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守得青山“聚宝盆” ——黑水县卡龙沟天然林资源保护见闻

阿坝日报 2015-04-22 14:26 大字

■贺平 实习记者 天杰 记者 杨刚

4月的卡龙沟,春风拂面,草长莺飞。碧绿的原始森林处处生机盎然,贯穿松潘至黑水的卡红路如同一条飘逸的彩带,蜿蜒在如画的山水间,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和谐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为给子孙一片蓝天白云,为留住这青山绿水生态大宝库,一代又一代的守山人克服寂寞、守着清贫,用他们平凡的人生和微薄的收入守护着长江源头的生态屏障。4月18日,记者走近了他们,去收获他们保护天然林资源的点滴。

深山中的护林人

——用生命护佑绿色

在一片碗口粗的松木林中,一座三间平房的森林管护站是护林员袁志才的家。

来自内地的他,因与人接触少而显得有些木纳和腼腆。“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5个年头,每个月除到县城或镇上购买点生活必需品外,基本上都在山上过。为了打发时间,我把管护区划分成了6个区域,周一至周六每天巡逻一个区域,星期天休整,日子过得快得很……”说完,打着绑腿,拿着砍刀,全副“武装”的他迈着坚实的步伐,又走进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们管辖范围共有53.87万亩原始森林,在上世纪90年代的森工采伐中得以留存。像袁志才守护的管护站,我们林场共有4个,有职工27人,平均每人管护面积近2万亩。森工停伐以来,在工人们辛勤劳作下,这片原始森林就得到了极好的保护。”谈起眼前的这一片森林,909林场负责人余彬如数家珍般介绍道。

“我们管护工人一人一站生活在深山老林,远离亲人和朋友,孩子也不能照顾,常年与树木和野兽为伴,十分清苦,可以说他们是在用生命守护着绿色,守护着这片青山绿水。”当说起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时,余彬是那么的无奈和心疼。

林区中的镇政府

——用担当见证守土有责

“作为一级政府,在天然林保护中,我们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卡龙镇书记许勇如是说。

从采访中,记者探出了他们守护绿色的制胜“法宝“——坚持纵横联护、坚持预警监测、坚持设备贮备、坚持严厉打击乱砍滥伐。

每年卡龙镇和周边相邻的知木林乡、晴朗乡、扎窝乡和909林场、经营所,各行政村开展一次联谊活动,总结天然林管护中的经验,进一步明确职责,树立起大管护、人人都是护林员意识。

同时推行巡山员和村民轮流挂牌值班制度,完善扑火预案。全镇落实了巡山员4名,扑火队员88名。

贮备灭火用品、油锯14台、弯刀62把、斧头12把、刨锄20把……

“对乱砍滥伐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记者了解到,该镇工作思路确定了“生态立镇”;2014年打击乱砍滥伐案件2起;安排专项工作会议5次;以发放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3次,连续15年无森林火灾发生……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守土责任心。

森林中的景区

——绿色守护换来聚宝盆

六十里彩林、钙华彩池瀑布、苔藓彩毯、钙华溶洞、原始森林、山脊草甸……是对省级自然风景区——卡龙沟景点的概括,更是对绿色森林守护者辛勤劳作的回报。

“我们卡龙沟与九寨、黄龙并称高原三姐妹,这里空气清新、负氧离子丰富,犹如世外桃园。每到金秋十月,游客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在自家宾馆门前卖着野生木耳、蘑菇的藏寨姑娘何康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道:“我家宾馆是2009年修建的,6年来每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这片森林到处都是宝贝,我们吃的穿的用的挣的都全靠它哟!”

行走在绿色的天然宝库,目之所及,由于森林茂盛、植被良好,再加之旅游资源丰富,卡龙镇紧紧围绕森林而做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生态经济雏形已显:2014年全镇实现旅游直接收入500余万元;乡村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全镇共有宾馆28家,床位800余张,今年拟再增加19家……下一步,该镇还将加大资金投入,对景区栈道、停车场、餐厅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购置6台观光车,修建露营点,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由于有了这些绿色守望者,这里的群众腰包鼓了,迈向幸福小康的步子也更坚定了。

新闻推荐

梦想源自生活——记从摆地摊做起的回乡创业青年阿忠

■胡伟记者叶其军一身普普通通的休闲装扮与带着明显黑水口音的四川话,这是阿忠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但就这么一个人,在黑水县外出打工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却选择了回乡创业。如今已有两个店面并且...

黑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黑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