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卫星收官背后有咱安徽老乡功劳

新安晚报 2020-12-08 09:51 大字

12月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高分卫星收官之战。由于此次任务火箭技术状态变化大,发射难度和风险高于以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此做足了准备。在此次发射任务中,两位安徽老乡——崇玉海和赵峰磊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贡献。

崇玉海:“放风筝的人”为航天器保驾护航

崇玉海是安徽天长人。大学毕业后,他离开家乡,来到西昌这个西南小城,投身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中。崇玉海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站中心计算机分系统的一员。该分系统是发射场测控系统实时数据处理中心,也是发射任务组织、指挥和运载火箭飞行测控的中枢,测控数据的精确程度直接关系着卫星发射的成败。如果说航天器是风筝,那么测控设备就是牵住风筝的线,而中心计算机分系统好比“放风筝的人”。

崇玉海全身心投入到岗位学习中,细心梳理并记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把自己琢磨的解决方法整理成文案资料,以便和岗位上的同事能够方便查阅。

凭着精湛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崇玉海在岗三年时间里,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并成功处置了硬件故障10余起,解决并优化了软件故障超过15次。2018年,崇玉海接任中心计算机分系统的负责人。“刚接手时,每天都是在自我怀疑中度过的。工作技术含量高、任务重、责任大,如果自己打了败仗,那就是分系统的罪人。”

两年来,在崇玉海与同事们集智攻关下,主导了任务数据处理软件算法功能优化8项,新研了辅助工具软件7项,指导完成中心电文传输业务系统改造,编写拟制计划、报告和方案等100余份,完成结题科研项目4项。大家都说是他这个“车头”带得好,崇玉海却说只希望别给前辈们丢脸。

赵峰磊:参加嫦娥北斗等发射任务70余次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一个特殊岗位,当大家都忙着火箭发射任务时,他可以抓紧时间休息。在火箭发射以后,当其他工作者享受着胜利的喜悦时,他的工作却刚刚开始。这个岗位就是视频判读,负责人是来自安徽亳州的赵峰磊。

赵峰磊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判读岗位,至今已12年,参加了嫦娥、北斗等发射任务70余次。判读岗位在火箭升空之后,要对所有光学设备几万帧的视频图像一帧一帧进行检查判读,为评定火箭的性能和精度提供可靠依据。为了在最短时间得到判读结果,他经常是通宵达旦,一次任务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当问起工作苦不苦、累不累时,赵峰磊笑道:“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我这才哪到哪啊,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怎么会觉得累?”

今年春节年后上班第一天,赵峰磊压力很大。原来,因新冠疫情影响,其他休假回来的同事要隔离半个月,整个分系统几台设备只有赵峰磊一人在岗。“大不了苦点累点,航天发射耽误不得。”两天时间,他独自完成了两台设备转场,然后又对每台设备进行检查,围着设备一转就是半个月,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

就在前些天,某次任务发射成功后,赵峰磊和往常一样往家里打电话报喜,却得知爷爷在几天前去世的消息。想到爷爷对自己的疼爱,赵峰磊哭得像个孩子。父亲告诉他,爷爷临终前心心念念的都是大孙子,说他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能为国家做大事,硬是拦着没让家人打电话。“只说让我有空回去的时候,到坟上给爷爷讲讲发火箭的事,爷爷就爱听我讲这个。”

许迎春周倩马忠权张蒙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见习记者唐恒钢

新闻推荐

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主动承接创新资源,依托人才科创城做精做优政产学研合作 科技赋能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近日走进位于天长市的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只见道路四通八达,企业林立,运送物资与产品的车辆来回穿梭。在“中国制造...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