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九中学 立德树人弦歌不辍 砥砺奋进再著华章

合肥晚报 2021-06-01 00:35 大字

○国旗班应邀担任合肥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礼仪任务

○元旦文艺汇演

○2019年荣获安徽省文明校园

○合肥九中参加第七届合肥市辩论赛

○高三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

○“班主任节”活动

有这样一所中学,它从历史的烟霭中走来,历经百年沧桑,依然弦歌不辍,为国育才;有这样一所中学,它从时间的年轮中蜕变,历经风雨巨变,依然屹立潮头,风采不减。在合肥,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与它相关,无数人的希望与期盼植根于此,它就是合肥市第九中学。

伴随着新校区的落成,这座富有人文气息的美丽校园,正秉承“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办学理念,“乐教、善导、厚生、示范”的教风,“乐学、善思、敏行、有为”的学风和“明理求真、开拓创新”的校风,携手走向高质量、特色化和多样化的“高光时刻”。

新校落成谱写百年名校奋进新篇章

2021年,对于合肥九中而言,注定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占地面积约214亩的合肥九中新校区将在秋季正式投入使用,历经百年积淀的九中,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完成了又一次华丽蜕变。

漫步在九中新校园中,这里随处可见美丽的风景,春天绿草如茵,百花齐放;夏季绿意盎然,树木成荫;秋天硕果累累,果香四溢;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每个季节,各具特色,都能领略不一样的美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肥九中新校区,还创新设置了一条水果大道,橘子、柚子、银杏、枇杷……伴随着四季更替,丰收的喜悦也将充溢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春到科大看樱花,秋到九中品硕果”,将成为合肥九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校园的更替,不仅带来环境的升级,更意味着教学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

九中新校区设计规模为99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约6000人,其中教学楼、实验楼、图书行政综合楼、风雨操场、礼堂、学生综合楼、男女生宿舍等设施一应俱全,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设计风格,充分注重人文历史元素,深度挖掘横渠书院历史价值,现代化新徽派风格在传承九中历史的同时,也让“新九中”更具有独特的识别性。

除了颜值极高的建筑,在整体规划中,合肥九中校园景观的“一轴两带两场”,以交叉的形式串联起学校所有功能区。运动区、教学区、室外植物园、英语角等功能区,各个区域科学布局、合理分区,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有利于学生开展各类活动,享受最美读书时光。

走过百年沧桑的合肥九中,无论是创立之初,还是历经国家多灾多难、积贫积弱的年代,再到走入新中国,走进新时代,始终以质量立校、教风严谨、学风端正而闻名。自2003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高中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首批文明校园、安徽省语言文字先进示范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状、合肥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屡次获合肥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和课程建设、教师成长、学生身心健康等单项优胜奖。

未来,在崭新校区的强力加持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倾情打造素质过硬的一流教师团队

教师是合肥九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九中打造“百年名校”的人才支撑。从享誉内外的教学名师,到成绩斐然的学科骨干,再及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一批又一批的名师从这里起航,始终与时代共进步、与学生共成长。

2016年秋季,合肥九中在高一年级开展了小班化教学试点,如今小班化教学模式已在九中全面铺开,成为合肥九中独树一帜的教学特色。按照小班化教学设计,每个班36名学生,由6名授课老师包保,每名老师负责6位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成长规划等内容,这就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推动教学水平迈向新台阶,合肥九中创新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选取本校教育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具备良好师德和奉献精神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对新教师展开一对一“传、帮、带”指导,帮助新教师快速在课堂“站稳脚跟”。

为推动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合肥九中各个教研组火力全力,积极开展教研备课活动,通过多次备课、多轮研讨、互动观摩、反复修改、专题演讲等方式,让教师在一次次教学与反思、观摩与研讨中主动学习,从而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起到让后进生不断进步、中间生稳步向前、优等生继续提高的良好局面。

为推动师德师风取得新成效,合肥九中连续举办三届合肥九中“最美教师”评选,发掘身边师德榜样,累计发掘最美教师30余位,用身边美好点滴带动形成同赞师德典型的校园风尚。引导广大教师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

2019年11月,合肥九中成为安徽唯一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加入“长三角高中联盟示范校”,与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江苏省泰州中学等名校在教师培养、人才交流等方面携手共建、共同进步。

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师培养的渐入佳境,合肥九中已形成了教师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学校目前有正高级教师2名,特级教师2名,名师工作室5个,学科带头人10位,师资力量位居全市前列。

以宋玉荣、任远宏、雕玲为代表的多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熊荣领副校长等5名教师获批第四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马亚亮等9名教师获批第四批中小学骨干教师称号。另有多名教师在“一师一优课”、智慧课堂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评比等各项比赛中获得佳绩,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各类国家、省市级期刊上。

以德育人 让“有为”教育大有可为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坚实保障,近年来,合肥九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学校结合“横渠书院”办学渊源,确定了“有为”的育人新体系,并将“有为”德育体系分为“可为”“能为”“愿为”“敢为”的育人四个进程,将“有为教育”一步步推向前进。

——德育工作贵在持之以恒,而要建立长效机制,就必须进行德育活动的课程化,回归教育的本源。

为此,合肥九中创新举措,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党与团、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全校教职工、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同伴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六大合力”,确保德育目标更明确,学生发展更全面,德育课程更有效。

——学校德育工作要充分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其天赋和倾向搭建适合他们的平台,从而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合肥九中通过建设多元化社团课程,让戏曲社、猜谜社、手工社、文学社、民乐社等传统社团,辩论社、模拟联合国社、篮球社、摄影社等现代社团在九中遍地开花,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综合发展的目标。

——德育工作的开展,除了要倚靠学校的力量,家长的力量更加不可忽视。

为此,合肥九中借助社会资源和家校共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泾县-芜湖方特工业游活动、洛阳-开封研学旅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加深印象。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家委会,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更好地支持和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构建“家庭与班级”、“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立交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抓德育促智育,九中的学生也为学校捧回一个又一个奖杯。昂思宁同学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得国家三等奖,张博研同学获得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三等奖,奚嵇韬同学生物学联赛获得全国二等奖,宋一翔同学获得安徽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16~19岁组第一名。另有多名同学在电脑制作比赛、手球联赛、喜剧展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英语演讲比赛、中小学读书节活动、中小学辩论赛中获奖。

如今在九中,广大教师彰显师风担当,努力践行初心使命;莘莘学子厚德载物,求真务实,朝着“做真人、成英才”的校训不断奋进。一股昂扬向上,充满活力的美丽校园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合肥九中,续写辉煌,未来可期,定将成为未来合肥教育界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许祖国陈琼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卫晓敏

新闻推荐

第十四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将于5月14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启幕 汇聚八方名茶 奉上茶香盛宴

2021第十四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将于5月14-17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茶博会由安徽省供...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