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梦与君同 (上)
大江晚报转眼25周岁了。回想从1995年参与试刊到2004年我第一次离开晚报,我人生最宝贵的十年正好和晚报成长的十年相契合。我的人生经历和晚报从小到大的进步履历同频共振,这是最令人感怀的生命轨迹。今天想来,那些人和事仿佛就在昨天。
1996年元旦,大江晚报的前身《芜湖晚报》正式创刊发行。而在1995年9月份之前,当时的芜湖日报以丁红云总编辑为首的领导班子,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架构组织、外出学习、招聘记者、谋划广告发行等等。这年的9月份我们这批新招聘的20名记者就已经进入岗位,好像是9月23号出了试刊第一期《芜湖晚报》。四开16个版。报纸出来后,晚报人员全体出动,到芜湖市的大街小巷给市民送报纸。记得我被分配到四褐山的东方纸板厂门口。当时我都不好意思吆喝,就像街头散发小广告一样,生怕读者投来厌恶的眼光。好在那时市民对新生的晚报不错,不少人带着好奇的眼神,有的还来问我们索要报纸阅读,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初次创办的晚报是非常艰难的,别的不说,单说我们这批新入职的记者,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根据版面需要,我们这批新人每月要完成30篇新闻稿,并且最少要完成两篇头版头条的稿件。而且刚刚诞生的晚报很多单位都不熟悉,一些单位对记者还有排斥心理,使得年轻的记者们常常采访遇阻。记得我第一次到某局采访,办公室主任问我是哪里的?我说是芜湖晚报记者。他说没听讲过啊!报社记者我们只认某某某。眼看着出现僵局,我灵机一动,借该局办公室的座机给报社记者某某某打了一个电话,接通后让那位办公室主任和他讲话,很快冰释前嫌。
年轻真好!不怕压力,就怕没有机会。那么如何完成每月30篇新闻稿任务呢?我们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基本上都在想着新闻稿的事情。有线索赶紧去采访,没线索就去大街小巷“扫街”。记得有次早晨在长途汽车站乘车,看到一个摩的骑手捡到一只火腿,另外一个保洁员也看到了,两个人为“见财有份”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借了一把斧头一劈为二。我立即写了一篇社会新闻,得到总编顾伟明的表扬。我那时是跑公检法部门的记者,晚报的记者不能每天参加会议写时政新闻,而是要深入基层体味百姓生活,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因此我几乎天天在大街小巷转悠,最多的一天从城南到城北跑了五个派出所。我在记者岗位上干了五年,全靠自行车代步,那时的社会治安不如今天,五年内我还被偷了三辆自行车。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突发新闻更是马上写稿。记得最清楚的几件事是中山路同庆楼大火、羊毛埂家具厂失火以及澛港的一起杀人案,我到现场比公安人员都早,那种闻警而动的速度和激情现在想来都还自己佩服自己。
我那时候喜欢写“大特写”文章,尤其对案件的报道喜欢“长篇大论”。记得我第一篇大特写是写利民路一桩杀人案的。妻子因为丈夫的虐待和出轨一念之下手刃亲夫被判死缓,三个女儿一夜之间成了“孤儿”。我那段时间一心扑在此案中,查阅卷宗、旁听庭审、采访法官、走访学校,最后写成一篇名为《一出爱恨交织的惨剧》在晚报连载七天,读者一片叫好,日报总编丁总亲自来我们部门开会,说像这类细致采访精心打磨的新闻,记者完成一篇就算完成一个月任务。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这之后我在大特写文章上狠下了功夫,除了本地新闻外,省内的新闻只要好看的我都去采写,其中六安市的杀子案、蚌埠市供电局长儿子冤案、黄山市的“安徽高考第一案”等等被我采写后都陆续刊登在晚报上,也有很多稿件被华西都市报等报纸转载。印象最深的是去滁州的明光市采访一起案件,当时已是腊月二十六,大雪纷飞,很多人都开始回家过年了,我却逆行去了案发地采访,赶在春节前完成了报道。
我们这第一批芜湖晚报记者,都有一股拼命精神。大家采写新闻绝不是为了多发稿多拿奖金,而是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觉得芜湖市民要看的芜湖新闻,舍我其谁!说要完成30篇新闻是底线,实则很多人都超过30篇每月,印象中发稿最多的是记者周飞,人称“周大桥”,因为芜湖长江大桥建设的稿子都是他“承包”了,他一个月要发六七十篇稿件。当然我们的体育、文化记者发稿量也惊人,一遇国际大赛一个月都有百把篇新闻稿见报。
朱金海
作者简介:朱金海,曾任大江晚报记者、采访部主任、副总编辑,现就职于芜湖传媒中心新闻策划研究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宝)明光市推行“综治户长制”,依托各级综治中心,统筹资源,促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明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明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