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牧民温暖幸福过冬
■马宁杨毅
“‘一顶帐篷一口锅,一群牦牛四处游\’是千百年来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夏天还好,可一到冬天,那滋味就不好受了,帐篷外面下大雪,帐篷里面飘小雪,刺骨的寒风冷到骨头里。”日前,笔者到红原县安曲镇夺龙村采访时,72岁的牧民泽科拉着笔者打开了话匣子,“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都搬进光线充足、温暖、漂亮、舒适的定居房;出门就是水泥路,喝着干净的自来水;路边的太阳能路灯一到晚上就亮了……”
行走在夺龙村干净整洁的硬化通村道路上,映入眼帘的是漂亮别致的藏式民居、宽敞整洁的户间道、哗哗流淌的自来水……让人恍若漫游于画中。
在村里,除了一座座整齐、漂亮的定居房,党员活动室、村卫生室、幼儿园格外醒目,不时有牧民骑着摩托车或开着汽车从平整的马路上驶过,小村庄充溢着现代气息……定居点上完善的基础设施,让红原牧民冬季过得舒适、温暖。
以前,由于冰雹、大风、暴雪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冬季抗灾草料严重短缺,补饲能力薄弱,饲草收贮条件有限,病弱畜缺少过冬暖棚,红原县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薄弱,牲畜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状态,极大地阻碍了畜牧业发展。而现在,不仅人住进定居房或生产点里的生产性用房,就连牦牛也住进了暖棚,吃着牧民贮藏的饲草,温暖无忧过冬。
走进阿木乡卡口村牧民成里尼玛的牧场,展现在眼前的不是牧区常见的帐篷,而是崭新的砖混结构冬季生产性用房,高原耀眼的阳光透过蓝色玻璃窗投射在屋内。喝一口浓香的酥油茶,成里尼玛一句话便道出了心声:“是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建设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新变化。”
红原县作为阿坝州最早启动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县之一,于2012年10月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红原县紧紧围绕促进“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发展理念,实施调整畜群结构、改良牲畜品质、加强饲养管理、建立打贮草场等措施,使传统的数量型畜牧业向质量型、效益型现代草原畜牧发展,截至2014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169元。
成里尼玛的妻子旺姆为笔者算了几笔账:通过畜群结构调整、暖棚建设和冬季补饲,牦牛抗灾抗病能力大幅提高,幼畜病畜死亡率降低,她家产奶牦牛由原来的60多头增加到110多头;通过畜种改良,牦牛日产奶量由原来每头1.5公斤左右增加到现在每头5公斤。另外,她家还新建冬春储备草场20亩,人工补植披肩草,亩产草料2000多公斤,保障了牲畜安全越冬度春。旺姆高兴地告诉笔者,通过现代草原畜牧业建设,她家的年总收入已由原来的2万多元增加到今年的6万多元。
新闻推荐
■牟静洪记者叶其军3月的阿坝高原,冬意还未褪尽。距离红原县城45公里外的瓦切镇,冰雪将一片沙化的草原覆盖,远处草原与黄沙结合部,德香村的索郎甲参栽种的红柳在风中狂舞,这成为黄沙与青青草原的一道...
红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红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