成零星碎末,杂谷脑河畔的群山披上银装。理县薛城镇甲米村村委会主任杨友清松了口气,薛城镇为甲米村、塔子村村民举办青红脆李剪枝技术培训会,地点选在村上的活动室,他一度担心风雪阻碍出行。

杨友清戴上皮帽,那些徒步或拼车赶来的村民,也如他一样包裹得严实。上百人挤满活动室,他特意清点了一下,村里26个贫困户家庭都来了人。

杨友清心里装着两个“3”——3%,这是甲米村在全县866户贫困户中的占比;3年时间,县委县政府承诺到2018年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摘除贫困县帽子。“脱贫”、“摘帽”——大雪过后,无论是亲友聚会还是农闲烤火闲谈,话题多围绕着这些内容展开。

这场雪下得泾渭分明,很有“理县特色”。从桃坪羌寨到县城40公里,属干旱河谷地带,夏季雨少,冬季雪薄。理县36个贫困村,大多数位于沿线高半山或深沟远寨。

兑现承诺,致富奔小康,理县必须向高半山宣战。当地干部群众认为,随着路上山、水到田、电入户,产业连片,高半山不仅能拔掉“穷根”,还有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精准识别

好事办好,推动思想先脱贫

村民秦学贵的房屋紧挨着甲米村村委会,他来得早,在前排坐得像小学生一样端正,认真听讲,领会了还要点头。授课的老师,有30多年实战经验,是高级农艺师。

他家试种的不到1亩李子树,今年稍微挂果,秦学贵迫切需要掌握剪枝的方法,“疯长不是好事”。家里4口人,两个娃娃读书,全靠他平时打零工赚钱,一家人寄望这些李子树能拓宽增收渠道。

在甲米村的花名册上,秦学贵10月份进入新识别的贫困户行列。为什么要识别?理县相关部门调查发现,该县贫困群体从2011年的1万余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1472户、5236人,扶贫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列入花名册的现象。“如果不认真比较、反复确认,部分群众攀比贫困,等着国家救济,只会养一批懒人。”县委书记蔡清礼说,影响更恶劣的是,帮扶对象中一旦出现有财政供养人口、家庭有轿车等现象,会导致老百姓不相信干部等,好事反而办成坏事。

坚决逗硬,不当“好好先生”。11月初,理县在81个行政村再次铺开精准识别工作,县委县政府特别强调,各级干部“绝不能优亲厚友,一旦发现就地免职”。

秦学贵被识别的过程是这样的。在镇村前期入户调查基础上,甲米村“第一书记”杨黎明主持召开该村三道桥小组会议,由村民推荐表决家庭经济困难户。在村民看来,这事不小,关乎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小组25户全部到场,有的一家来了几个人。

此前,村民大会、村小组会议、老党员等已对贫困标准进行多次宣讲。“到底谁符合,邻居心里有杆秤。”杨黎明说,秦学贵是从山上搬迁下来的,向邻居租了1亩多地,收入少且不稳定,还有老人需要照料,他被推荐为小组的6名贫困户之一。名单公示几天,没有一个人反对。

镇上还进一步与公安、房管、民政等8个部门掌握的信息比对。经过一番精准识别,理县的贫困户数量确定为866户、3221人。其中,清退一批,因病、因灾、漏登等原因新进一批。

这向社会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都要克服“等、靠、要”思想,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脱贫先脱思想贫。

精准施策

单村定制,集中集成扶贫力量

理县对贫困村、贫困户分析发现,因灾因病因残致贫占1/3,观念落后、缺少技术帮扶占1/3,缺少劳动力或其他要素占1/3。明晰原因,便于分门别类帮扶,精准施策脱贫。

1个贫困村背后,有1个驻村帮扶工作组、1个联系单位;1个贫困户背后,有1名帮扶责任人。 (下转07版)

新闻推荐

千年老羌寨里的养蜂人

□本报记者钟振宇徐中成文/图在阿坝州理县桃坪镇,云端之中,有一座古老的村落静静地“挂”在海拔2300米的高山之上。这个被摄影爱好者评价为“至今保存着最古朴风情”的千年老羌寨——增头村由下寨...

理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理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