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烈士 四代九从军 合肥这个李氏红色家族感动众人

合肥晚报 2021-06-16 00:51 大字

○馆内图片加实物展示了李家的革命事迹

○李家荣曾参加过朝鲜战争

○先辈用过的箱子

○肥东白龙镇,有一个红色革命家庭纪念馆

○李建安讲述先辈的革命故事

○李建安和哥哥李公泉负责给游客讲解

○已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参观

近期,一个红色革命家庭纪念馆在肥东县白龙镇建成,馆内通过展示历史文物、荣誉勋章,生动“讲述”李氏家族“一门三烈士、四代九从军”的故事。

这两天,纪念馆内参观者络绎不绝,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被这个红色家族的动人故事深深感动……

红色记忆

说起李氏家族的革命家史,且听今年59岁的李氏后人李建安娓娓道来。

“我的家庭是一个‘一门三烈士’的革命家庭。我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家庭教育,他们告诉我,我的太爷爷是一位革命老军属,大名叫李克纯,养育了三儿两女。1936年,他的长子李继章(我的爷爷)和次子李亨汉(我的叔爷爷)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家乡办起红枪会、大刀会农民组织。1937年,在太爷爷支持下,我的爷爷和叔爷爷带领大刀会一批人员,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老八团。次年,我的大伯李家炳和我的父亲李家荣也参加新四军。自此,一家两代四位新四军战士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转战大江南北。

爷爷李继章牺牲前曾任新四军四支队侦察班长,1940年4月在抗日战争中为了掩护战友陆宝山壮烈牺牲在定远县藕塘石板大桥。

大伯李家炳曾任新四军四支队炮兵连长,1947年在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

叔爷李亨汉曾任新四军四支队营长,1949年在解放战争中为国捐躯。

1951年,我的爷爷、大伯、叔爷先后被皖北行署追认为革命烈士。

父亲李家荣曾任二十四军七十四师二二一团二营营长,解放战争的征衣未解之时,1953年旋即入朝参战。1955年朝鲜停战后回国。1958年父亲复原到地方后继续工作,在肥东县庐剧团担任指导员、剧场经理,1971年战伤复发病故。”

坚强后盾

走进红色革命家庭纪念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不大的陈列展厅,几个展柜里分别展示了战争时期的许多老物件:几把锈迹斑斑的大刀;各类文件、证件、勋章、奖状……

能将如此多的革命历史文物收集起来,并保存到现在,家族里有一个成员功不可没,那就是李建安的母亲陈英。

据了解,陈英13岁就讨饭来到李家,被收养当童养媳。在那个年代,为了逃避国民党顽匪的迫害,陈英和李家亲人们开始了东躲西藏的流浪生涯。随后,亲人相继牺牲的噩耗让陈英悲痛欲绝,不过,她却不能表露,毕竟还要去安抚家里的长辈。

1971年9月,李家荣去世,家中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陈英为了培养子女八人,省吃俭用,殚精竭虑,把孩子们一手抚养成人。其间,她不断教育孩子们要好好做人,要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值得一提的是,在陈英的孩子中,有三人被送到部队、入了党,并在部队荣获“国防勇士”“小老虎”“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而其他几个孩子在工厂也分别获得“先进生产者”“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显然,这一切与陈英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一直以来,母亲都将长辈们身边的一些物件保存完好。上世纪九十年代,母亲希望我们以后一定要把这些老物件好好保留下来,这么些年,我们一直铭记于心。现在,我们家的红色革命家庭纪念馆终于建好了,也算了却了母亲的一个愿望。”李建安表示。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赵杰 张宇泽

新闻推荐

成绩属于过去 更多纪录等待刷新 听2020年度人物候选人讲述他们的“新故事”

2020年,疫情防控阻击战、防汛保卫战、疫后复苏重振保卫战“三战并举”。面对严峻挑战,合肥涌现出很多先进典型,他们携手...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