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就业杠杆撬动民生红利——理县社会保障工作惠民见闻

阿坝日报 2015-06-05 14:21 大字

■实习记者 夏姆 记者 杨刚  天杰

“创业有新路,就业有平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5月的理县,满眼翠绿,漫步城镇,满耳都是群众安居乐业享受美好生活的话语;出入乡村,满眼都是群众在就业岗位上孜孜不倦辛勤忙碌的场景。

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一直以来,理县始终把促进充分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创新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失业保险、公共就业服务等各项工作,赢得群众一片“叫好”。

政府有扶持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近年来,理县不断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行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数据统计制度,开展不定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等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见习、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越的就业条件,深层次破解群众的就业难题。

走进位于理县县城红叶大道的复印店,几位店员正在与店里顾客交谈业务。“我觉得这家店做事很用心,收费也比较合理。”顾客质朴的一句话,对刚刚大学毕业的杨雪莲来说,却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20岁出头的杨雪莲毕业于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现在已是这家复印店的老板。“在家乡创业,赚钱不比外面少,又可以照顾家里。”杨雪莲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从学校毕业后,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找工作很迷茫,去年9月份她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培训,学习了管理人才模式、创业思路、资金流动等课程后,一直怀有创业梦的杨雪莲在家人的支持、政府创业资金的扶持下,终于开起了这家复印店。

杨雪莲只是受益于理县就业创业政策的一员。据统计,去年,理县开展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380人、开展创业培训28人。对初次创业并吸收1名以上劳动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性给予每人1万元的创业补贴资金,现已扶持6名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发放创业补贴资金6万元。今年,理县预计促进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2人,创业培训25人……一组组数据跃然纸上,折射出理县发展就业创业的坚定信心,彰示着一幅改善民生的新画卷。

就业有平台  待业人员捧起了“饭碗”

改善民生,就业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一直以来,理县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创新服务举措,搭建就业平台,让想就业的人走上了岗位。

记者来到米亚罗社区,社区水网管理员周德东正在忙着疏通管道。“以前到处去打工,自己文化水平低只能做苦力活,现在岁数大了,做不动了,能在家门口就得到这样一份工作补贴家用,真的很感谢党和政府。”52岁的周德东以前是一名农民工,常年在外打零工挣钱,去年理县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165个,他就被米亚罗社区推荐为水网管理员,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负责定期对社区水网管道维修、疏通水池管道、检查水表等工作。

穿梭在杂谷脑河畔,像周德东这样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的无业人员有很多,有清洁工、交通协管员、市场管理员…… 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就业援助犹如一股股清泉,滋润着理县百姓的心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美好的希望。

近年来,伴随着返乡农民工、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9+3”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等群体的不断涌现,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着就业总量压力不减,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就业政策亟待配套等种种难题。面对统筹城乡就业创业挑战,理县以利民惠民为宗旨,今年预计新增城镇就业52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人,采取纵到底横到边、拉网式的模式进行托底安置,继续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165个。

一场场创业培训的开展,一个个公益性岗位的安置,犹如一阵阵春风,吹遍整个理县大地,轻拂着群众的心田。充满人气的小商铺里,承载着人们安居乐业的梦想;工作岗位上忙碌的身影,凸显出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拥挤而热闹的大街上,张张笑脸是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

新闻推荐

理县打造服务惠民优良平台

本报讯(陈科唐恬恬)今年以来,理县以促进民营经济跨越发展为目标,深化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出台了放宽注册资本限制等一系列惠民措施,全力打造优良服务平台,为理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主体服务。上半年,全...

理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