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美丽新村点燃致富梦 ——黑水县沙石多乡羊茸村发展走笔

阿坝日报 2014-12-25 14:36 大字

■施芝川  实习记者  天杰

记者  杨刚  袁娜

一栋栋乡村别墅式新居错落有致的矗立在交通便捷的公路边,青山绿水间水泥路蜿蜒前行,民风浓郁的村寨与山间的彩林相依相偎,金黄色的落叶林点缀其中。走近今天的黑水县沙石多乡羊茸村,流水潺潺,空气清新,犹如进入别墅区。村里是干净的硬化路面,各种便民设施齐全,整洁的生活环境,便捷的交通,村民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过去的生活条件与现在根本没法比,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光辉照耀和关怀下,现在我们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村子不仅有了水泥路还安置了路灯,垃圾桶随处可见,我们对现在的生活都很满意。”谈到现在的生活,村民们笑逐颜开,质朴的语言中表达着对党和政府的感谢。

搬迁后,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羊茸村实施村容改造,村民们修起了自己的别墅;村口建起了桥梁,纵横交错的硬化路使户户相连,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便利;排洪沟的修建,更是对村民人身安全的保障。

“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该村紧紧围绕全县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全力建设生态民俗文化休闲旅游村。随着一项项新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巨斧神工下,荆棘丛生的荒坡改建成交通便利、风光如画、民俗浓郁、设施现代的幸福家园。

过去的羊茸村处于高半山地区,村民们依靠“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方式辛勤劳作,劳动生产率低、种植的农作物单一无法推向市场。羊茸村搬迁后高半山许多土地荒废,于是在政府的帮扶下,畜牧局免费发放中药材秦艽种子,在该村荒废的土地上种上适合高半山环境的秦艽,截至目前,该村已种植秦艽442亩,一亩生长期5年,每亩收入达到6000元。走进双孢菇养殖基地,村民罗尔基头向记者介绍道:“我家的双孢菇,一般能卖到五元一斤,市场好的话还能卖到七八元一斤呢!政府给我们提供的养殖双孢菇用的土,还可以种植中药材,有政府的关怀销路也不用愁。”

随着新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村民们的市场经济意识也在萌芽,不再是死守着庄稼地耕种。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羊茸村的畜牧业也从过去的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不少村民瞄准市场和各种商机开始多种经营,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该村现有养殖凤尾鸡大户7户,养殖藏香猪大户3户,养殖中蜂80群。“政府不仅发放免费的种猪,养殖凤尾鸡有相对的补贴,而且还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沙石多乡乡长杨德平说道。

如今的羊茸村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共有旅游接待户41户,计划有接待房间290间,床位500余个,是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度假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村。“以前我们村条件艰苦,由于山体裂缝,我们的生命都没有保障。真没想到,现在国家帮我们规划搬迁不仅住进新房,还要搞旅游,我们的生活也由此得到改变。”羊茸村老书记俄木告诉记者,他对羊茸村以后的发展充满期待。旅游业将成为羊茸村村民致富增收的“金钥匙”,夯实基础旅游产业蓄势待发。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和羊茸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农村设施健全,村容整洁,生态良好,多元的产业结构支撑起农户持续稳定增收的美丽新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山沟里村支书的为民情怀 ——记黑水县木苏乡大别窝村村支部书记王成

■实习记者天杰记者杨刚袁娜“阿尔麦,你要的小麦面粉和猪肉我给你带来了。”1月13日,在见到王成时,这位朴实的藏族汉子正在村民阿尔麦家,把从县城代买回来的小麦和猪肉给他。阿尔麦是留守老人,儿女全...

黑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黑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