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欢歌农忙时 聚焦高半山
五月的草原绿了,五月的樱桃熟了。行走在阿坝大地,一个个特色种植基地星罗棋布,一个个生态农业园区点缀其间……蓬勃发展的生态农业成为川西北高原的一大亮点,唱响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致富增收的主旋律。
近年来,阿坝州农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农”头高昂为阿坝州经济发展绘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对高半山区的华丽转型,也有河坝地区的结构调整,既有特色水果的品牌提升,也有绿色蔬菜产销体系的重构……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观念的变更,在发展改革的洪流中,阿坝州农业不断夯实着地区发展的基石,推动着全州朝着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目标奋力迈进。
■实习记者 马兴琳 记者 赵原
农业产业上演“变脸”
初夏的高原空气格外明净, 阳光特别明媚, 正是阿坝草原孕育生机的季节。麦昆乡沃郎村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化的播种机械作业与传统的牲畜精耕细作交相辉映,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当地村民邓泽和同伴们播下新季蔬菜的种子的同时,也种下了新的希望。
“现在我和妻子都在园区打工,每人每月能有2500多元的收入。”算起这笔经济账,邓泽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他告诉记者,自从进入园区务工以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他和村里大多数村民一样,学到了许多现代农业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牧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
过去的阿坝农业,“一天种,一天收,一天晒”,种了一年的青稞,农活加起来却只做了三天。对过去落后的种植方式,阿坝县麦昆乡沃郎村的村民们形象地把它称之为“三天农活”。这种粗放的生产方式,不仅使得土地利用率有限,而且也成了制约群众增收致富的“瓶颈”。
穷则思变,2013年,全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号角在阿坝州吹响,阿坝县把调结构,促增收的目光投向了沃郎村。建立引水灌溉工程、引进食用菌生产设备、竖起围栏、防雹网……先后投入1183.63万元用于园区建设,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发展,一个现代化程度高、科技手段应用广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日益走向成熟。
“如今这里不再只是种青稞了,现在园区搭建金针菇大棚10000平方米,双孢蘑菇棚5000平方米,播种各种蔬菜1850亩。去年,我们的豌豆尖‘打飞的\’到北京的超市卖出了75元一公斤的好价钱。”麦昆乡乡长刘宗发表示,对今年的生产发展信心满满。
目前,示范园内不仅农产品品种丰富,还有力地调整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而且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园区种植进行精耕细作,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将现代农业技术在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示范和推广。“我们不和别人比‘多\’,也不和别人比‘大\’,我们和别人比‘精\’,比高端,比生态。”说起如今的阿坝县农业产业,县农业局局长范文辉底气十足。
在家门口就业,在基地里增收,百姓的喜悦写在脸上。统计显示,依靠这样的方式,当地群众增加工资收入近45万元。群众通过园区打工和参培,不仅初步学到了蔬菜种植技术,而且亲眼看到了家乡也能种出好蔬菜,亲身感受到了蔬菜生产的效益,这对群众传统的种植习惯和增收致富观念的改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特色水果鼓起群众致富“腰包”
5月11日,迎着初夏的暖阳,记者一行来到茂县南新镇罗山村。
林下除草,根外补肥……山坡上,土地连绵成片,林成片、树成行,村民正在果树地里忙碌着。罗山村是远近闻名的特色水果千万元产值村,眼下,村里种植的上千亩脆红李、青脆李已步入幼果期。
“今年,我们全村共种植晚熟特色水果脆红李1500亩,预计产量在200万斤,如果市场价在每斤7元上下,那么全村收入将达到1400万元左右。”村支书胡仁贤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账,话语间带着对丰收的期盼。
“果子正处于幼果期,这段时间的林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胡仁贤告诉记者。围绕特色做文章,叫响品牌谋发展。近年来,脆红李产业已逐渐成为罗山村,乃至茂县高半山果农的支柱产业。壮大产业基地建设规模,采取优化区域布局,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系列措施在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有效推动了当地“水果经济”的发展。
“今年我家种植了7亩脆红李,一家人都期望今年能卖个好价钱。”罗山村村民严白权告诉记者,按照以往的经验,脆红李成熟大约在9月底左右,届时收购脆红李的商贩将从全国各地赶到村里,平均每天都有七到八万斤的脆红李销往全国各地。除省内销售外,大部分脆红李将被销售运往贵州、重庆、广州、深圳等地的瓜果市场。
产业兴了,收入高了,群众对发展的信心更足了。目前,罗山村晚熟脆红李“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一个响亮的品牌正在大山深处叫响。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杨骁记者杨刚韩秀全●2014年,全州接待游客28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2亿元人民币,全州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达20.7%。●2015年,全州计划实现全年接待游客3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
阿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阿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