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老人的“聊城情”
□本报记者薛蓓蓓通讯员孔博
为刘庙村中美友谊小学购置电脑;为国际和平医院捐赠医疗器械;为32名患白内障的老人提供手术医疗救助……
虽然牧琳爱老人已经去世8年,行走在阳谷县刘庙村、聊城国际和平医院等老人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记者发现这里的人们仍然热切地思念着她。刘庙村妇女主席李雪英说,老人有两句话经常挂在嘴边,一句是“我是美国人,但我有颗中国心”,一句是“我热爱中国、热爱刘庙村”。
牧琳爱1917年出生于中国秦皇岛,生活至13岁时回到美国,曾任美国丹佛市儿童医院院长。1999年,深爱中国的牧琳爱,变卖了自己在美国的房产、汽车和山林,来到中国,并一直在阳谷县刘庙村生活至2013年4月28日去世。
“牧琳爱特别喜欢小孩,圣诞节时,她还扮成圣诞老人,赶着驴车,给孩子们分发礼物。”刘庙村村民刘光岩说。“牧琳爱温和亲切、心地善良、尊重他人、生活节俭,村里有个聋哑人,老人想提供帮助,但又担心伤她的自尊,就请那位聋哑人帮忙织毛衣,然后通过多付工钱表达自己的心意。”刘庙村党支部书记刘庆安说。
牧琳爱被聘为刘庙村中美友谊小学名誉校长、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名誉院长,每当社会需要时,她总是慷慨解囊。她为刘庙村修路、建果园、扩建图书室,为刘庙村中美友谊小学购置电脑,为村里55名老人购置老花镜,为32名患白内障的老人提供手术医疗救助。
作为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名誉院长,她积极促成医院与国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协作。她坚持每周一次为医护人员进行英语辅导,提高医护人员的英语水平;为医院捐赠医疗器械,捐资修建花园、假山、鱼池,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牧琳爱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90岁寿辰时,牧琳爱老人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的采访,表达了想终生留在中国的迫切愿望。2009年7月24日,作为山东省首位“特殊人才”,牧琳爱老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牧琳爱老人定居聊城十余年,促进了聊城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为聊城市医疗卫生、社会福利、青少年教育以及新农村建设等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她的事迹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新闻推荐
本报讯(尹腾淑孙昭普)“迎着灯光,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水印,真币的水印更加立体……”5月21日晚,阳谷农商银行十五里园支行行长...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