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要让一门艺术长久地传承下去” ——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

阿坝日报 2015-05-05 14:25 大字

■罗蕤 记者 文田 周严国

走进理县通化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远远便听到动听的曲音,循声望去,只见初三·一班的教室里,10多名个头不一的男生手持唢呐,围着一名身着羌族服饰的老人学习指法。

“手指摁孔,牙齿咬住叫头,憋住气,然后鼓腮换气,慢慢吐出来……”老人不厌其烦地给学生反复演示一个个动作,现场的学生听得十分认真。给学生教授唢呐的是理县通化乡民间“唢呐王”杨开富。

为更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理县各学校分别聘请熟悉传统文化、精通民间技艺的艺人走进校园指导民族民俗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学,掀起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非遗传承人进校园

手把手教学学生乐

唢呐,又名喇叭。是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木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和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

唢呐的演奏生涯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哨片的制作与修理。吹唢呐除了需要音乐技巧外,还需要很强的肺活量。为了吹好唢呐,杨开富告诉记者,自开始接触唢呐以来,只要一有空都会跑到半山腰、田间地头的偏僻处“练嗓”,将唢呐的传统曲目吹上一遍又一遍,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如今,虽然已是67岁的年龄,但杨开富吹起唢呐来依旧神采奕奕。一把细细的唢呐在他的调遣下,伴着双手灵巧地舞动,演奏出欢快激越、婉转苍凉的曲调,余音袅袅传送很远。

“唢呐演奏,在当地传唱百年之久,如今演奏的人很少了,这一非遗即将失传。”作为唢呐这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杨开富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除了自己要吹得好,更重要的是要让唢呐这一门艺术长久地传承下去”,为此,今年春季开学以来,杨开富响应县里号召,每个星期三下午到通化九年一贯制学校,教授学生吹唢呐。

在2个小时的唢呐教学中,记者看到,杨老师分组教学,从唢呐基础知识开始,手把手地教孩子放指法、吹唢呐等,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学习着。

“没想到孩子们对这些土生土长的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这么高,令人欣慰。”杨开富告诉记者:“县里根据各乡的非遗特色,将这些非遗传承给娃娃们,让民间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啊……”

“唢呐材料都是杨老师自制带过来的,时至今日已经在我们学校教了2个月时间了。”通化中学陈老师说,唢呐进校园不仅让学生可以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杨爷爷每周都来学校教我们吹唢呐,不仅让我了解了民间传统文化,还让我学会如何演奏。”唢呐班队员刘磊是个唢呐迷,每堂唢呐课,他从不落下,每次杨老师教的唢呐曲目他都能很快学会。

“我一直梦想着唢呐有一天能走出理县,成为更多人雅俗共赏的曲调”,今年15岁的刘磊如是说。

民族民俗文化传承

艺术教育呈现活力

今年初,理县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理县中小学校民族民俗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教育部门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传承”长效机制;集聚民间人才,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聘请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举办理论讲座、开展传统工艺和制作技艺授课等活动,与师生交融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藏羌文化”的学习者、保护者和实践者。

“理县有着深厚藏羌文化底蕴,通过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等活动,就是要让我们的年轻一代充分认识这些文化,主动保护和传承。”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让非遗文化扎根学校,县教育局何平树局长告诉记者:“除了唢呐教学班的定点教学和长期教学外,我们准备完善桃坪小学的羌绣班、蒲溪小学的羊皮鼓舞班、开设每周一堂‘民俗\’课。”

如今,博巴森根、藏羌剪纸、羊皮鼓舞、唢呐队……这些颇具藏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中小学课堂。

“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校德育内容,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同时也促进了传统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为学校艺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理县蒲溪小学肖华老师如是说道。

新闻推荐

住有所居的幸福诠释 ——理县藏区新居建设见闻

■实习记者夏姆记者杨刚暖春时节,伴着和煦的春风,蜿蜒盘旋的水泥村道,道路两旁含苞欲放的花朵,火热的新居修建现场,竣工的藏区新居……近日,记者行走在理县杂谷脑河畔,昔日的穷山村在经历了藏区新居建设...

理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理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