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做足“草”文章脱贫奔小康——红原县瓦切镇人工种草脱贫致富纪实

阿坝日报 2015-08-25 14:14 大字

金秋时节,百草枯萎。红原县瓦切镇达峨村的种草大户泽郎夺尔基忙着打扫自家的贮草库,再过些日子,免耕打贮草地上的草就要收割了。

泽仁夺尔基承包草场3200余亩,租用周边牧户草场7000余亩,建成免耕人工草地1150余亩,亩产鲜草达1000公斤以上;在9000余亩天然放牧草场上实行了分区轮牧、建设了牲畜暖棚330平方米,牲畜敞圈1280平方米。现有牦牛400余头,其中,改良牛20头,年收入30万元,纯收入15万元。

泽仁夺尔基的成功得益于红原县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巩固提升项目产业培育(瓦切镇人工种草)项目的实施。

大骨节病扶贫开发试点工作前,由于冰雹、大风、暴雪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上超载过牧,草原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冷季抗灾草料严重短缺,补饲能力薄弱,饲草收贮条件有限,草产品加工滞后,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薄弱,牲畜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状态,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畜牧业发展。

2013年以来,红原县实施了试点成果巩固提升产业培育项目,累计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约4800余万元,在全县大骨节病区开展了牲畜大棚、培育种草大(联)户等一系列项目建设,全县大骨节病患户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截至2014年底,全县大骨节病患者4761人中,85%的大骨节病患者通过产业扶持得以脱贫,并大幅度提升了患者自我发展能力,作为红原县主导产业的畜牧业产值达4168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69元。

达峨村有农牧民1198人,其中,大骨节病人262人。该村在“立草为业、草业先行”思想指导下,大力推广人工种草,并依托省草科院等科研单位、兴牧公司等企业进行优质牧草高效生产、调制加工技术开发研究,提高草产品商品化程度,开发半干青贮、草捆、草块等草产品。同时,为牧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社会、经济效益日渐凸显,病区自我发展能力日益提升。

“我们通过种植牧草,储备过冬牧草,完全能够保障家里的50余头牲畜安全越冬。同时,多余部分牧草也可销售出去,增加了我们的收入。”大骨节病患者龙日甲说道。

“在我的带领下,我们村有17户大骨节病患户组成了种草联户,通过大骨节病产业培育项目的扶持,搞起了牧草种植,不仅保证了自家牛羊安全过冬,也提升了村民收入,真是两全其美啊。”泽朗夺尔基乐呵呵地说道。

据悉,通过大骨节病产业培育项目的扶持,泽仁夺尔基的牧草种植场投入财政扶持资金56万元,自筹28万元实施了免耕打贮草地建设1500亩、补播草种4500公斤、建设机具库房100平方米、贮草库200平方米、购置草业机具1套;建设青贮窖1口。种草联户(大户)的培育,将逐步实现草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为大骨节病患者在种、收、加工流通等环节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增收步伐。

“我们不仅可以积极种植牧草,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帮忙收草、贮草等,每天还可以赚务工费。收入来源多了,生活肯定就好了。”龙日甲说。

据了解,充足的牧草为牦牛养殖、开展育肥、改良打开了空间,同时催生了新的产业项目,在畜牧业发展良好的同时,更多大骨节病牧民开始尝试转产就业,进行多元化发展创业。大面积推广人工种植优质牧草,不但绿化了环境、减少了草原沙化,还减轻了天然草场的压力,对涵养水源、植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缓解草畜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做足“草”文章,相信红原县瓦切镇达峨村的大骨节病人,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

本版稿件由周严国刘尚剑提供

新闻推荐

红原执法大检查为假日旅游市场安全保驾护航

本报讯(袁泉)为确保两节期间旅游市场的“安全、有序”运营,9月22至24日,由红原县旅游发展局牵头,联合工质食药局、公安、安监、卫生执法、消防等多个部门对全县的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拉网式排查...

红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红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