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校通直播献策让孩子的寒假有特色 2月7日,安徽校校通《小林问教育》栏目首场开播
现在正值寒假,疫情之下的春节和寒假显得尤为特殊。有的家长需要留在务工当地,无法回家陪伴孩子;有的家庭则需要放弃外出度假而宅在家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究竟怎样度过一个有特色有意义的寒假呢?2月7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媒云“安徽校校通”融媒体平台《小林问教育》栏目首场开播,聚焦孩子的寒假生活。当天下午,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省社会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俞宁和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师德标兵、合肥最美班主任、高级家庭指导师胡付彪两位嘉宾齐聚直播间,为孩子的寒假生活积极建言献策。当天直播,共有一万多人次收看,不少教育从业者对此表示肯定:站位大平台,关注好话题,赞!
谈假期安全:齐抓共管,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护航
主持人(小林):怎么让寒假过得有意义有特色,一切的底色应该是安全,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关于寒假学生的安全问题,想请胡老师介绍一下,学校都做了哪些准备与安排?
胡付彪:我们把防疫要求编成三字经,在《寒假生活指南》里发给学生,让孩子们把安全牢记于心:戴口罩,讲卫生,勤消毒,要力争。……群防控,人心齐,同努力,好胜“疫”。
我们在放假前召开了“寒假安全教育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在线上家长会上,班主任又具体传达省市区有关防疫的具体安排。现在班主任每天仍然在年级群里汇报班级家长学生外出零报告。
我们对学生进行全员家访,尤其是对留守孩子、孤儿以及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格外关注,包括每周一次电话家访,学习共同体互相关照。目的就是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看见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主持人(小林):俞教授,针对留守儿童的假期安全,您有哪些要补充的吗?省社会工作(者)协会会有一些倡议或指导吗?
俞宁: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儿童安全首先是监护人的责任,只有监护人做不到、不能做和不愿意做的时候,政府才来兜底。当然,留守儿童的照顾者90%以上是祖父母辈,由于年龄、精力、理念等方面的原因,祖父母辈在儿童安全方面可能做得还不能完全到位。
之前,安徽省发布的全国首个省级《儿童主任服务规范》,服务人群包括了全体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事实孤儿;在安全方面,专门指出“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及受委托监护人关注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在寒假、暑假等重点时段,开展防溺水、用电、用火、防拐骗、防性侵、交通和出行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谈寒假生活:德智体美劳均衡安排,娱乐学习两不误
主持人(小林):在有安全打底的基础之上,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特色的寒假呢?据我所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就在孩子的假期安排上有一些创新的举措,请胡老师来分享一下学校的具体做法。
胡付彪:我们学校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精心编写了不同年级的校本教材《你好,寒假——寒假生活指南》。少先大队开展“弘扬好家风,践行好家训”活动,写家风家训故事,展家风家训书法,跟父母一起观看《家风》纪录片,让孩子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深化家庭道德建设,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各教研组从德、智、体、美、劳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寒假生活建议。
寒假正是读书好时机。我们学校开展“我是阅读小达人”活动,各年级老师们选择适合的书目做好推荐,孩子们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1.5小时。大家可以畅想一下,冬日阳光下,一杯茶,一本书,让学生云游祖国大好河山,跟古今中外的大家一起遨游书海。为了让孩子们喜欢朗读,我们还开展了“寻找最美朗读者”活动,同学们按照主题要求,自由选择一段美文有感情朗读。寒假四周对应四个主题:榜样人物、至爱亲情、哲理故事、名著推荐。孩子们每天都会把录音文件上传打卡,大家互相学习。每天指定两位同学同时传到班级群,家长、同学一起收听欣赏点评。每周一位班干做提醒人,提醒分享的同学做好准备,评价同学字正腔圆的朗读和用心的推荐语。大家再从不同角度评说听录音感受,共读共赏。每天班级群里热热闹闹,分享同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鼓励,不仅提升了孩子们阅读能力、欣赏能力,还培养了孩子朗读的自信,言语的自信。
关于体育运动,我们一直提倡“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体育组根据年级特点,对运动都做了精确的要求。比如六年级跳绳,1分钟跳绳每次三组,每周3~5次;比如柔性练习,纵叉两腿分别压1分钟,坐位体前屈2分钟,每周4~6次;比如耐力练习,一次2.5公里,每周3~5次。大家最喜欢的就是亲子游戏了——一分钟面对面仰卧起坐,脚对脚空中脚踏车。
去年暑假,我们组建了各小区学习共同体,每个小区6人左右。暑假里,孩子们一起成长收获很大。因为疫情,像以前每周聚集在某一家读书有点困难,但假期里在小区里一起跑步、一起跳绳、一起游戏,孩子们都很喜欢。
关于劳动,我们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寒假里,我们要求孩子每天劳动不少于30分钟,通过跟家长学做饭、洗碗、打扫卫生、整理自己的房间、给长辈端茶倒水等家务劳动,培养孩子勤俭、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发展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同时,针对这个话题,我也做了一些调研,其他很多学校也做了扎实细致富有特色的设计,比如淮北濉溪新城实验学校“金点子”寒假特色作业,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设计必选和自选寒假作业。比如学会智慧理财,养成储蓄好习惯。比如每逢佳节倍感恩,让孩子编写“牛”字的祝福短信,发送给老师和同学们,表达谢意。比如变废为宝,把用过的纸杯、瓶子、纸箱等物品进行改造,再次利用或制作手工艺品。
还有阜阳颍州区王湾小学让学生参加以“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参加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如搜集春联;做好“每日一善”活动,并记录在孝善本上;阅读一本经典书籍,并能把故事情节讲给家长听;每日背诵一首古诗,并抄写练字;画一样自己年里最喜欢的挂饰,并说说为什么。
许多学校做得都非常有特色,期待能孩子们过一个安全、充实、有特色的寒假。
谈留守儿童:尽可能多地互动,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主持人(小林):补充一个问题,在一些乡村学校,如果学校也设计了类似玫瑰园学校这样很多很好的活动和特色作业,可是有的家庭只有爷爷奶奶在家,落实起来可能会存在很多困难。俞教授,以您长期研究留守儿童以及多年社会工作实践的经验,对此,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俞宁:讲个故事吧。记得我的孩子小时候我陪她看动画片《小熊维尼和克里斯多夫罗宾》,其中有一段台词“你比你实际的更强大,你比你想象的更坚强”。关爱这些孩子本身没错,但我们能不能不要只看到他们的不足、缺陷和苦难,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长处、优点和韧性。通过我们的教育、关爱和服务,发掘他们的优势,让他们的能力有所成长,达到社会工作专业所倡导的“助人自助”,这也就实现了我们都希望达到的目标。
主持人(小林):感谢俞教授另一个角度的提醒。的确是的,很多留守儿童身上是有很多品质值得学习与称赞的,比如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直播前,胡老师对很多乡村学校也作了调研,请胡老师也跟我们分享一下?
胡付彪:是的,调研中,我问了孩子们,寒假里最想要啥?很多孩子说:想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尤其是留守孩子,他们更需要亲人的陪伴。这一点,相信我们的儿童主任体会更深刻。
另一方面,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寒假里孩子们存在的问题。前不久,中国教师报列举了《寒假里的孩子容易养成的这10大坏习惯》:中午才起床、凌晨才入睡、抱着手机、无所事事、超过24小时没看书、花钱大手大脚、沉迷游戏、饮食不均衡、缺少交流、越来越懒。
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对于这些问题,很显然不是孩子独立可以解决的,需要家长、老师、儿童主任齐抓共管。
对于家长,我觉得家长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温情的陪伴。听听孩子讲在学校里有意思的故事,问问他有哪些朋友,他和朋友有哪些好玩的事情。听他说说这一年收获了哪些,还有哪些遗憾的地方?需要家长从哪里来帮忙?家长需要放下手中的忙碌,蹲下身子,跟孩子多一些互动,一起运动,一起读书,一起听歌,一起看电影,真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跟班主任主动沟通,知道孩子有哪些进步们还需要从哪些地方努力,跟老师们一起帮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对于老师、儿童主任来说,需要多走进孩子,设计一些他们喜欢的游戏,引导他们在集体中比如小区(村)共同体里学习、活动、成长。在集体中学会沟通,学会担当,学会合作。尤其个别特殊的学生,班主任和儿童主任还需要再辛苦一些,在寒假也不能放松对孩子的提醒和督促。
对于孩子,自然需要培养好习惯,远离坏习惯。我觉得确定目标很关键,有了目标,行动就会有力量;为了达到这个,跟父母一起制定适合自己的又有一些弹性的计划,因为人都会有惰性,所以请父母监督。做得好,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得不好,给予适度的惩戒。对自己严格要求,千万不要随便让自己开坏的口子。
我想,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用心做,坚持做,一起做,就一定能换来孩子们灿烂的春天。
主持人(小林):好的,胡老师的分享有提醒也有具体的方法。最后的总结也特别有感染力,让我们感受了满满的希望。最后,感谢两位嘉宾今天真诚而又细致地分享,相信家长们可能也会根据他们的分享,而重新调整孩子的寒假安排,让他们的假期生活更有特色更有意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林丽萍/文薛重廉/图
新闻推荐
“故乡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1972年早春的一天,80岁的赛珍珠蹒跚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西部西斯保罗小...
濉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濉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