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历史的天空》

新安晚报 2021-05-07 08:30 大字

□六安黄圣凤一看《历史的天空》,看的是小说。

洋洋42万字,一个星期看完。好哉,一幅大别山波澜壮阔的战争图景,在脑海中长久地盘旋;梁大牙、朱预道、张普景、杨庭辉、东方闻音、陈墨涵、窦玉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不停地跳跃闪现。好长一段时间,《历史的天空》占据了我的天空,举手投足都是它,睁眼闭眼都是它,这就是文字的渗透性,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它以无声的、平面的方式进入,而以鲜活的、有声有色的形式,在人的心灵上、在精神世界里立体上映。

2005年,《历史的天空》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茅奖获奖作品读过多部,《历史的天空》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不仅因为它的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意义,不仅因为它的大气磅礴和空灵洒脱,也不仅因为它的粗犷豪迈和诗情画意,更因为它是一部反映我们皖西革命战争的作品,带着皖西泥土的香,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始终觉得梁大牙、朱一刀们,就是走在我们街头巷尾的某一个熟人,亲戚或者朋友,他们身上裹挟着的是皖西的乡风民俗,碗里盛着的是六安面鱼,口中吐着的是皖西乡音。那些地名,那些人物,都是虚虚实实,隐隐约约,却又真实可感,触手可及,带着大别山这片红色天空的鲜明记忆。

阅读小说,也是在阅读历史:时代的变迁,生存的状态,人物的命运,皖西革命的历史进程。《历史的天空》叙事宏大,结构复杂,人物众多,但其核心意义就是昭示正义和正气,它告诉读者,真正的英雄人物,终将站在时代潮头,笑傲乾坤。

二看《历史的天空》,看的是电视剧。

2004年,《历史的天空》改编成电视剧,在央视热播,迷住了数不清的观众。应该说,电视剧的受众,比小说的受众多得多。头两集播出之后,我家小哥就在饭桌上开聊,津津有味地给大家描述:姜大牙娶亲,新娘子上吊,日本鬼子飞机来了,一阵轰炸,一片喊叫。慌乱中,四个年轻人逃出蓝桥埠。在一个交叉路口,几个人分手,想投“国军”的投了新四军,想投新四军的误入“国军”,真是阴差阳错。

我一听,这不是《历史的天空》吗?于是,也加入了观剧的队伍。每天晚上准时坐在沙发上候剧。剧中,梁大牙改成了姜大牙,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他是个无产者,热血,刚毅,却又带着一身痞气。他正直,勇猛,却也桀骜不驯。姜大牙的成长史,贯穿整部剧。人物个性的冲突,人性的冲突,社会时代的冲突,在缓缓打开的历史画卷中,鲜明呈现。

共产党把石头变成钢铁。一个任性的草莽英雄,在革命的队伍中,在杨庭辉、东方闻音等人的教育和感召下,对战争,对革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逐步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成长为一位将军。一截平凡的铁丝,在革命战争的大熔炉里,被锻造成一颗闪亮的螺丝钉。一个朴素的、野性的农民,在血与火的战场,纵横驰骋,成为一个优秀的革命军人。

战争造就英雄。姜大牙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他是一个有突破性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人物画廊中,在中国革命文学的英雄画廊中,他的“突破”在于人物的真实与丰满。一些作家表现英雄、陈述英雄的弱点耽于保守,正面人物多被塑造成“高大全”的模样。姜大牙则立体,丰满,有骨有肉,让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更加深刻地体现,给人印象极其深刻。

张丰毅、李雪健、林永健、孙松、殷桃、杨树泉等人的表演,也特别到位,他们把徐贵祥文字中的人物,以更加直观感性的方式,留在人们的心头。

三看《历史的天空》,看的是话剧。

今年4月,由徐贵祥、赵晶晶改编,军事文化学院学生担纲表演的大型原创话剧《历史的天空》在安徽公演。12日,巡演到金寨县影剧院,我兴冲冲地驱车前往,对这部剧充满期待。

而真实的演出,比我心里期待的更加完美。之前,我只知小说好看,电视剧好看,不知道话剧也如此好看。话剧看得不多,似乎很久以前看过,总觉得太“絮”,看得着急,也许那时节年纪小,一些东西并不真正懂得。

这次看《历史的天空》,感慨万千,我的思想情感随着剧情发展起起伏伏。现场不时爆发出掌声和笑声,也有泪点。其间,我有三次泪水蓄满了眼窝。

第一次是在梁大牙被关押的时候,他对看望他的东方闻音说:“别人诬陷我,说我是叛徒,我不管他娘的,但你不能说我是叛徒……也没有什么亲的了,等收尸的那天,你给咱找个庇荫处,给咱哭上一场,我在九泉之下给你磕十个响头,咱保佑你一生平安。”

一个人即将面临死亡,而死亡的理由是被诬陷的,是被强加的。俗话说,大丈夫可杀不可辱,当人生面临无法投诉,无法解释的境地,何其沉痛!在这样的时刻,他能说话的,愿意与之说话的,一定是心中最亲最近的人。梁大牙最后的要求仅仅是“找一个庇荫处,给咱哭上一场”,怎不令人为壮士扼腕,为英雄垂泪?

第二次是79团起义一战,东方闻音中弹,即将倒下的时候她说:“请告诉他,我是爱他的,我爱梁必达,我也爱梁大牙。”

革命的友谊,革命的爱情,革命者一心为公,却也是血肉之躯,也渴望美好的人间爱情。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活着的时候可以分歧,可以误会,可以斗嘴,可以较劲,但生命到了最后一息,倒下的一刹那,爱却不倒下。出身书香世家、端庄文静典雅的东方闻音,接受已被“修枝打杈”的梁必达,也接受了“有斑点、有痞气”的梁大牙,爱情在最后的时刻开出鲜艳夺目的花。一幕好剧,击中了人心最柔软的部位。

第三次是在结尾,在新的出发前,作为军分区司令的梁大牙说:“抗战以来,在凹凸山地区,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战友,总共3672人……他们生如夏花,死如秋叶,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刻在我的心里,也永远镌刻在历史的天空。”

一个草莽的汉子,在革命的熔炉里,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已然成长为一棵参天的大树,他见过的血肉、他亲历的生死,叠加起来,变成了内心巨大的起伏和宁静。看到此处,我的耳畔慢慢响起这样的声音:“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是的,历史在流淌,从古到今,多少生命“生如夏花,死如秋叶”,但有的死不是终结,而是永生。

话剧《历史的天空》,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和带入感,有如此直达人心的力量!

小说《历史的天空》是非常厚重的、史诗般的巨著,叙事跨度长达半个世纪。要把这么宏大的题材浓缩成100分钟搬到舞台上,这很不容易。话剧《历史的天空》选择了原著中的一个阶段——抗日战争时期,表现了几个投身革命的青年的芳华岁月,以梁大牙对革命的认识和觉悟,以及他对东方闻音的爱恋为线索,把《历史的天空》精华的部分充分展示出来,改编得非常有功力。

军事文化学院表演系的同学们,也很给力。他们表演得很投入,人物性格把握到位,技艺纯熟,好评如潮。从某种意义上说,话剧比电影电视更难演出,因为拍片子可以重来,最终把最好的影像拿出来给观众;而话剧是现场演出,不容有一点闪失,没有重来的机会,没有补救的机会。这些年轻的演员们,修炼出了比他们年纪更为成熟的艺术功力。

三次看《历史的天空》,同样的“质”,不一样的“介”,却都深深被感染,被触动。用咱们六安叶集话说,那叫:小说写得俏巴,电视拍得俏巴,话剧演得俏巴!

新闻推荐

引江济淮工程金寨南路桥及青龙桥桥梁改建交通管制公告

引江济淮肥西县段金寨南路桥及青龙桥桥梁改建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为确保建设期间的交通安全和道路通畅,根据《中华人民共...

金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