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勇于担当 用责任书写历史

绵阳日报 2014-12-27 00:43 大字

50年是一部厚厚的史书。当人们打开四川绵阳四○四医院(以下简称四○四医院)这本史书会发现,每一页都写满了四个字:勇于担当。

从建院的那一天起,“为跃进路上四家军工企业提供医疗服务”的定位,清晰地勾勒出了这家医院的责任与使命。50年间,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的文化基因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无论是面对重大疫情的集中爆发、特大自然灾害的突然来袭,还是平常时日的救死扶伤,四○四人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用勇于担当的精神书写着一个医院的历史。

重大疫情是不宣而战的战斗,在一场场抗击重大疫情的战斗中,四○四人快速反应、顽强奋战,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回首50年,几乎绵阳出现的每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都有四○四人忙碌的身影。由于应对及时,处置得当,一次次化险为夷,实现了“门诊零漏诊,医护人员零感染,危重症零死亡”。

2001年,绵阳某校出现400余人食物中毒,四○四医院及时救治,无一人死亡;

2002年,游仙老龙山发生“二号”病,100多人染病,四○四医院第一时间进行集体救治,没有造成疫情扩散;

2003年,非典来袭。四○四医院作为绵阳市传染病防治定点医院,成为抗击“非典”的前沿阵地。医院成立了院长王利民任组长的非典型肺炎防治领导小组,所有医护人员24小时坚守在医院和各个监护点。当绵阳创造了非典及疑似病例“零记录”时,人们不会忘记,这其中有四0四人立下的汗马功劳。

2009年,一场来势凶猛的甲型H1N1流感相继在全国多地爆发,一时间人们谈“甲流”色变。四○四医院第一时间责无旁贷地扛起了防治“甲流”的大旗:紧急启动甲型H1N1流感疫情一级预警,修订甲型流感疫情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队伍组织图、联络图,应急队伍所有成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相关人员充分做好设施设备和物资准备。

6月6日,绵阳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当天夜里,患者住进市传染病医院丰谷病区进行隔离治疗,20多位医务工作者寸步不离地日夜坚守。9天之后,患者康复出院,情不自禁地喊出了“我出来了!绵阳安全了!”

9月5日,“不速之客”再次降临绵阳,市民族中学的几位学生相继被确诊患上了甲流,受感染人数迅速增至19例。绵阳市火速启动防控预案,并将感染的学生转移到四○四医院丰谷病区隔离治疗,四○四医院再次迎来了严峻的考验。在对患病学生进行治疗的同时,医院还通过各种渠道向市民宣传防疫知识,增强疾病防范意识,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一个月后,被“甲流”击中的民族中学学生全部康复出院,该校师生满含感激地将一面锦旗送到四○四医院。

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四○四人快速反应、顽强奋战,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用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自然灾害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考验。在一次次与死神赛跑的抢救中,四○四医院人争分夺秒、全力以赴,让无数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回首50年,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以另一种方式考验着四○四人。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四○四人交出了一份份出色的答卷。这其中最为惊心动魄的莫过于地震。

2008年5月12日,一场8.0级特大地震袭击了川西龙门山脉,短短80秒,在北川、平武等极重灾区,山体滑坡,房倒屋塌,道路中断,一时间,飞沙走石,哀鸿遍野……绵阳经受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劫难!

在这场地震中,四○四医院房屋损毁严重,医疗设备损坏763台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5亿元。

强震刚过的绵阳城区,当人们四处寻找家人的时候,四○四医院的医护人员没有时间顾及家人,迅速投入了救死扶伤的战斗。他们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快速有序救治入院病人,一方面组织人员参与院外救治。

抗震救灾期间,医院先后派出10批次57人的医疗救援队,深入北川、平武等重灾区及唐家山堰塞湖受灾群众疏散安置点,他们冒着不断的余震,躲过不停滚落的巨石,穿过荆棘密布的山路,为近万名受灾群众提供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服务。累计接诊地震灾害伤病员1285人次,收住院825人次,手术624台次,转诊(省外)病人317人次;累计出车1542台次,运输救灾物资10余吨。同时,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和红十字会救援志愿者2000余人次从事各类志愿服务。

正是在四○四医院无数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一朵朵生命之花顽强绽放。“敬礼娃娃”郎铮、“芭蕾女孩”李月在医院得到了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做过右小腿截肢手术、以“喝血、锯腿”活下来的龚天秀在医生的精心呵护下脱离危险。

四○四医院党委先后被四川省委组织部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四川省红十字会授予抗震救灾“特别支持奖”,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队”称号。

考验,不止一次。四○四人一次比一次做得出色。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医院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按照市卫生局统一安排和部署,迅速组织救援人员和物资于当日22时赶赴灾区。这是一次长途奔袭、考验耐力的救援行动。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四○四的医护人员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救援任务。这也是一次跨越高原与盆地的爱心接力,短短几天,全院员工向灾区同胞捐款1.6万余元。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危难时刻,作为地震灾难的“过来人”,四○四人再次义无返顾地奔赴灾区。

医院先后派出两批、共计20人组成的应急救援医疗队奔赴灾区一线,累计诊治伤病员1158人次;开展手术27例;转运伤、病员22人次;巡诊5123人次;心理干预2778人次;捐赠药品及医疗器械等共计价值25万余元。全院职工捐款6万余元。

把责任扛在肩上,与死神争分夺秒。四○四人付出,换来的是无数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贫困是与病魔同样强大的对手。在一次次救死扶伤中,四○四人向贫困患者伸出援手,用爱心为他们点燃生活的希望

危难时刻,奔赴火线救死扶伤,是一种责任。平常时日,静水深流般的关爱,同样也是一种责任。

回首50年,一代代四○四人夙兴夜寐,恪守“医者父母心”的责任与担当,在一次次救死扶伤中,四○四人向贫困患者伸出援手,用爱心为他们点燃生活的希望。

四○四医院接收北川、平武等山区的病人较多,在老一代四○四人的记忆中,医护人员为山区贫困病人垫付医药费,给住院的病人送上可口的饭菜,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在许多四○四人看来,爱与责任是医者应有的素养。

历经50年的积淀,如今,爱与责任已经演变为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宽、效果更明显的行动。

四○四医院打造了“呵护蓓蕾”行动、“消化疾病周”和“绵医爱心周”三大公益品牌,还先后成为中国红十字会“胡大一爱心工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阳光基金”、中国民政部残疾孤儿康复手术“明天计划”、“爱心希望”、民政部·李嘉诚基金“西部贫困家庭疝气儿童手术康复计划”等公益活动项目定点救助医院,以及国务院重大疾病救助四川省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定点救助医院。

四○四医院与市红十字会携手开展的“呵护蓓蕾”行动,多年来,已为省内各市州1000多例贫困先心病儿童实施救助手术,救助资金1400余万元。其中医院减免医疗费400余万元,争取救助资金近1000万元。手术成功率达到99%,患者满意率达到100%,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

四○四医院2011年开始推出的“消化疾病周”活动,除增设特色专家门诊外,还邀请省内外知名教授开展疑难病例会诊、举办医学专题讲座;召开基层医院联席会、面向公众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对来医院就诊的消化道疾病患者一律免专家挂号费、诊疗费,对相关检查项目实行5-8折优惠。截至目前,已举办健康教育讲座28次,累计就诊人数近万人,发放健康宣传资料3万多份,减免各类费用5万余元。

四○四医院已经开展了九届的“绵医爱心周”活动,为全市上万名老年心、肺、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及健康惠民服务。活动周期间,老人看病不仅减免挂号费和诊疗费,而且检查费用仅为平时的一半,甚至全免,同时还能免费听专家讲解疾病防治知识。目前,累计就诊人数25000余人,举办特色健康知识讲座48次,发放各类健康宣传资料10万余份,推出了28项优惠服务,减免各类费用金额近90万元。

四○四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真情服务患者,爱心奉献社会”的誓言。

理解与信赖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在一个个医患互动的活动中,四○四人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让关爱延伸到围墙之外

战胜病魔,医者与患者的默契配合至关重要,而这种默契来源于理解和信赖。

从个体与个体的沟通,到群体与群体的沟通。50年间,四○四人不遗余力地打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医院也许并不陌生,却有几分神秘:医生怎样进行一台手术?先进的设备怎样运行操作?患者又是怎样得到治疗的?……

2011年,四○四医院在全市率先推出了一项新的公益活动——“社区公众开放日”。邀请社区居民走进医院,参观医疗设备设施,了解诊疗过程,观看先进治疗技术视频,平常那些“请您止步”的禁区也成为参观的重点,社区群众代表被请进了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检验室。怎样抢救病人?怎样检查病因?医护人员一一讲解。这样的情景,连续在四○四医院的“社区公众开放日”上演。

“以前得了病,进医院心里都没底,很害怕。不知道要走哪些流程,更不知道医生是咋个为病人开刀的?这次一看,心里有底了。”不少参加完这项活动的社区群众都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更加理解医务工作者,也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了解了先进的医学技术。

为了促进双向沟通,在2012年“社区公众开放日”活动当天,医院腹部外科的医护人员还将发生在医患之间的真实小故事进行整合改编,通过幽默、滑稽的表现形式、分片段来展开剧情,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台外科患者住院手术的情景剧。“我从医护人员的表演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一些就医常识。希望医院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当天在现场观看表演的患者家属范女士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医护人员业务水平,也在市民中普及了健康知识。

“社区公众开放日”活动带来的是彼此的信任,医疗服务由此也不断延伸到医院的围墙之外,延伸到越来越多的社区。院长王利民深有感触地说:“这不仅让群众参与医院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也增加了医院的透明度,加强了医患双方的沟通,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扶贫济困是一项社会责任。在自身发展转型的同时,四○四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地区的医疗机构,与贫困地区的学校共建少年宫,把“爱与责任”辐射到更大范围

一个好医院,不仅自身服务质量要过硬,还要带动一批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质量,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在四○四医院院长王利民看来,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他深有感触地说:“老百姓的有些小病完全可以在基层医院得到治疗,但由于有些基层医院医疗技术跟不上,老百姓要跑到大医院来治疗,这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我们有责任帮助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水平。”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职工医院到综合性医院,50年间,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四○四人不再满足于抓自身发展,还在致力于带动更多基层医院的发展。

近年来,四○四医院先后对口帮扶江油市人民医院、芦山县人民医院、仁寿县人民医院、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壤塘县人民医院、石棉县人民医院。在帮扶过程中,四○四医院每年都派出专家团队,到这些地方义诊、讲课、手术、查房,指导这些医院的医护人员提升业务水平。对口帮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仁寿县人民医院、江油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乙”综合医院,芦山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了二乙复审。

四○四医院还把对口帮扶“复制”到更多的领域。医院与北川开坪乡小学结对共建乡村少年宫,2011年,为全校130余名学生进行了体检,为学校捐赠现金一万余元,用于为孩子们添置电脑、图书和运动器材等;2013年5月31日,医院把该校35名孩子接到绵阳,首次参观了科学城科技馆,登上了越王楼,实现了他们心中梦想……

此外,医院常年坚持送医下乡,送医进社区、学校、敬老院等,近十年来进行义诊上百次、行程上千公里、服务群众上万名。

江花琼 刘敏 肖强 莫永朝 李正阳 本报记者 黄小芹/文 王莉英/图

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工程”在四○四医院启动

关爱先心病患儿

积极救治甲流患者

深入北川慰问贫困群众

帮扶九寨沟县人民医院

公众开放日邀请社区居民进院参观

“5·12”地震中转移危重病人

新闻推荐

紧接第一版对联系村内的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和三孤人员实

(紧接第一版)对联系村内的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和“三孤”人员实行结对帮扶,30多万名干部职工帮扶困难家庭178104户。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地震重灾区农村,每一个贫困村、受灾村都有部门(单位)联系...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九寨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