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锡恩 行走天下 走不出青弋江

芜湖日报 2021-04-05 00:52 大字

泾县和芜湖近在咫尺,两地交流非常频繁。历史上,有许多泾县籍人士定居芜湖,且有不少是身居高位的显宦,潘锡恩就是其中一位。

泾县河帅第 一片桑梓情

潘锡恩(1785—1867),字芸阁,泾县茂林潘村人,《清史稿》有传。嘉庆十六年(1811),潘锡恩考中进士,授编修。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大考第一,升侍读、侍讲学士,提督广西学政,后任国史馆提调官兼总纂。道光四年(1824),上疏条陈河务,受到皇帝赏识。五年(1825),奉旨以道员身份发往南河,补江苏淮扬道。六年(1826),加三品顶戴,授江南河道副总督。二十三年(1843),任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二十八年(1848),告老还乡,定居芜湖。同治五年(1866),加封太子少保(从一品、荣禄大夫)。同治六年(1867)潘锡恩病逝。朝廷因其治河有功,“赐祭葬,谥号‘文慎’,政绩事实宣付史馆,为其立传,入祀乡贤祠。”(《清史稿·潘锡恩传》)

潘锡恩一生著述颇丰,有《史籍考》《仁宗睿皇帝本纪》《汉书地理志补注》《抱朴子内篇撷要》等,水利专著有《畿辅水利》《续行水金鉴》。此外,他还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仁宗睿皇帝本纪》,是一位学者型高官。

“行走青弋江”采访组一行来到潘锡恩的家乡泾县,当地人众口一词建议我们到茂林镇的河帅第,那里是潘锡恩在泾县的家。

河帅第位于今天的茂林中学校园内,是潘锡恩建造的私家园林,极具江南园林神韵。园林里花木扶疏,曲径通幽。亭台轩榭错落有致,假山池沼布局妙巧,颇有一番“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的意境。园内两座麻石古桥,横亘于一泓碧波之上,巧妙地将两个相对独立的池塘连为一体。古人所谓的移步换景之妙,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但这只是当年河帅第的冰山一角,河帅第的绝大部分毁于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的战火之中,现存仅为河帅第私家园林残存的一小部分。即便如此,也足以让每位来此的参观者叹赏不止了。

据《茂林春秋》(第二集)记载:“河帅第:潘锡恩任江南河道总督时的府第,在潘村三甲,今茂林中学校址。”据当地老人介绍,河帅第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徽式别墅群,它位于潘村古溪西岸,整个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达30余亩。河帅第共有大小房间共49间,内有108块门枋,13个敞厅,别墅外建筑有1丈多高的围墙。河帅第周边,还建有一座规模庞大的私家园林,故被当地人称为“百亩园”。泾县文史专家朱东旭先生告诉记者,这座庞大的河帅第,是潘锡恩发迹之后在老家置的家业,但潘锡恩长年在外,并未住过多少时日,河帅第主要还是为族人所用。也许,潘锡恩正是以这种方式来一解思乡之情。毕竟,挥之不去的乡愁始终萦绕于潘锡恩的心头。他终生以泾县人自居,与友人往来书信中,每每在落款处自署“泾邑”二字。游子情怀、思乡心绪,溢出纸页。

陪同记者采访的茂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吴晓明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曾就读于茂林中学。当时这片园林是孩子的乐园,汉白玉砌成的万年桥,太湖石垒就的神仙洞,都是孩子们经常玩耍的地方。吴晓明回忆,当时的园子比现在要大得多,许多古色古香的亭子分布在四周的高地上,景色非常迷人。

这座河帅第私家园林2003年9月被茂林镇人民政府列为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4月被泾县人民政府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园林假山旁,吴晓明指着不远处一幢气势宏伟的建筑群告诉记者,那是三甲支祠,也与潘锡恩有关。相对于“百亩园”,三甲支祠保存得算相当完整。熟稔泾县历史的吴晓明说,潘村在古时被划分为十“甲”,其中以“三甲”最为兴旺,所产生的显贵最多,因而三甲支祠建造得富丽堂皇。根据史料记载,三甲支祠建于清中期,潘锡恩去世后,其牌位即供奉于此。

三甲支祠坐落于河帅第的北首,前后三进大屋,坐西朝东,建筑面积864平方米。一字形前墙,花砖门墙,汉白玉门坊,上有矩形白石门额。两边墙脚上有6块青石墙裙,门口三级石阶。前厅与后厅之间是典型的徽派“四水归明堂”天井。我们在三甲支祠采访时,恰逢久雨初晴,淅淅沥沥的雨水,从高高的屋檐上悠然而下,池中溅起一片涟漪。

记者在三甲支祠正门的左边看见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光绪皇帝亲撰的《御制碑文》。此碑立于光绪三年,高2.4米,宽1.05米,厚0.26米,青石质地,共计406字。碑文极尽褒扬之词盛赞潘锡恩:“学识潘深,才猷练达,早登翰苑,叠掇巍科。”“或官尚食,或领宗卿,或某雎鸠,或冠獬豸,莫不实心实政,惟寅性清。”此时的光绪帝尚年幼,碑文所言实际上代表的是清廷的官方态度,虽不免有溢美之处,基本属实。

纵观潘锡恩的一生,功绩最大之处就是河道治理。作为晚清时期为数不多的学者型官员,潘锡恩在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任上,力保江南大片水域之安澜,居功至伟。这也就难怪潘氏在同治五年(1866)去世之时,同治帝下谕:“将政绩宣付史馆立传,得旨允行。寻赐祭葬,予谥文慎。”

说到潘锡恩,还有一段轶闻。潘锡恩是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科二甲第35名进士,与他同时登榜的还有一位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林则徐。不过,林则徐的成绩要比潘锡恩好许多,为二甲第4名。正因为有着同榜之谊,所以潘锡恩和林则徐一生都保持着比较好的友谊。潘锡恩去世时,林则徐曾作联

怀念:

三策治河书,纬武经文,永作江淮保障。

一篇澄海赋,掞天藻地,蔚为华国文章。

据《茂林春秋》(第二辑)记载,除河帅第之外,潘锡恩在茂林潘村还建有一座太史第,是他中进士后,钦点翰林时的府第。有清一代,潘锡恩尚算廉吏,但所置家业竟也如此庞大。

古城“大六屋” 几多沧桑事

生于泾县的潘锡恩,致仕以后并未回到故乡,而是定居江城芜湖。究其原因,根据潘锡恩与友人书信中的话语可略知一二:潘锡恩致仕以后,依然和朝廷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往来于南京、上海、徐州等地,居住芜湖,交通更为便捷一点。此外,芜湖离泾县很近,想回故乡也是朝发夕至之事。况且,芜湖泾县同处青弋江畔,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将芜湖作为晚年栖居之地,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潘锡恩在芜湖古城的这座故居,具体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据其后人回忆,应是在其江南河道总督任上。

据史料记载,潘锡恩发迹之后,不仅在老家泾县一带置下庞大的家业,也曾在芜湖广置田产、房宅,总面积达2000多亩。潘锡恩在芜湖的府第主要有两处,一处位于花街27号的宫保第,一处即是太平大路13号、15号。潘锡恩在建造这两处建筑时,均以泾县的河帅第为蓝本,只是规模略小些,这也体现了潘锡恩的思乡之情。由于这两处老宅不仅建于古城的核心位置,而且都气势非凡,所以,自建成之日起,就是一直是古城里的地标性建筑,广受瞩目。

只可惜,咸丰兵燹中,包括宫保第在内,潘锡恩在芜湖的房产受损严重,仅有部分幸存。潘锡恩去世后,其后人又陆续将潘锡恩在芜湖古城内的两处故居复建起来。

潘锡恩的后人可谓人才辈出:长子潘骏文,历任刑部郎中、山东知府、福建布政使(从二品),《清史稿》也有其传;次子潘骏望为江苏候补知州;三子潘骏猷为广东肇阳道员;四子潘骏德为直隶清河道员;五子潘骏祥为江西知府。潘锡恩后人当中,成就最突出的当数四子潘骏德。

“大六屋”就是潘骏德于同治年间在潘锡恩原来宅基上新建5座各自独立的宅院,加上“宫保第”未被损毁的房屋,统称为“大六屋”。由于潘骏德任过直隶清河道员,所以芜湖百姓又将“大六屋”称为“道台衙”。据《潘氏宗谱》记载,潘骏德,字梅园,清光绪六年(1880)任直隶清河道员,兼理京畿水利。同年8月,奉李鸿章之命,办理天津机器局会办神机营机器局总办,从此成为李鸿章的一位重要幕僚。因其办事卓有成效,朝廷加封二品衔。光绪十四年(1888),北京开始兴建西苑铁路,潘骏德参加了这条铁路的设计和施工。次年,西苑安装电灯,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物,潘骏德也参与了设计和施工。在闭关锁国的一百多年前,像潘骏德这样一位二品大员,能同时通晓水利、铁路和电器等现代科技知识,真是凤毛麟角。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六屋”的大部分被拆除,仅存太平大路15号。

1915年,潘骏德的长子潘廙祖(1888—1958)在“大六屋”的花园里建造了一幢二层洋楼,就是后来的太平大路13号。潘廙祖,字钟尧、季敬,举人出身,是清代第一批公派赴日本的留学生,曾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电气系。学成回国时,恰逢芜湖明远电厂开始创办,他被聘为该厂首任总工程师。由于潘廙祖先生既有扎实的家学渊源,又有留洋经历,所以在建这座小洋楼时,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形式。潘廙祖先生喜读书,好藏书,因此在主建筑的东南角又建了一座二层藏书楼。

如今,分处古城花街和太平大路的“大六屋”的主体部分依然完好地保存着,随着芜湖古城的开街,这里已经成为新的“网红打卡”之地。

潘锡恩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一辈子都在与各种河流打交道,但最让他魂牵梦绕的,还是家乡的那条母亲河——青弋江。他的出生地茂林,紧邻青弋江的起点;而他的终老之地芜湖,则位于青弋江与长江交会处。青弋江,也就如此完美地嵌入潘锡恩生命的全过程。

□ 记者 郭青 文/摄

新闻推荐

70余年后 三姐妹相认实现团圆梦

2月16日,记者从芜湖市公安局获悉,在陶辛派出所民警帮助下,离别家乡70多年后,近日,两姐妹不但找到了家乡,还与亲妹妹相认,在春节...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