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书记”是城里来的“自家人”——记九寨沟县永乐镇拔拉沟村第一书记泽郎卓玛
■实习记者哈斯满记者袁娜颜天杰
“民情日记”、“拔拉沟村概况”、“九寨沟县***工作推进会”……3月4日,记者来到九寨沟县永乐镇拔拉沟村,见到泽郎卓玛时,她正整理着自己的工作笔记。
去年8月,泽郎卓玛被下派到九寨沟县永乐镇拔拉沟村担任“第一书记”。作为阿坝州众多下乡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完全融入村子里。泽郎卓玛坦言,“早已把自己当成‘村里人\’”,而这个毕业后就考入州体育局工作的年轻人,此前从未有过在农村生活的经历。
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泽郎卓玛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当地干部眼里,这个女书记心地善、能力强,工作起来吃得苦、耐得烦;在村民眼里,她这个城里来的干部并不难接近,大小事都能和她唠唠,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城里来的自家人”。
角色转变:从“城里人”变成“村里人”
坐在车上,一路颠簸,看着一闪而过的老房子、泥泞的道路……一幕幕都让泽郎卓玛感觉历历在目。从机关到基层,从城里到农村,从马路到山路,从熟悉的同事到陌生的村民……泽郎卓玛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180度变化。
基层工作的艰辛给这个机关里的“娇娇女”来了个“下马威”。但是泽郎卓玛并没有被吓住,而是换上运动衣、球鞋,走村入户,把自己当成拔拉沟村人,完全融入村子里。
“善良、淳朴、热情”,这是村里人留给泽郎卓玛的第一印象,“从他们身上,你能看见生活真实的样子,闻见‘地气儿\’,体会到什么是‘苦和难\’。”
为了尽快融入村里,泽郎卓玛经常走村入户。在她看来,经常走访村民是促进驻村工作,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金钥匙。
白天,泽郎卓玛挨家挨户访贫问需,倾听乡亲们的困难和诉求,组织村支“两委”、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召开大会,认真摸准村情发展现状。
晚上,她在屋内伏案整理走访记录,完全忘记了一天的疲劳。
“说实话,一开始感觉懵懵的,不知如何开始,现在跟村民们熟悉了,工作也好开展了。”对全村情况进行摸底时,村里的大叔、大妈、大爷,泽郎卓玛都能叫个遍,称自己是他们的女儿,让人觉得分外亲切,村民见到她也是笑开了花,喜欢和她聊天说话。
如今,行走在拔拉沟村,说起卓玛书记,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村党支书李金平对说:“这个女娃不简单,把我们当自己人,为我们解难分忧。”
岗位转变:从“教练”变成“书记”
刚到村里,“第一书记”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第一书记”是做什么的?泽郎卓玛也不例外,在担任“第一书记”之前,泽郎卓玛在州体育局从事的是教练一职,对“第一书记”的了解也甚少。
如何从“教练”转变成为民办事的“书记”,到任职后,泽郎卓玛暗下决心,对自己提出两个要求:一要谦虚好学,多向村党支部书记学习,多向老百姓学习;二要吃苦耐劳,做好参谋助手,竭尽全力实现强村富民。
为了尽快做好“第一书记”的工作,泽郎卓玛建起了“第一书记”微信群,她说,建群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同其他“第一书记”相互交流,很多“第一书记”直言收获很大,现在每天与村干部一起工作,与村民打交道,了解到农村实情,这些对于年轻干部的锻炼弥足珍贵。
来到拔拉沟村,泽郎卓玛为村民办的第一件实事就是通过双联单位为村里争取了2万余元资金,为全村86户人家购买了四件套,同时还为村里争取到了10万元农民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资金。“卓玛书记,上次你给我们带来的四件套既美观又好用,谢谢你哦,总是把我们挂在心头。”跟随泽郎卓玛走访时,村民苟清秀感激地说。
担任“第一书记”之后,只要一有空,泽郎卓玛都会到村里走访。通过反复走访,梳理分析村民反映的各类意见建议,她发现,虽然拔拉沟村有85户人家,但许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老人特别多。为了让村里的老人能乐享晚年生活,泽郎卓玛到处奔走,最终为拔拉沟村争取到了日间照料中心项目资金。
“之前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派了个城里的女娃儿来我们村,现在觉得真是好事。”几个月的相处,村干部和党员群众纷纷发现,这个城里来的女书记“吃得苦”、“耐得烦”、“打得拢堆”,说话办事有“门路”,不怕脏不怕累,心里慢慢开始认可了她,都亲切地称呼她“卓玛书记”。
“作为‘第一书记\’,我深知扛在肩上的责任重如泰山,或许曾经怀疑过自己的辛苦和奔波是否有回报。然而,当看到乡亲们的笑脸,我才发现,付出诸多艰辛,流出的汗水,何尝不是一种收获,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泽郎卓玛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做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刚)3月15日,九寨沟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且伪劣卷烟案。张某华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张某永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九寨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