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赶考”路上“黑水民兵精神”奏响水乳交融新乐章

阿坝日报 2014-06-04 14:56 大字

编者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做群众最‘盼\’的事、干群众最‘难\’的事、抓群众最‘怨\’的事”,汇集成黑水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最“热”主旋律。黑水县党员干部大力弘扬黑水民兵精神,在坚持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自选动作”,提出了“‘一卡两网\’畅通民意渠道、‘三联四单\’改进服务群众方式、‘五进六送\’丰富服务内容、‘6+5民生’工程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方法,形式多样、亮点纷呈,切实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让群众满意的成效。

■记者 杨刚 郭子琦

从猛河之畔到奥太之巅,从村委小院到县委大院,从为民服务窗口到送服务到家,有一种精神助推着一种声音的传递,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深深教育和感染着猛河两岸每一个人……

这种精神就是——“应急处突敢打硬仗,立足高原乐于奉献”的黑水民兵精神。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灾难中,它挺起黑水脊梁;教育实践活动中,它根植人民心中;发展中,它催人铿锵前行。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黑水县党员干部高举黑水民兵精神大旗,在自选动作中,以“‘一卡两网\’畅通民意渠道,‘三联四单\’改进服务群众方式,‘五进六送\’丰富服务内容,‘6+5民生工程’提高服务群众质量”为载体,全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大会战中,以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实践教育活动,在黑水大地掀起阵阵新风,激发蓬勃力量,在服务人民的“赶考”路上,书写出了水乳交融的时代华章。

补强精神之“钙”,广纳群众之“言”

——直面“四风”问题,虚心接受意见,用真情架起干群“连心桥”

荡漾改革新风,展示发展巨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黑水县4000余名党员干部在触及思想和灵魂的党性“大考”中,把“应急处突敢打硬仗”的黑水民兵精神在面对歪风顽疾的“战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直面“四风”问题,勇于自我批评,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一次透彻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不正衣冠何以正天下。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党的优良传统。”针对“四风”问题,县委书记刘云建身先垂范,带领全县党员干部深入乡村,采用召开座谈会和登门拜访等方式,与群众促膝谈心,了解群众对自己以及党员干部的“看法”,倾听群众所盼、所想,使黑水县党员干部树立起了转变作风、急百姓所急、解百姓所忧的坚定信念。

“我县紧扣主题抓学习,坚持在‘内、外、上、下\’的‘四维方向\’上下功夫,突出‘分类、分级、分层\’指导。”县长何晓兵告诉记者,黑水县在力除“四风”的同时,坚持领导带头,以学习强理论武装,汇编《黑水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资料》、《黑水县“五进六送”活动政策宣传资料汇编》2000余册,并不断丰富学习内涵,拓展学习外延,开展专家作辅导报告38场,主题党课129场次、专题讨论234场次、撰写心得体会2800余篇,调研文章450余篇。

学习不走形式,查摆问题不作秀。黑水县党员干部迈开大步子,甩起“泥腿子”,走遍全县山山水水,“问症”于群众,“求医”于基层。

“您对干部作风建设的评价如何?”

“您对村上产业发展有何意见建议?”

……

活动中,黑水县紧盯作风建设,走下去访,坐下来听,所有党员干部在对“谁来听意见”和“听谁的意见”这两个关键问题有了更清醒认识、更准确行动的同时,也对群众所提出急需解决的电力、水利、饮水、道路建设等方面问题,研究对策、落实政策,用真情搭起干群“连心桥”。

一心为民的真挚感情换来的是基层的“真”情况。截至目前,全县共收集原始意见建议447条,其中,“四风”方面意见建议145条,民生项目类意见建议132条,促进稳定类意见建议75条,推动经济发展意见建议95条。促使党员、干部得到了党性锻炼,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初步形成。

“一卡两网”畅民意,“三联四单”解民忧

——畅通渠道、改进方式,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初夏,踏进美丽的黑水,随处可见街道、社区干部忙碌的身影,田间地头有干部蹲点帮忙、困难家庭有干部嘘寒问暖、生产生活有干部出谋划策——黑水县党员干部恪守黑水民兵精神中“立足高原乐于奉献”的座佑铭,用实际行动解决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我们领到的便民服务卡很实用,只要按照便民服务卡上的电话打过去,就有干部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芦花镇查拉村村民门严生告诉记者,一张小小的卡片,印有对群众的服务承诺和各种服务内容、人员姓名、联系电话等,让群众少跑冤枉路,解决了与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情。

为了畅通民意诉讼渠道和服务群众便捷通道,黑水县在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上狠下功夫,“编织”了以县政务中心为纽带,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核心,以行政村便民服务站为纽带,以村组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群众工作网络和党代表联系党员、机关党员联系农村党员、农村党员联系群众民册的四级联络网的两张“知民网”。

“现在干部办事真的不一样,不仅上门服务,还要给我们‘开票\’。”门严生口中的“开票”指的便是黑水县“三联四单”中的“三联”。为了让党员干部办好事、办实事,黑水县规定每次干部下基层后,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三联记录,一联给群众、一联投入乡镇“民情信箱”,一联由干部本人保存,作为下基层年终考核的“凭证”。

服务群众无止境,改进方式得民心。除了创新“三联”工作法,黑水县还建立了厘清群众民生诉求、增收致富、困难群众、社会稳定的“四清单”,确保让党员干部真正办实事,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通过‘一卡两网\’和‘三联四单\’工作方式,我们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推动干部主动解决群众诉求,让群众享受到便捷、优质的服务。”黑水县委组织部周明鹏告诉记者,目前,已发放便民服务卡1.3万张,制作“三联单”1000本,建立“四本清单”台帐68套。

服务群众不仅如此,黑水县还在全力破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出实招,着力构建巡诊义诊常态化机制,建立以“120”急救中心为统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县急救中心(县医院)为核心、片区中心卫生院为枢纽、乡镇卫生院为支点、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城乡医疗卫生统筹发展新机制,确保农牧民群众在1小时内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健康咨询、公共卫生等医疗卫生服务,倾力打造“3个1小时医疗服务圈”……一阵阵为民务实的新风吹拂猛河两岸,把践行党的群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推向热潮。

“五进六送”强服务,“6+5”工程惠民生

——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增添“倾注民生情怀”新内涵

沉下身子,到群众中间去,细致入微,为群众贴心服务。黑水县所有党员干部把“黑水民兵精神”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倾注于顺应群众期盼、全力服务群众的每一件事之中,用无私的情怀和无限的激情,奏响了惠及民生最强音。

来到黑水县海拔最高的乡镇—慈坝乡,一条条整洁宽敞的通村“天路”让这个昔日偏远贫穷地区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感谢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修起了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水泥通村路。”慈坝乡格窝村的格让学告诉记者,格窝村山高路险,以前陡峭的泥巴路不仅威胁着村民的安全而且制约着村上的发展。“现在好了,水泥路直接通到了家门口,货车可以开到地里头,我们种的洋葱、大蒜再也不愁卖不出去了。”格让学灿烂的笑脸就是对黑水县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倾情民生的最好褒奖。

“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到慈坝乡开展‘五进六送\’活动时,了解到交通不便给村民带来的实际困难,便及时同乡党委、政府研究规划,并积极纳入我县‘6+5’民生工程,给慈坝乡修好了通村水泥路。”县发改委以工代赈办公室负责人陈斌告诉记者。黑水县不仅以进机关、农村、学校、企业和寺庙,送文化、科技、健康、法律、政策和温暖的“五进六送”活动,把一场场文化盛宴、科技大餐、健康知识、惠民政策、温暖项目送到了老百姓身边,还将“6+5”民生工程贯穿于活动始终,也就是在全省6大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巩固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成果实现义务巡诊常态化、通村道路改造提升、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就业技能培训5大民生工程。

“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精彩。黑水县通过“五进六送”和“6+5”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员干部心怀群众、服务群众的务实之举,更感受到了黑水县党委、政府倾情民生的浓浓暖意。

幸福,在黑水县群众间传递;喜悦,在欢声笑语中分享。一件件惠民实事,就像春日里和煦的阳光,泽被万物。

不少群众感慨“干部下基层工作更常见了”、“群众到机关办事更方便了”、“一桩桩惠民的实事更多了”、“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

“黑水民兵精神是黑水人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集中体现,在多次大灾大难中,黑水民兵精神屹立不倒,而在服务人民的道路上,黑水民兵精神更是我们服务人民,催人奋进的号角。”黑水县县委书记刘云建的话掷地有声。

一桩桩惠民实事,一件件为民好事,承载的是党对群众真挚而深厚的为民情怀。黑水县所有党员干部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给“廉洁、务实、为民”增添了新内涵,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活力。

新闻推荐

黑水县:地渔村的“变形记”

■贺平记者刘尚剑黑水县色尔古镇地渔村地处2800米的高半山,全村共72户200余人,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影响,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加之全村只有8名老党...

黑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黑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