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今年将大力培养 5个世界级战新产业集群 从全面加速迈向全面深化,长三角一体化高歌猛进

江淮晨报 2021-05-28 05:18 大字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5月27日,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生态共治、产业共融、交通互联、民生共享,如今长三角一体化正从全面加速迈向全面深化。今年,安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又将从何处发力?

【环境共治】

环巢湖复制新一轮太湖治理经验

下游治理、上游污染,是跨区域河流、湖泊治污的一大难题。融入长三角,生态是安徽的比较优势。如何为下游守住清水绿廊,安徽此次推出的重大项目给出了答案。

5月26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以“云开工”方式,共同启动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9个重大项目建设。这当中安徽的项目有2个,分别是滁河流域(来安县汊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五期项目。

其中,滁河流域(来安县汊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位于滁州市来安县。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五期项目位于巢湖市黄麓镇,项目将新建规模为3万立方/日的污水处理厂,同时配套建设39.45千米污水管网。

今年,安徽将在环巢湖地区率先复制推广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和新一轮太湖治理工程建设经验,推动合肥及沿江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另外,安徽还将协同沪苏浙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和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实施统一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推动签订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

【产业共融】

设计编制10个以上产业链供应链图谱

产业发展,长三角三省一市各有特色,还需要取长补短。今年,安徽将联合沪苏浙开展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开展重点产业产业链供应链设计,编制10个以上产业链供应链图谱。

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长三角高端制造业主阵地。

接下来,安徽还将制定加强“双招双引”推动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实施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专项行动,大力培育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家电等5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按照计划,今年安徽省将组建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和10家左右省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加快建设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交通互联】

开建国道237皖苏省界至砀山等省际干线

今年,安徽省将加快合肥~新沂高铁安徽段、滁州~南京城际铁路滁州段、马鞍山~南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建设,开工建设沿江高铁武汉~合肥~南京段,力争开工建设马鞍山~镇江(扬州)城际铁路安徽段,加快推进南京~宣城城际铁路安徽段、杭临绩铁路前期工作。

在公路方面,安徽今年将开工建设国道237皖苏省界至砀山、省道101淮徐快速通道等省际干线公路,加快黄山~千岛湖、宁国~安吉等高速公路建设,畅通淮河干流、新汴河航道、水阳江等省际航道。

航空方面,今年芜宣机场已经正式通航,为了加快共建世界级机场群,安徽将制定长三角(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方案,加快芜湖(京东)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

【服务共享】

积极引入沪苏浙优质医疗资源

今年,安徽省将推进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配合建立公共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及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数据接口标准和规范。

今后,大家在家门口看病会越来越方便。今年,安徽将积极引入沪苏浙优质医疗资源,推进区域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建设,推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省第二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与皖医二附院等合作共建。

而在教育方面,今年安徽将推动省内高校与沪苏浙优质高校全面合作,支持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加快推进长三角学前教育联盟和长三角国际商务联盟建设。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新闻推荐

来安县汊河镇中心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本报讯行走提高认知,视界扩展见识长。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近日,来安县汊河镇中心学校180名学生远赴红色教育基地岳西开展了...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