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深处的产业嬗变 ——阿坝县高原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走笔
■记者 杨刚 赵原
“曾经很多人认为高原气候恶劣,这里种不出蔬菜,只能靠‘外援\’。现在,这一切都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高原种植的蔬菜正好和内地形成季节差,而且绿色无公害的品牌理念让我们在内地很有竞争力。”
“我们村里的人在基地打工,不仅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更重要的是能在这里学到致富增收的技术。”
“昨天才刚刚运走两车食用菌,今年,我们在经营的模式和营销的渠道上都花了更多功夫,种植前景一片光明。”
在阿坝县麦昆乡沃郎村,村里村外人们的话题都离不开“蔬菜”、“基地”这些关键词。豌豆尖在内地超市闪亮登场,食用菌大棚内打包的工人正在忙碌,莴笋地里村民们的笑声和歌声回荡在田间地头……去年,高原生态农业示范园在麦昆乡沃郎村建立之后,村里的变化,写在这里的田间地头,写在这里的家家户户,写在每个村民的脸上。
“三天农活”变身现代农业
“一天种,一天收,一天晒”,种了一年的青稞,农活加起来却只做了三天。对过去粗放的种植方式,沃郎村的村民们形象地把它称之为“三天农活”。这样的方式,效益低,收入少,一年一亩地还亏100元左右,村里人的收入大多依靠上山挖药,没有稳定的来源,用村支书的话说,“那就是靠天吃饭。”
2013年,全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号角在阿坝州吹响。阿坝县把调结构,促增收的目光投向了沃郎村,这个交通便利,距离县城较近,有一定基础条件的村庄。建立引水灌溉工程、引进食用菌生产设备、竖起围栏、防雹网……阿坝县先后投入1183.63万元用于园区建设,一个现代化程度高、科技手段应用广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日益走向成熟。
“如今这里不再只是种青稞了,现在园区搭建金针菇大棚10000平方米,双孢蘑菇棚5000平方米,播种各种蔬菜1850亩。今年,这里的豌豆尖‘打飞的\’到北京的超市卖出了75元一公斤的好价钱。”乡长刘宗发告诉记者,示范园内不仅农产品品种丰富,还有力地调整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而且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园区种植进行精耕细作,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将现代农业技术在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示范和推广,改变群众观念上的作用不可小觑。
“喷头浇地,机器收割,这些我们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现在自村里用上这些技术后才知道,以前的方式太粗放,种地要当个精细活儿来做。”村民泽仁卓玛的话里,透着村里人通过园区学技术,发展产业谋致富的兴奋劲儿。
“靠天吃饭”转向稳定增收
园区搞活了,产业兴旺了,观念转变了,从中获益最多的要数当地的农牧民群众了。“夏天去挖药,草山费先交三四千元,冬天守在家里,为牲畜越冬的事操心。小女儿的学费靠儿子在外打工负担,我和爱人的生活多数是看一年挖药的运气。”坐在园区的莴笋地旁,邓泽这样描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如今通过在基地务工,他和爱人每人每月能有2500多元的收入,一家人正在商量让在外打工的儿子也回到基地来,“年青人学东西快,掌握了技术以后,家里可以自己搞。”
在施全荣承包的200多亩菜地里,聘请的当地务工人员足足有20多个,农忙季节,月工资已经涨到了2700元。这个来自茂县的经营者对基地的前景十分看好,“去年尝试,今年发展,明年我打算再扩大点规模。聘请本地村民在这里务工,一来可以解决就业,二来也保证了基地稳定的劳务来源。下一步还要在技术指导上下功夫,让来这里的务工人员更熟练地掌握现代农业技能。”
在家门口就业,在基地里增收,当地群众喜悦写在脸上。统计显示,依靠这样的方式,当地群众增加工资收入近45万元。群众通过园区打工和参培,不仅初步学到了蔬菜种植技术,而且亲眼看到了家乡也能种出好蔬菜,亲身感受到了蔬菜生产的效益,这对群众传统的种植习惯和增收致富观念的改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今,打造“高原一流生态农业示范园”的目标已经写入规划,示范园区扩建项目也在紧张有序进行,“公司+基地+业主”的模式正逐步演变为“公司+基地+业主+农户”的新方式,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共通的指向,让“点上突破、以点带面、集中成片、成带开发”的构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更可喜的是,今年在农业保险试点成功开拓的基础上,阿坝县不断强化目标、品种、内容、考核验收等工作,进一步为农牧民的持续增收保驾护航。地理标识认证、农产品商标和品牌申报等工作的积极开展也将为进一步拓展营销渠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俯瞰生态农业示范园,一片片承载丰收的菜地里是群众忙碌的身影,一排排食用菌种植的大棚前停放着前来运输的车辆。这片古老的土地,如今已是希望的田野,高原的阳光下,一张张笑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新闻推荐
为改善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10月15日,“四川志愿携手圆梦”新书捐赠仪式在阿坝县城关二小举行。截至目前,活动为该县25所中小学4890名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学生捐赠图书6000余册及...
阿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阿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