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链兴业,毛竹挑起致富担
冬意正浓,在金寨县张冲乡竹产业加工园内,切割毛竹的机器声为山村增添了几分热闹,黄畈村村民代文凤正在园区企业鑫岭竹业的竹签生产线上忙碌。这是一家主要生产加工竹签、活性炭的企业,每年加工毛竹8000余吨,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在这里务工,代文凤每月工资3200元,全家于2018年脱贫。
张冲乡是省林业厅命名的“毛竹之乡”,毛竹是当地村民主要经济资源。因为不能形成产业链,当地竹产业一度停滞,毛竹价格低迷,基本上失去经济价值。“只靠外地企业来收毛竹,难以支撑竹产业发展。特别是张冲村、流波村、黄畈村、黄河村4个村刚刚脱贫出列,更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让村民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作为发展支撑。”张冲乡党委书记朱成亮说,该乡挖掘毛竹资源优势,近年来先后引进5家毛竹加工企业,并建立竹产业加工园。
在聚兴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官田村村民贾世军熟练地在机床上为毛竹钻眼,几位村民正在修补竹制砧板上的细小瑕疵。这家企业主要生产精品竹筷、竹制砧板等餐厨用品,平均每天消耗20多吨毛竹,一年产值超过千万元,共带动当地十多户群众稳定就业。
“本地有加工企业,现在的竹子值钱了,一根毛竹能卖到15元,一亩竹林每年就有四五百元收入。在加工厂务工,每月还有工资3000多元,奔小康有底气。”贾世军笑眯眯地说。
朱成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张冲乡近年来在黄畈、黄河、白莲、张冲、官田5个村建设“一竹三笋”基地3500余亩,按照市价,每亩产冬笋100斤、每斤12元,收益1200元;产春笋200斤、每斤3元,收益600元。再加上竹园间伐,每亩合计年收入可达2200元至2500元。目前,这些毛竹加工企业基本解决了当地群众卖竹难和80户贫困群众就业难。
黄畈村村民吴成洲今年63岁,曾做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2016年起发展“一竹三笋”基地30亩,再加上发展家庭养殖,在2017年脱贫。目前,一家五口年收入超过8万元。
在张冲乡竹产业加工园,又有一家竹制品厂即将投产。该厂将生产高端竹工艺品,并与沿海几个省份的客商达成协议,为当地渔民生产竹制捕鱼器械。“我们将深挖竹资源,完善产业链,引进一批深加工、精加工制造业,实现由粗加工到精加工转变。”朱成亮告诉记者,张冲乡还将开发乡村休闲旅游,进一步延伸毛竹产业链,让毛竹挑起当地群众致富的担子。
新闻推荐
六安市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
金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