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提升 村庄迎来“美丽蜕变” “合肥十佳净美乡村”评选活动走进肥东

合肥晚报 2021-06-15 02:45 大字

○靠山杨村背靠四顶山,郁郁葱葱

○道路干净整洁,村民打造特色民居

○开展环境卫生常态化和精细化管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新修建的公厕,让村民生活更方便

○垃圾转运亭周边鲜花簇拥

○乡间道路干净整洁,居民有了宜居环境

○杂草丛生的乱象不见,取而代之是新建的小公园

○实施垃圾分类,推进人居环境治理

□胡少殊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瑜香/文 高勇/图

第二届“合肥十佳净美乡村”评选

村民家门口脏乱差现象成为“历史”,取而代之是干净整洁的新容貌。随着村容村貌“颜值”的提升,广大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6月9日,合肥市城管局与合肥晚报联合开展的第二届“合肥十佳净美乡村”评选活动走进肥东县。本报记者跟随合肥市城管局农村环境督查处走进四个候选乡村:东栗村、贾户村、山口凌村和靠山杨村,以“净”与“美”为标准,对农村环境管理进行实地勘验和打分初评,感受肥东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东栗村]

成立生活垃圾治理志愿者服务队

干净整洁的村路,水塘岸堤没有漂浮物和垃圾,村内循环游步道两侧花朵盛开、垃圾分类宣传随处可见……走进黄疃社区东栗村,可以感受到农村呈现出来的新面貌,乡村呈现出来干净与美丽的变化。

“原来的东栗村是杂草杂树丛生,草堆、粪堆、垃圾堆到处可见,鸡棚、鸭棚、猪圈到处建,脏乱差现象严重。”谈起东栗村的旧貌,黄疃社区团支部书记陈莹莹印象深刻。

她指着东栗村的文化广场向记者介绍,这里以前是一片杂树,堆满各种杂物,环境脏乱,蚊蝇四处乱窜。如今,经过村容环境卫生提升工程,这片杂树林被改造成了文化广场,四周栽种绿化树木,成为村民休闲与开展活动的场所。

在东栗村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摆放着四色垃圾桶,宣传栏内有垃圾分类知识、垃圾分类指导员、垃圾治理等信息,宣传氛围浓厚。

“我们成立生活垃圾治理志愿者服务队,指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村民拿着垃圾可以兑换日用品,改变乱扔垃圾的习惯,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陈莹莹说。

在干净乡村的同时,东栗村还做好“美文章”。

“我们依据村貌,修建了村内循环游步道千余米,木制步道两侧栽种着各类花卉,不仅给村容增色,也给村民提供一处休闲散步的场所,赢得了村民的称赞。”陈莹莹说。

如今,经过改造提升的东栗村成为省级美丽乡村,周围配有千亩桃园、垂钓中心、特色卤鹅等附有农村特色的乡村文化资源,整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

[贾户村] 开展垃圾分类 “家门口”环境大变样

走进众兴乡花灯社区贾户村,过去那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现象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环境清清爽爽的乡村画卷。

“由于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许多村民在房前屋后堆了很多小草堆,村容环境显得脏乱。”肥东县众兴乡人大主席张良金介绍,从2019年起,贾户村启动了人居环境治理,集中整治“三小六乱”,清理卫生死角,重点整治乱堆、乱放、乱搭建等环境问题,着力解决乡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随着环境的提升,贾户村的垃圾分类开展工作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记者看到,每家每户门口都放置着一黄一绿两只小垃圾桶,在村庄内还设置了2座垃圾分类亭,引导村民分类投放,并安排专人每天分类收集、集中清运处理,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提升。

张良金介绍,下一步贾户村将开办“垃圾兑换超市”,村民可以将塑料袋、废纸、废金属和农药瓶等垃圾兑换牙刷、食盐、肥皂和洗洁精等生活日用品,以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一些返乡村民看到贾户村环境的变化后,主动集资修建一条水泥路,打造了同心巷、爱心巷和八角亭。”张良金说,在他们的鼓励带动下,众多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改造,人居环境整治从“村要干”变成“群众要干”。

[山口凌村] 农环治理 让百年村庄迎来新发展

沿着一条蜿蜒水泥路村道,记者走进了肥东县长临河镇白马社区山口凌村。这个村庄依山而修的,映入眼帘满眼绿色,村道干净整洁,村庄入口处一侧是十多亩的花海,一侧是种有各类蔬菜的菜园,扑面而来是一股浓郁的田园气息。

山口凌村四面环山,村落有着200多年的历史。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在几年前,这个村庄并不像现在这样井然有序。

“在村庄改造前,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村民进出只有一条土路,村民房前屋后堆满各种杂物和垃圾。”长临河镇文明办主任朱平介绍,2019年,山口凌村启动农环整治工作,山口凌村迎来了美丽蜕变:危房及无功能建筑被拆除、村庄东西入口景观得到提升、污水管网全面建设、道路及沟塘整治启动、改厕、绿化亮化、垃圾处理等工程有序推进……村里村外、家家户户变得干净有序。

“我们还对具有悠久历史的老旧房屋进行了保存,并流转村民房屋打造了垃圾分类兑换超市,提高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朱平介绍,在山口凌村内设有两处生活垃圾分类亭,亭内张贴了垃圾分类的宣传画,并配有垃圾分类指导员。社区定期召开群众宣传会,印制通俗易懂的垃圾分类知识向群众宣传发放。

当前,山口凌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入了常态化,在日常管理中该村实行门前三包,每年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和“最美庭院”,增加村民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山口凌村发生的“净美”变化,为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按下了“快进键”。

当前,该村利用村庄内闲置的小学场所,以及部分村民的房屋,打造精品民宿小院和乡村综合体,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靠山杨村] 启动“垃圾大作战” 村容村貌焕新颜

靠山杨村位于长临河镇四顶社区,村庄背靠四顶山,郁郁葱葱,乡间道路干净整洁,村民们在房前屋后开辟了小花坛,悦人心情。

在靠山杨村,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置着两个分类垃圾桶,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高。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干净清爽,一些村民还在自家院前堆砌了“小花园”,各色花草在迎风摇曳。

谈起靠山杨村的生活垃圾治理,长临河镇四顶社区副主任蔡明仙介绍,从2018年起,该村正式启动了“垃圾大作战”专项行动,利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深度清理陈年堆积生活垃圾,大范围清理生活垃圾,号召村民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维护,为常态化生活垃圾治理打下扎实基础。

在村庄走了一圈,记者发现了许多由老旧砖石堆砌而成的花台,为村容环境增色不少。

“我们将村内旧房、猪圈拆除之后的废弃材料,清理打磨后改造成花台,成为装点村容的独特风景。”蔡明仙介绍,靠山杨村的基础条件本来就不错,在乡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因地制宜,对村容环境进一步提升,也让村民实现从“要我整治环境”到“我要整治环境”的思想转变,自觉维护周边环境卫生。

随着村庄环境卫生水平的提升,靠山杨村着手打造特色村容村貌。

“我们坚持规划引领,由复旦大学乡建团队牵头设计,充分挖掘本地文化底蕴,注重就地选材。”蔡明仙说,当前靠山杨村正在盘活闲置房屋,大力发展民宿项目,通过发展婚纱摄影业态,实现村民增收、产业兴旺。

新闻推荐

二十年真情不变 用爱撑起一片天

本报讯丈夫患病,丧失劳动力,她不离不弃,贴身照顾;起早贪黑,种田养家,她自食其力,拉扯着儿子和继女长大。亲戚有难,她倾其所有...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