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涛的书艺人生

合肥晚报 2021-05-23 00:46 大字

□张学群

荆涛先生是安徽省出道早、成名也早的著名老书法家。早在1980年国庆,安徽省在中国博物馆举办“文房四宝”展,他书写的“精英铺雪松操凝烟,亳颖如飞石晕金星”巨幅隶书对联和“艺林精华”横幅就受到了京城名家启功、沈鹏、李铎、朱乃正、陈半桥的赞赏。他为合肥包公祠题写的“庐阳正气”匾额,也受到了复旦大学著名书法教授柳曾符先生的青睐,并到处打听书者何人。1985年4月,他应邀到日本访问,受到日本书法界的普遍敬重。沙孟海先生主编的《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书法集》,荆涛先生的书法作品放在了显要页面。上世纪80年代,不少阜阳人经常来拜望荆涛,讨教书法,后来才知道荆涛是界首人。所以,荆涛先生不仅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同乡。荆涛先生的成功,是阜阳人的骄傲,是阜阳人的荣耀。

荆涛先生的书法名扬海内外。其书法艺术总体特征是:不激不厉,古意盎然,含蓄蕴藉,浑厚无华,雄强大气,萧散飘逸。这在他的简书横幅“知足不辱”,行草对联“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甲骨文条幅杨万里《西湖》、楷书作品对联“为善可以当宝,当仁不让于师”、篆书横幅“厚德载物”、章草条幅杜甫《望岳》等作品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反映。

荆涛先生在艺术上极为注重传统的借鉴和技法的掌握,他在临帖上的刻苦程度使人难以想象。但他更注重“意”的把握和“韵”的表现,以意驭法,以韵驭笔,以情驭墨,笔随心转,随性赋形,心手相合,超乎象外。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着清新流动的气息,如春兰发于清晨,如秋菊摇落黄昏,即使是长篇巨制,也不乏和风拂面,逸兴遄飞之气息。

荆涛先生的书法古意盎然,朴茂古拙。但他的作品并不是对传统书法的生搬硬套,而是揭开古代经典的面纱,进行独特的情感体验,使古人的书迹和心迹在自己的笔下进行“复活”,从而把古人的笔意、气度和精神化为自己当下的艺术生命状态和艺术境界。

荆涛先生的书法以简隶为主攻方向,但又不仅仅停留在汉简隶书上,他对碑版书法花过很大功夫,对赵孟頫、颜真卿、王羲之更是情有独钟,甲骨文及明代以后的宋克、王铎、傅山、邓石如、包世臣等也不放过。所以他的书法碑帖结合,互融互通,既拙朴浑厚,又灵动舒朗。

荆涛先生在书法创作上讲究细微之处,但又不刻意,不做作,用笔苍苍,大刀阔斧,坚定而沉着;结构精心构筑,强调黑白对比;布局上追求大效果,气势雄壮,姿势自然开阔,从而使简书原有的纤弱消失了,原有的拘谨不见了,原有的单薄藏匿了。品读荆涛先生的简隶和行书大字作品,可以增人气象,壮人精神,能产生高古之幽情,萌生凌云之逸志,似可思接千古,神游八极。

荆涛先生学问深藏,含而不露。他学习十分刻苦,刻苦得令人难以想象。当然他学习也并非死读苦读,而是把读与思,读与悟结合起来。他写了不少心得,写了不少文论,写了不少诗词,而且很有分量,有的观点十分深刻。也正是他丰富的学养才使他与“写字匠”区别开来,而这种区别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区别,而是一种美学层面的区别,一种格调上的区别,一种美术上的区别。

荆涛先生做人真诚,是典型的谦谦君子。但从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他认为人生在世,切忌浮华,适意才是人生,宁静才能致远。总体来说,荆涛先生是一位“主攻简隶,涉猎行草;精于创作,艺理兼修;艺高为师,德正为范”的书法名家,他的艺术情怀是令人赞叹的,艺术悟性是令人羡慕的,艺术成就是令人信服的,艺术人格是令人敬仰的。我们从荆涛先生身上,切实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真诚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勤奋的力量和艺术的力量。

新闻推荐

21年前“河南亿万富商杀人案”重审 两被告人均当庭翻供

4月23日,“河南亿万富商杀人案”在界首市人民法院由阜阳中院重审开庭审理。庭审从上午9时30分开始至13时左右结束,该案未当...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