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激发无限活力

广西日报 2021-05-06 07:10 大字

外地客人来合寨村参观学习。 村民展示当时执行村规民约开具的罚款单。 果作屯一角。 当年果作屯群众在这棵香樟树下选举村民委员会。 果作屯风貌。 扫一扫二维码,上广西云客户端观看相关报道

■逐梦前行

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果作屯后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数十年来保持着一样的翠绿。

如今,这样翠绿的山坡随处可见。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要维护这片绿很不容易。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韦焕能为禁止村民上山砍树,下了不少“狠手”——依据村规民约罚款,自己的亲侄子犯规也不例外。

“村规民约当时就是村民自治的‘大法’,内容群众商议确定,大家共同遵守。”韦焕能说。

“1980年合寨村走向村民自治道路后,不断完善自治制度,形成‘四小’运行模式。”在合寨村民自治展示馆里的“四小”运行图示前,河池市宜州区民政局副局长梁元说。主管村民自治领域的她对合寨村民自治的历程了如指掌,她介绍,多年来,合寨村坚持“小票箱”保障群众的选举权,村屯机构的组成由群众说了算,不断完善村级民主选举程序和民主选举制度,真正做到把那些担当实干的人选进村屯各级组织;坚持“小人大”保障群众的决策权,重大事项的决策由群众说了算,不断完善村级民主议事程序和民主决策制度;坚持“小宪法”保障群众的参与权,村规民约的制定由群众说了算,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并严格执行;坚持“小纪委”保障群众的监督权,工作成效评价由群众说了算,不断完善村级公开办事程序和民主监督制度,公开接受党员和群众评议监督。

合寨村的村民自治因势而动,也因势而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富于创新精神的合寨村群众,在村民自治中融入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完善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理事会为议事载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村级‘一核三体’运行机制,在屯级完善‘十户联治’自治机制,引导各个自然屯以相邻的10户组建一个小网格,推选党群理事会成员、优秀党员和热心人士担任小网格长,构建乡、村、屯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宜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潘善美说。

合寨村40年的发展历程显示,它不仅是中国村民自治的开创者,也是深化中国村民自治的开拓者。合寨村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村民生产、生活全面进步。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村民人均年收入由1980年的57.83元提高到2020年的1.46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2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村11个自然屯均通达水泥路、并硬化屯内巷道,建设污水处理中心1个,硬化水利渠道13.5公里,村容村貌变化巨大。

——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村9个自然屯建有篮球场,建成屯级文化活动中心4个,组建文艺队、猫狮队、山歌队等文娱团体15支,经常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

“合寨村因为土地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我们投资200多万元建设这个1600平方米的机械化养蚕厂房,将周边的群众带入合作社,把有限的土地最大化利用起来。”合寨村党支部书记兰锋对该村的发展信心满满。他说,他的信心来自合寨人“担当实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我们能够开创村民自治的先河,也一定能实现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的乡村振兴蓝图。”。

(本版文章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廖庆凌卿要林实习生李星朝潘禄海采写拍摄)

新闻推荐

宜州区 “四融入”抓好乡村治理

本报河池讯(记者/廖庆凌通讯员/莫电任)“我很有福气啦,子女孝顺,孙子也听话。”河池市宜州区石别镇清潭村老人覃乃新今年87岁...

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