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作家韩玲荣获民族文学 征文大赛奖项

阿坝日报 2019-12-13 13:54 大字

韩玲,藏族,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巴金文学院首届高研班学员、四川省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作品散见于《读者》《中国报告文学选刊》《民族文学》《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文艺报》《文学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阿坝日报》等全国数十家媒体,有作品选入《作家文摘》《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集》,出版散文集《遇见自己》《康家地》。

12月9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和中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的“祖国在我心中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多语种散文有奖征文”终评会在京举行。

多民族作家用多种民族语言文字书写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风雨历程与辉煌成就,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努力奋斗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风貌。自2019年4月11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截止,共收到300余篇稿件,有20余个民族的作者投稿,并收到使用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和壮文创作的作品。

白庚胜、叶梅、包明德、石一宁、陈亚军、哈闻、蓝晓梅、哈森、阿不都拉、扎巴等10位终评委,经过严谨、认真、细致的评审和充分的交流讨论,以实名投票方式,从初步遴选的154篇作品中,评选出获奖作品共计14篇,包括一等奖1篇、二等奖2 篇、三等奖3篇,优秀奖8篇,其中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原创作品各1篇。终评会由《民族文学》副主编陈亚军主持。阿坝州本土作家韩玲创作的《劫难深处》获得此次征文大赛二等奖。

记者:恭喜您的散文《劫难深处》获得大奖,请您谈谈您当初因何种原因来创作这篇作品的?

韩玲:2019年6月27日无疑是个黑暗的日子,金川县曾达乡发生特大泥石流,一夜之间,数百人流离失所,泥石流灾害造成曾达乡738户2472名群众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2亿元。灾情发生后,阿坝州委书记刘坪徒步深入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群众,并交办工作清单。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克宁专程到曾达乡指导恢复重建工作。在百年不遇的大灾难面前,金川干群上下联动,在没有一个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抢险救灾,安置百姓,在自救的同时争取其它力量。灾情发生后,金川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落实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以县、乡党委、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有计划、分步骤、因地制宜、又好又快地做好恢复重建各项工作。这些都是当初我创作的源泉。

灾情发生第六天,全乡饮水主管道抢通;灾情发生第七天,电力、通讯基本恢复,灾情发生第十五天,全乡主干道基本抢通……我们看到的数字背后,包含了各级领导和老百姓无数个不眠不休日夜奋战的日子,一回回精细指挥、多个部门的紧密协作才能有这样的速度和结果。每每看到工作群里发出的一线干部浑身上下泥水裹身依旧奋不顾身的时候,我内心是震憾的,然而,面对一个如此宏大的场面,一篇纪实散文是很难承载其厚重的。我三进曾达,内心惴惴不安,如文章中写到的“我甚至不敢接近悲伤的人群和抢险的队伍,不敢打扰所有的正在进行。”,如何以一篇散文的角度真实再现百姓劫后余生的万象,我的切入点是老百姓,只能是老百姓,最终的主角也是老百姓。

记者:请您谈谈您在创作这篇文章时最让您感动的细节和片段。

韩玲:当我与当地老百姓融入一起时,才更深切的感受到他们的悲伤和感恩,生存的残酷、现实的温度,火热的救灾现场,最朴素真切的感恩,我用手机录音,听他们表达内心时自己也心潮澎湃,没有摄像机,没有镜头,眼睛看得见泪水和汗水,也看到了希望。在较长的时间内才写成了《劫难深处》,《劫难深处》通过对五位当事人的个像刻画和最后的群像塑造,完成了我对“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的表达。文章中我较为细致的描写了一对拆房救灾的村干部夫妻、一位独立自强的寡居老人、一位在洪流中被救起的年过九旬信佛的五保户、一位救人拒访的副乡长,五个人都在现实中,他们分明是他们自己,然而他们也不是他们自己,他们五位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文章第五节只有这一句话,那是我几易其稿后唯一没有动过的结尾,也是我最想表达的思想。文章反复修改了很多回,从个像刻画到群像刻画,以及每一个人要说的话都反复权衡,一改再改,这篇文章发出去以后的两个多月时间,我不曾再写下一个字。

记者:作品《劫难深处》能在全国众多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请您谈谈内心最大的感悟。

韩玲:前几天听到获奖消息,有些超出预期,总的来说还是很开心。最近一两年的创作,已从单纯的伤春悲秋走到了火热的生活中,以金川本土题材的《杨扎西的春天》、《昌都后山的刻经人》、《山中故事》、《八家寨往事》、《人间有味是清欢》到现在的《劫难深处》无一例外的沉在火热的生活中,文学作品应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庆幸的是我一直在生活中,并企图贴着地面飞翔,且以文字致敬生活!感谢生我养我的故乡和纯朴的乡亲,是他们给予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新闻推荐

用无私奉献 书写援藏青春 记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徐俊

“群众满意的笑容,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欣慰。”作为一名援藏干部,青神县汉阳镇副镇长徐俊真心真意帮扶藏区建设、用心用情...

金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金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