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只想为群众做点实事”——记理县朴头乡农技员罗玉斌

阿坝日报 2015-03-13 14:30 大字

■实习记者  天杰 

记者  杨刚  袁娜

1月24日上午,在理县朴头乡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四南达村的村民袁勇家里,看到了正在给村民做农技培训的罗玉斌。黑黄的脸、瘦弱的身躯、布满老茧的手,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正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身躯,撑起了附近村村寨寨果农、菜农的致富增收梦。

“像他这样一心一意为我们的干部你们可要好好报道,要不是他的话,我们哪里来现在的好生活。”村民们纷纷告诉记者,送技术、送树苗、送肥料、送农药,只要大家需要,罗技术员随时都能出现在他们身边,给予帮助。

“我的办公室就在田间,我的论文就在地里”

“要想增产增收,就必须按照科学的办法来种植。除了不断地引进新品种,还要对目前已经有的好好进行管理……”罗玉斌正在给村民们做培训。自1984年成为一名乡镇农技人员以来,农技培训和田间指导就是罗玉斌做得最多的事情。“如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就不配当农技干部”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为了这个承诺,30年来,他把家安在了田间,把办公室设在了地头,整天与果树农作物为伴。

在和村民打交道之中,罗玉斌发现由于缺少农技知识和技术,很多村民在种植蔬菜、果木的时候造成减产情况,这给村民们带来了经济损失。1996年,在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罗玉斌毅然买了一辆旧摩托车,创办了阿坝州第一个“农业流动技术综合服务站”。“我的办公室就在田间,我的论文就在地里。”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他把以前的 “坐等服务”变为“上门服务”,主动走到田间地头,走进老百姓家中,将适用的市场、科技信息和果蔬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无偿传授给农户。

在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初期,为了能给群众吃上“定心丸”,罗玉斌更是大胆尝试,把自己家里的责任田作为试验田,进行新品种试种。“大家别争论了,我先来搞示范,成功了大伙就跟着干,失败了就以我作经验!”罗玉斌用实际行动让村民放心。

对于带头示范的他来说,肩负着极大的压力,但看到村民期望的眼神,科技的力量推动他一次次向前。“罗技术员就是我们的‘财神\’,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村的樱桃可以多卖好几块一斤,苹果、花椒产量也高,每年能给我们增加不少收入呢。”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护,村民的人均收入也从最初的4500元,提高到现在的9600元。

“把农户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

果蔬种植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为了保证农户增收,罗玉斌潜心研究新技术和试制防治蔬菜病虫害新药,造福广大农户。刚成立农业流动技术综合服务站时,米亚罗、杂谷脑、甘堡等白菜种植地区出现了一种叶片黄化的怪病,无论用什么药都无济于事,导致最终全县白菜绝产。经过8年的研制,实验新药200多次,花费资金上万元,罗玉斌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终于攻克了所谓白菜“癌症”。

而面对困扰村民的果树裂果、流胶这两大难题,从2007年起,罗玉斌组织合作社人员开始进行专业科研,并以四南达村村民袁勇和杂谷脑镇村民陈述军的果园为试验基地,通过试验在土壤中补充微量元素和有机质,探索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现在,他已自行制配出光和酶、增产剂等8种实用农药。“把农户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工作才有干劲,才有动力,农户才能真心和你交朋友,才会尊重你。”在罗玉斌心中,群众利益无小事。

“由于我们自己管理不当,当年发给我们的甜樱桃苗木,每棵产量只有几斤,好多村民家里的树都只有砍了,后来还是罗技术员帮我们管理后才变好的。”罗玉斌创立的新果树技术管理模式,将四南达村250亩甜樱桃苗木实行统一管理,苗木由政府免费发放,苗木定植后由农技站管理3年,每株收管理费5元。如今的四南达村甜樱桃长势良好,还提前挂果,为农户提早增加收入十万余元。

常年在外风餐露宿,罗玉斌的身体渐渐出现了毛病。在一次下村途中,罗玉斌突然感到视线模糊身体不舒服,在同事的劝说下,他才去医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他爱人知道后,多次劝他在家多休养。但是只要一到农忙时节,罗玉斌就不顾家人的埋怨和生病的躯体,出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只要还有村民信任我、需要我,我仍然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心语心愿:现在自己正在做的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新的一年,希望能够不断充实自己,多看书、多学习,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知识,给村民带来实惠和丰收的希望,带领父老乡亲过上一天比一天好的日子。

新闻推荐

理县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为切实推进“2213”工程建设,理县工商质量和食药监管局多措并举,加强县域旅游市场监管,为打造古尔沟温泉小镇保驾护航。大力推进“12315”、“12331”进景区工作,设立和完善“消费维...

理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