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恪守政法工作职责 奏响法治阿坝强音——阿坝州委政法委三年工作回眸

阿坝日报 2015-02-06 14:32 大字

2012年以来,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阿坝州委政法委始终坚持党管政法原则,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围绕把握政治方向、统筹政法工作、协调各方职能、督促依法办事、创造执法环境、建设政法队伍,议大事、抓大事、谋全局,确保全州政法机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州委保持高度一致,推动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阿坝藏乡羌寨落地生根。

三年来,维稳理念更加成熟,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指挥体系更加完善,手段措施更加有力,群众基础更加坚实,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推动了形势向好发展。

三年来,依法治州扎实推进,法治信仰逐渐树立,持续、深入的依法治理行动有力地震慑了各种违法犯罪,有效地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年来,社会治理方式更加科学,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大调解”、稳定风险评估、涉法涉诉信访等工作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源头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三年来,政法工作基层基础不断夯实,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执法司法监督制约更加有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政法机关的公信力和亲和力稳步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

成绩是有力的佐证。三年来,州委政法委先后荣获全省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集体、执行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优秀单位、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众多殊荣。这一份份荣誉,见证了州委政法委顺应群众期待、忠实履行职责的艰辛付出,也是广大政法干警服务第一要务、勇担第一责任的最好注脚。

“路边挖沟绊倒人,挖沟的人要赔礼道歉;家里的狗咬了人,主人要赔偿;借钱给别人一定要打欠条,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权益……”去年10月16日,是壤塘县中壤塘乡壤塘村普法宣传员东山宣讲法律知识的日子,村民们自发来到村活动中心,听东山宣讲法律知识。“如今,老百姓对学习法律不再是过去那种要我学的被动态度,而是觉得学了法律真的有用,法治意识越来越高了。”村委会主任白洛对笔者说。

这种变化,源于近年来以基层法治创建为载体,将普法教育与案件审理、法律服务有机结合,不断强化法治意识的种种尝试。

2012年以来,州委政法委督促政法各部门把法制宣传融入执法办案过程,以“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依托姐妹宣讲团、马背宣讲团等开展宣讲活动900余场次,教育群众达16万余人次,力求使法治理念入脑入心;定期分析研判社会治安形势,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完善暗访督查、挂牌督办、问题通报工作机制,适时组织开展各类“严打”整治等专项行动,各类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得到初步遏制,法制权威进一步树立;突出入口、处理、退出“三个环节”,不断健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各项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完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受理、复查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通过开展重大疑难信访案件会诊评查专项工作,将符合低保等民政社会救助条件的涉法涉诉信访群众纳入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2013年以来,共对145件180余人实施司法救助143万余元;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加强对来信来访反映个案的协调监督,加大对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重大涉藏案件的督查督办力度,积极开展案件评查工作。三年来,共评查案件2789件,有力地促进了办案质量的提高。

“只有扎实有效推进基层法治创建,把功夫下在基层,才能提升阿坝州整体法治秩序、法治环境”,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尼玛木同志所强调的法治建设愿景正在渐次展开。目前,九寨沟县已申报国家级法治示范县、茂县申报省级法治示范县,6个县申报州级法治示范县;汶川县映秀镇申报省级法治示范乡镇、84个乡镇申报州级法治示范乡镇,2个单位申报省级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231个单位申报州级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2个村申报第六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个村(社区)申报省级示范村(社区),2个社区申报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34个,模范社区6个,创建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32个。“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渐成常态;“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村财民理乡监管”、一事一议、党务村务公开等基层治理机制的完善,使惠民政策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平安建设】 

积小安为大安  

“可以肯定地说,红原县的牧民联户服务管理模式,是阿坝州牧区群众组织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创举、一大特色。”在2014年9月的全州基层社会治理片区现场会上,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尼玛木对红原县以生产点区域为中心,以族群姻亲为纽带,以群众公认为标准,由数额不等的牧户形成联户,并由该联户牧民推选产生“联户长”,“联户长”全权代表乡村两级,负责对所辖牧民进行服务管理的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4年以来,阿坝州高度重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此项工作,充分借鉴内地先进经验,及时印发《阿坝州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按照州委书记刘作明同志关于“各县、各有关部门紧密结合依法治州工作和基层法治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整合资源,注重实效,逐步实现服务与管理、法治与自治、稳定与和谐的有机统一,切实体现社会特征、时代特点和藏区特色”的重要指示,州委政法委根据全州信息化建设覆盖及乡村干部整体文化素质情况,立足于实用、好用、管用,探索建立了乡村两级“同址分级运行”模式和牧区“两点两格两员”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在州内现实条件下的落地生根、创新发展。

目前,全州各县城关镇和维稳重点乡镇、旅游重点集镇共29个乡镇已全面建成网格化服务管理“6411”体系。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州划定网格651个,落实专兼职网格员759人,采集人口信息282672余条,特殊人群信息1795人,采集房屋信息45327条,系统处理事件8102件。在充分发挥服务民生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着眼于社会和谐稳定目标,突出网格的重点人群掌控、社情民意搜集、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治安防控、政策法规宣传等功能的发挥,“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大治理”的良好局面初步显现。一张涵盖城乡、从社区到村组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网络,把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紧密联接起来,实现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全覆盖。群众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交口称赞,网格员主动服务群众,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发现、提供违法犯罪线索的案例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州委政法委狠抓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织密街面、村(社区)、单位和行业场所、区域边际、虚拟社会、线(路)治安防控“六张防控网”,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和规范群众性义务巡防“红袖标”队伍管理,努力形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狠抓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将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重点青少年逐步纳入到辖区所在的网格,着手开展“点对点、面对面、个性化”的服务管理工作。2014年又启动了平安和谐网格、平安和谐村(社区)、平安和谐乡镇“三级联创”活动,一大批命名的平安家庭、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文明和谐寺庙、平安文化市场、平安景区等平安细胞工程为平安阿坝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维稳】 

巩固执政基础  

按照州委“以发展保稳定、厚民生聚民心”的工作思路和“发展为要、稳定为重、民生为本、团结为根、党建为基”的总体工作要求,州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领和支撑,以争取人心、凝聚民心为核心,着力健全维稳长效机制,优化稳控战术,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通过完善“区别对待、因人施教”的教育管控措施,促进重点人员转化,减少对立面;创新便民利民举措,修复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以文促宣、以案说法,强化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和珍爱生命意识。

在这一过程中,州委政法委立足自身职能,始终把源头防范治理作为维稳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一方面,致力于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纳入法治轨道,继2012年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对完善评估体系、机制作了具体安排后,2014年8月,通过召开全州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暨培训会,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州、县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拓展评估范围、评估内容,明确责任主体、评估步骤和保障措施,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加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力度,对各类重大事项(项目)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切实做到“应评尽评”和坚决落实“三个一律”,使稳定风险评估真正成为作决策、出政策、上项目、促改革的必备条件、前置条件。据不完全统计,近三来,全州共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92件,经评估暂缓实施和不实施6件,防范化解重大稳定隐患526起。

另一方面,着眼于夯实基层基础、解决民间调解乱象,从2013年起,以壤塘县为试点,在全国五省藏区率先对民间调解工作进行了规范,坚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社会力量,坚决取缔、打击非法调解,有序推进民间调解组织、资源、行为、运行、管理“五个规范”。“以前,跨地区、跨行业的矛盾纠纷调解起来非常困难,现在协调中心实行联动调解,问题就容易解决了”。采访中,州“大调解”协调中心负责人如是告诉笔者。2012年以来,针对阿坝州草山、药山、矿山、边界等“三山一界”和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等季节性、区域性矛盾纠纷易集中多发的实际,组建完善重点领域专业调解组织,建立健全了解决突出疑难矛盾纠纷的类型化、专业化调解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了资源整合、无缝衔接的联动工作机制,为有效化解突出疑难矛盾纠纷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年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2894件,调解12748件,调解成功12338件,成功率达97.3%;仅成功化解“三山一界”矛盾纠纷就达513件。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大调解”工作有效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资源,成立调解组织2411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9715人,构建起了纵向延伸到县、乡镇、村(社区),横向覆盖各部门、各行业及社会管理各方面的“大调解”工作体系。

去年,壤塘县“大调解”办调解中心调解了这样一个纠纷:壤塘县岗木达乡章光村和达日村两村因争夺竹沟资源,自2012年以来先后发生3起群体性斗殴、数起个案斗殴案(事)件,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各方力量调解,均未成功。9月底,该县县委、县政府责成调解中心进行调解,调解中心通过多方取证、实地调查、尊重民俗等方式,在调解中宣传法律法规、在调查取证中劝慰化解心结,经过9天艰辛工作,双方达成共同拥有划界管理的共识,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这是阿坝州创新推动“大调解”工作体系,成功化解多年积案的一个缩影。“大调解”工作已逐步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闸”,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夯实执政根基的“加固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队伍建设】 

打造政法机关排头兵  

“以事业团结‘一班人\’,‘ 一班人’团结起来干事业”一直以来都是州委政法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行为准则。2012年以来,以“警民亲”、“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转变作风、司法为民”、“挂包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为载体,州委政法委认真落实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的方针,着力加强班子和队伍自身建设。特别是在去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着力整改了领导班子“四风”方面存在的24项问题和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等方面的14项问题,建立健全了13项规章制度,修订完善了值班、车辆及驾驶员管理、请销假等制度,出台了“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治理“文山会海”、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工作等制度和规定,有力地提升了机关自身建设水平。机关公务接待费用和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同比下降20%,杜绝了各种违规现象;发文数量同比下降14%,会议压缩了50%。

根据对政法工作规律的把握,牢固树立政法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的理念,把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作为提高“五个能力”、解决“四种问题”的重点,及时出台了《关于新时期加强政法机关群众工作和基层法治创建工作的意见》,对以群众工作统领和支撑政法维稳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并带头抓好落实。近年来,州委政法委积极开展垮山村定点帮扶工作,通过制定帮扶规划、改善基础设施、培育特优产业、夯实基层政权等一系列举措,切实解决联系村实际困难,密切政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会同州直政法部门与州康复中心建立帮扶关系。共同设立“警民共建,爱心助残”基金21万元,尽力帮助每一位需要救助的残疾人,让政法干警和武警官兵的爱心之举广泛传导,有力地凝聚了社会正能量。

“正人先正己”。一直以来,州委政法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州委“八条意见”,围绕全州中心工作,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机关党组织凝聚力,提高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为目标,制定《州委政法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计划》。把党建工作与政法各项业务工作、政法系统“争创一流”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州直机关党组织共建活动,着力抓好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关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责任分工方案》、《关于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责任分工方案》,建立完善制度22个,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政法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全州中心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可靠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收获的土壤必将孕育更美的萌芽。站在新的起点,州委政法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深入推进平安阿坝、法治阿坝、过硬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提高执法司法水平和能力,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忠实履行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为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保驾护航”。

·丁涛·

新闻推荐

九寨沟:载歌载舞闹元宵晒出幸福新生活

■刘彦荣李刚身着节日的盛装,踏着欢快、喜庆的鼓点,舞动着醒狮和花灯……3月5日(正月十五)傍晚,九寨沟县文化体育广场上,该县2015年各族群众喜闹元宵的活动正在这里火热进行。来自保华、草地、黑河及永...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九寨沟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