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编织好日子

河池日报 2020-12-19 06: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高东风权晟通讯员黄润生摄影报道)“我丈夫因手术落下残疾,行动困难,无法外出打工。现在小区里有了手工编织的扶贫车间,我每天有时间就来这里做一些编织,每个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补贴家用。”从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乡永富村宝贝队易地扶贫搬迁到安阳镇七星移民安置新区的壮族居民蓝玉敏高兴地说。

蓝玉敏打工的扶贫车间是美华工艺编织厂建在该县地苏镇的分厂,地苏镇是都安编织产业第一镇。随着藤编行业的壮大,该县19个乡镇、5万多人从事藤编产业。特别是藤编工艺半成品加工遍及十多个移民搬迁安置新区,覆盖3000多户贫困户,让搬出深山的贫困户找到了增收之道。

近年来,都安县大力发展编织产业,都安藤编产品从过去单一的竹编制品发展到藤、草、木、叶、禾、皮、茎、棕等混编、染色工艺的300大系列、15000多个品种,所生产的竹藤编织工艺品以材料独特、样式新颖、美观实用、质优价廉而深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产品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远销美国、法国、日本、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了解,今年该县藤编产品已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

图为地苏镇村民在家门口的编织厂劳作。

新闻推荐

寻志古朝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童政“家里有3亩地,现在种玉米。将来还不知道做什么,可能出去打零工吧。”面对记者采访,广西都安...

都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安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