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红原县建立牧区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

阿坝日报 2015-05-29 14:22 大字

本报讯(贡波华清) 牧区幅员面积广阔,牧民群众逐水草而居,管理难度颇大。如何及时掌握群众动态,防止分裂破坏势力的渗透,使党委、政府更好地服务管理群众?今年以来,红原县瓦切镇创造性地提出“巴扎模式”,用“四式四化”的便民工作机制将“管理融入服务中,服务中强化管理”,确保了当地和谐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

“巴扎”在藏语中是吉祥结的意思,如果把一个乡镇比作一个吉祥结,那么联户、家庭就是吉祥结上的一个个小网格,彼此密不可分,一个个小网格组成一个基础行政单位,对于全乡社会治安、社会管理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瓦切镇立足牧区实际,将辖区内远牧点、定居点和联户点全部纳入网格中,突出服务理念,加强管理力度,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创新出“四式四化”便民工作机制。

“窗口式”服务标准化,群众办事更便捷。针对牧民群众进镇入村“办事难”、“办事不方便”等问题,整合民政、司法、计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事项,在镇政府所在地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便民中心设立服务窗口,集中为广大群众提供综合服务。按照“一窗受理、全程跟踪、限时办结”的运作要求,采取即办、承办、联办的不同形式规范办理,形成镇、村两级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实现牧民群众办事“一次到位”。

“流动式”服务常态化,主动服务更贴心。针对牧区实际,牧民定居点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建立党员干部包户“流动”服务体系,各村组建一支党员流动服务队,组织党员干部采取“固定+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划片包干服务对象,深入牧民定居点,全面走访了解牧民群众在吃、穿、住、行、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集中精力逐项解决落实。

“组团式”服务经常化,干群关系更紧密。针对远牧点牧民居住分散、通讯闭塞等实际,以“送服务进生产点、转作风促和谐”为主题,组成法制宣讲团、马背宣讲团和卫生服务队,定期、不定期深入远牧点,走进每一个牧民帐篷和寺庙僧舍,发挥语言优势,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心贴心为群众解难。

“热线式”服务便捷化,服务民生重细节。针对草原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牧民群众咨询政策不便等实际,印制镇、村工作人员便民联系卡,并确保发放到户。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立即给予答复的,立即回复;凡涉及医保、救助等各类政策咨询的,及时向相关岗位工作人员了解并耐心细致地予以解答;确实不能当场回复的,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通过“巴扎式”管理,瓦切镇注重村组规模、治安状况、人口规模、交通走向等情况,有效整合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力量,分片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并落实管理员(信息员),随时掌控各网格动态,不仅使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还为基层各项事务得到依法管理,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妥善调处奠定了基础。同时,各村(社区)全面建立调解委员会,调解网络健全,工作职责明确,全力化解各类纠纷,为牧区群众营造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新闻推荐

阿坝州首个“母亲浴室”开放

本报讯(记者叶其军实习记者烺洁夏姆)7月13日,位于红原县安曲镇的“母亲浴室”正式开放,当地2000余名妇女同胞可在此免费洗热水澡。“母亲浴室”是“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组织在藏区发起的针对改善...

红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红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