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劳动者吃上“技能饭” 广西“双千结对”岗位技能培训走笔

广西日报 2020-12-12 08:08 大字

本报记者罗琦通讯员李雪松

眼下,“双千结对”岗位技能培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我区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的创新性做法,“双千结对”通过人社部门搭建平台,组织千家以上的企业、培训机构共同建立结对培训机制,旨在促进企业稳岗稳就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在此当中,“双千结对”究竟如何充分体现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企业劳动者又是如何收获更多的技能提升?在全区铺开技能培训的过程当中,我区各地又有哪些创新做法?记者连日来对此进行了走访。

A

形式更灵活多样

“焊接操作的技巧,在师傅边讲边示范、自己边学边操作中很容易掌握,手把手的教学,让我学起来很快。”得益于“双千结对”岗位技能培训,柳州六和方盛机械有限公司工务部电工秦明每周都不定期地前往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参加新型学徒焊工技能培训。

在秦明的印象中,以前公司会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员工参加技能培训,但多数培训无法自选,在实操方面的锻炼相对较少。而今年培训的形式,有了更多新的变化——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培训和课程科目,而且实操时间也变长了,大部分的技能培训也均在车间进行。更为重要的是,师傅一对一传帮带,员工边学习边训练。

形式灵活多样,这是“双千结对”岗位技能培训模式的一大创新点。“我们会根据企业需求灵活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为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以工代训等,从而实现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与企业用人实效衔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培训授课教师赵国表示。

在过往,由于只有邀请具备培训资质的机构前来开展培训,公司才能获得相应补贴。而机构派来的师傅往往对员工自身的需求、能力水平把握不准,最后导致培训的质量参差不齐、不够贴合实际。如今,企业可自行设计、安排培训内容与进度,这样灵活多样的培训,最终能让培训的质量得到保证。

在“双千结对”中,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通过调查摸底,建立技工院校(培训机构)供给和企业培训需求两个台账,为企业和培训机构搭建平台。

“通过自愿结对、匹配结对、调剂结对等方式,促进培训机构与企业‘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周南屏表示,三方签约,共同发力,有利于建立稳定的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全区已有6000多家企业与443家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精准结对。

B

教学更有的放矢

11月18日上午,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班组长蓄能工程”技能提升培训班里,“双千结对”培训讲师陈立刚正在讲解汽车电气系统一体化部分零件的诊断与维修。40多名员工齐刷刷地盯着投影屏幕,聚精会神。

每一次培训,陈立刚都会做足备课工作。除了操作流程外,类似于班组长的角色认知和自我定位等这一系列岗位素养,他都会归纳总结相应的学习要点,以便于学员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除集中授课外,陈立刚和其他培训讲师还会为学员安排“小灶”教学。讲师们针对每名学员在培训当中所展现的薄弱之处,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培训之初,每位学员的岗位能力高低不一,这样的培训更有针对性,能让我们真正找出学员们的不足并加以改正。”陈立刚说。

把课堂搬进车间,把问题作为教材,全程培训还不花企业一分钱,这些“小特殊”构成了广西都安湘桂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双千结对”岗位技能培训的大特色。

在该公司的首期培训当中,广西轻工技师学院组织了多名优秀教师根据企业车间、岗位反馈的培训需求,精心准备了干货满满的培训内容。

“按照培训需求,我们在培训中也结合了企业员工平时的操作习惯,还有我们历年深入企业调研和开展培训发现的一些经典案例来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员工真正学到知识,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广西轻工技师学院制糖专业教师黄谨表示。

而在具体的培训中,课堂也被搬到了该公司车间的各个工段里。培训教师采取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实践中有效解决平时工作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在该公司化验班班长韦婧看来,这样的培训就像一次查缺补漏。“每一节课我们的参与度都很高,老师讲课的时候很善于引导我们进行思考并讨论,实际操作更是全程参与,手把手地纠正我们在实操中的不良习惯,这对今后的工作非常有益。”韦婧表示。

C

检验更注重实效

在积极为培训机构和企业“牵线搭桥”的同时,为确保“双千结对”的精准性、实效性,强化培训实效的检验必不可少。

11月中旬,在柳州举行的全区职业技能提升“双千结对”工作交流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突出企业培训和验收主体作用,要把企业稳岗保岗和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作为“双千结对”实际成效的检验标准。

“‘双千结对’的‘千’字,不是确数,而是概数。”该负责人表示,这也表明了一个态度,即是我区要“打开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双千结对”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大家互相比市场、比技术、比服务,倒逼培训机构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和实操办法,以适应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不断提高培训合格率和就业成功率。”

在柳州,当地通过健全和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制定评价标准、考核规范,开展自主评价,使技能人才评价成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标准和检验培训成果的重要手段。

“企业实时对培训机构的授课能力、技巧和方式进行评估,培训结束后组织参训职工开展满意度测评,评估培训效果,并将结果告知培训机构,帮助其不断改进技能培训工作。”柳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龚海祥表示。

会议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职业培训处一级调研员项声闻到会指导。他认为,我区探索的“双千结对”精准培训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企业和职工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不精准、培训补贴资金拨付慢难题,做到培训与企业、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广西“双千结对”使用职业培训券、预拨60%培训补贴资金、培训成果由企业评价等相关创新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新闻推荐

河池市农业机械化步入中级发展阶段预计到今年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0%

本报讯(记者韦立标通讯员宋维维廖明玖)“十三五”期间,河池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农机安...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