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柴草、煤球到天然气 追寻那段炊烟往事

合肥晚报 2021-06-01 00:44 大字

○留在不少人记忆中的柴火灶(资料图)

○1981年5月20日《对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四届三次会议提案第138号[关于发展合肥市民用石油液化气的提案]的办理情况》(部分)

○1992年4月2日《关于颍上县燃料公司城北煤厂民用蜂窝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部分)

○卖煤球曾是一些人的职业(资料图)

从最初的烧柴、烧煤做饭,到如今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液化气、天然气,几十年来,我们使用过的生活能源历经了怎样的变迁?当年烧柴、烧煤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景?液化气、天然气为何成为“新宠”?今天就让我们在档案中找寻这段足迹,讲述一段炊烟往事。

“烧柴火”的乡村记忆

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位于这七件事之首,足以说明它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提到“柴”,自然得说说柴火。那么,你知道当年烧柴火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吗?大概年龄大的人还会记得,从前做饭烧水依赖柴火的人家,通常都会在灶间和过道里堆满稻草、麦草、棉秆和木柴……所以那时的厨房自然也就少不了一个大灶台、一个风箱,并且灶前还堆着玉米秸、干树枝和杨树叶。以前,乡村人家的灶房里都有用砖砌成的锅灶,旁边放一个风箱,待锅里添好水以后,点起一把柴火放进锅灶口里面,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这是那个年代的人几乎都有的经历。

烧柴的那些年,乡村烟火是农村孩子一段可亲的记忆。柴草成堆,炊烟袅袅,记录着普通人家的喜乐哀愁,也见证着乡村生活的点滴变化。而几乎每一个上世纪80年代前出生的农村孩子,都有一段砍柴的经历。

蜂窝煤的“流行”

蜂窝煤,也是当年城乡居民颇受青睐的一种生活能源。它是一种圆柱体形状的人工制煤块,上面有竖直穿心的孔,一般有12个孔,形似蜂窝,所以被人称为蜂窝煤。因为具有上火快,持续时间长(一般3至4小时),效率高,燃烧后不散渣、不易破损等优势,曾一度受到人们的欢迎。

那烧煤做饭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原来,用蜂窝煤烧火做饭,需要将它放在专用的蜂窝煤炉里燃烧才能使用。几个小时后,待下面的煤燃尽,从上面放进一个新的煤块,使劲一压,下面的煤块垮塌成煤灰落出来,这样即换煤成功,煤炉得以继续燃烧,所以那时家家户户都会配备一套烧煤必备的工具,如夹煤的火钳子、煤钩、通条、煤渣桶、扇火的扇子等。

不仅如此,“生炉子”、“封火”也成为小孩要学的一项生活技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里人生火做饭、冬季取暖唯一的燃料就是蜂窝煤。不管一家有几口人,家家户户都需要一个燃煤做饭和烧水的炉子,到了冬季,则更离不开带来温暖的炉火,更离不了蜂窝煤。所以跟在大人后面,小孩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燃煤,并成为他们日后生活的一项“技能”。

不过在国家能源短缺的时候,蜂窝煤还是定量计划供应的。那时城市里每户居民都有一个“煤折子”,每月供应一次就在上面登记。按照家庭人口多少确定供应数量,比如家庭人口是四人,可得“大煤”60个或“小煤”90个。

蜂窝煤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就迫切需要增加蜂窝煤的生产能力。以安徽省为例,省档案馆馆藏的1992年4月2日《关于颍上县燃料公司城北煤厂民用蜂窝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中就记载到:“同意颍上县燃料公司城北煤厂恢复扩建工程,新增蜂窝煤能力1.5万吨,年节煤0.21万吨。”

但是随着蜂窝煤越来越多地使用,它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每到做饭的时候,厨房总会弥漫一股浓浓的煤烟味道;用煤炉做饭时,要不断地扇风,让炉火烧得更旺才能炒菜,等到饭做好了,满屋的煤烟也把人呛得喘不过气来;燃烧后的煤渣还要定时清理,费时还麻烦。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加便利的液化气和天然气逐步走进大众生活。

液化气、天然气成为“新宠”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罐装液化气开始走进百姓生活,从此,人们逐渐告别“一大早起来生炉子”的麻烦任务,也不必每隔一段时间就检查炉火有没有熄灭,而且还摆脱了“烟雾缭绕”的厨房。

那人们是怎样告别烧煤,逐步进入到“液化气时代”的呢?其实关于发展液化气,安徽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针对本省煤炭资源丰富的实际提出了“煤气化”的构想。省档案馆馆藏的1981年5月20日《对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四届三次会议提案第138号[关于发展合肥市民用石油液化气的提案]的办理情况》就有记载:“鉴于安徽省两淮煤炭资源丰富,应逐步向煤气化方向发展比较有利,也比较现实。”可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安徽就构想将生活能源向“煤气化”方向转变,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燃料。

合肥市从1986年开始将燃气作为生活能源,百姓逐渐告别烧煤球的日子,用上了瓶装液化气。1995年,管道液化气进入合肥市民的生活,又极大方便了居民,提升生活质量。2003年11月20日,天然气门站第一道阀门开启以及15公里天然气管网的成功置换,标志着天然气正式进入合肥。天然气逐步成为新一代生活能源,走进寻常百姓家。

而天然气一经使用,便成为“新宠”。因为它纯度高,杂质少,可以减少燃具的维修次数和费用,从而延长燃具的使用寿命;并且天然气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少于其他化石燃料,能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排放量,缓解温室效应,既清洁又环保,这极大克服了烧煤带来的污染。天然气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还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成为一种主要的生活能源。

一种燃料,一段往事。回望我们生活能源变迁的历史,从短缺到充裕、从黑脏到清洁、从低效到高效,“柴”的变迁,折射出国家经济、百姓生活深刻而可喜的变革。曾经烧柴、烧煤的岁月成为温暖的记忆,而“柴”在变迁中也诉说了一段段难以忘记的“炊烟往事”。

□余育红 马晶晶 何芳芳

新闻推荐

五年未回家过年 只为把好安全运营关 春节期间,5000多人坚守 合肥轨道交通运营一线

吴金鑫在调度中心发布调令。今年春节假期是合肥轨道交通四线联运之后,迎来的首个长假。春节原本是阖家欢聚的时候...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