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县:地渔村的“变形记”
■贺平 记者 刘尚剑
黑水县色尔古镇地渔村地处2800米的高半山,全村共72户200余人,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影响,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加之全村只有8名老党员,平均年龄都在52岁以上,组织工作创新不够,带领村民致富乏力,是黑水县出名的“后进村”。
如何让“后进村”凤凰涅槃,变“后进”为“先进”?色尔古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传、帮、带”,实现了地渔村的“变形”。
变形一:
组织建设解决“软骨病”
“针对地渔村‘大三职\’成员空缺的实际,我们首先选好配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并由镇上驻村干部带队领导担任第一书记,大力选拔培养后备干部,拓宽选人视野,注重在农村优秀青年及外出务工经商、‘9+3’毕业生、复员军人等群体中选苗子,加强培养教育,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既有工作能力,又能受到群众拥护的村级干部”。色尔古镇副镇长、地渔村驻点工作组组长刘磊介绍道。
目前,该村立足“藏羌城乡党旗红”党建提升工程,已培养发展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递交入党申请书青年10余名;建立起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村级民主决策机制;全面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党员学习培训等规章制度;健全民主理财,严格按照村财民理乡监管的方式管理村级财政,实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全面实现村级事务自我谋划、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着力解决了村级软弱涣散“软骨病”的问题。
通过“问诊拿药”,切实解决了村里致富增收中无“领头羊”的问题。
变形二:
异地搬迁完善人居环境
“搬迁前,山上条件差。由于缺水,我们只能冬天吃雪夏天喝雨水;通村路也时常塌方,买个盐巴都要走半天,放假接娃娃都出过好几次事,生病了也只能拖……”63岁的木基老人回忆起过去在山上的苦难日子,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搬迁下来后,原来想都不敢想的蔬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了;娃娃读书、有个小病治疗也方便多了,赶个车几分钟就到镇寄宿制小学和乡镇卫生院了,方便得很”。
受惠于“大骨节病”项目和扶贫开发异地搬迁项目的地渔村河坝,72幢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新房建设已初具规模、连片成形,自来水通到了家门口。连户路、农网、太阳能路灯等配套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着。
“下一步,我们将在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领头羊\’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以风貌改造、村民活动中心、周边环境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把地渔村建设成为真正的村美景美的‘黑水小江南\’”,刚刚新当选的地渔村党支部书记陈勇谈起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变形三:
助农增收铸就幸福梦
围绕群众致富增收,近年来,立足资源优势,地渔村深挖发展潜力,培植集体经济增长点,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是立足高山土地资源富集优势,在去年已试种秦艽100亩的基础上,今年扩大规模,大力发展种植柴胡、牛蒡子等中药材。同时,利用高山草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级集牦牛养殖业,力争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二是按照散养模式,投入资金50余万元用于修建圈舍、围栏等设施建设,试行发展示范养殖户3户,推广凤尾鸡养殖7000只……
“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将彻底改变地渔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方式,实实在在的增加全村72户农民的收入。”陈勇告诉记者。
地渔村,一个欣欣向荣的藏区小山村正用自己坚实的步伐,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胡海滨李勇刘天庆)今年,黑水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基本主体,基层党员干部是群众工作的基本力量这一关系,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书记常抓、...
黑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黑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