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胡氏:为明朝建立立下功勋
胡惟庸画像。(资料图片)
在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凤阳胡氏的胡姓功臣中,因各种原因而有了不同的命运:胡大海未能看到明朝建立的那一天,后被朱元璋追封为越国公;胡海在明朝建立后被封为东川侯,后来病死;胡汝一路帮着朱元璋打天下,征四川,守贵州,被封为龙虎将军;胡惟庸是文人,深受朱元璋器重,后以谋逆罪被杀,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壹
胡海:
屡战屡伤,作战勇猛
胡海,字海洋,濠州定远县(濠州即后来的凤阳府)人,明朝开国功臣。由于他与胡大海仅一字之差,很多人误以为两人是一个人。关于胡海,如今有诸多争议,这里以《明史》记载为准。
在元朝天下大乱时,胡海最初加入土豪赤塘王的队伍,担任总管。这赤塘王是人名还是外号,难以考证。
估计胡海觉得这样下去没有前途,看到朱元璋势力逐渐大起来,他带领队伍投靠了朱元璋,被朱元璋任命为百户,从此开始了帮朱元璋打天下的使命。
胡海跟随朱元璋出征,打败元将贾鲁的部队,攻克泗州、滁州等地,晋升为万户。
胡海是靠着战功一步步升上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跟随朱元璋的大军或其他将领作战。
胡海跟随朱元璋的大军渡过长江,攻陷蛮子海牙水寨,打败陈聎先的部队,跟随着夺取了集庆、镇江。在打败元将谢国玺后,胡海被选任为先锋。
在围攻湖州的战役中,胡海率先攻陷了湖州的东南门月城。在鏖战绍兴时,胡海生擒敌军400多人,晋升为都先锋。此后,在龙江、安庆、江州、庐州等战役中,胡海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胡海作战十分勇猛,屡战屡伤,他的手脚和胸腹间,全是伤疤,但他每战都斗志高昂。在胡海的带领下,士兵们深受鼓舞,打起仗来也是不要命。朱元璋对胡海的战斗精神和作风非常赞赏,授予他“花枪上千户”的称号。
朱元璋的事业一步步做大,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胡海又跟随大军攻克荆州、澧州、衡州、潭州,担任宝庆卫指挥佥事,晋升为指挥使,受命镇守益阳。
在围攻永州的战役中,胡海在东乡桥与守敌交战,俘获千户、万户4人,并在深夜登上永州城墙,占领永州。
大军打到靖江,胡海负责攻打南门。战斗中,胡海俘虏万户两人。到了晚上,发起总攻,胡海从靖江城的北门八角亭最先登城。这一仗,胡海功劳最大,被任命为左副总兵。
朱元璋对占据蜀地的明升大夏政权用兵,胡海被调征,攻克了龙伏隘、天门山和温汤关,被授予世袭指挥使,仍镇守益阳。
洪武十四年(1381年),胡海从征云南,从永宁到乌撒,攻克了大渡河。胡海与副将军沐英会师,联手进攻大理,敌方扼守上、下关。
定远侯王弼从洱水东向上关进军,郭英率兵向下关进逼。郭英派胡海趁黑夜攻取石门后,悄悄出兵渡河。胡海带兵绕过点苍山,攀大树沿悬崖而上,树起旗帜。郭英的士兵看到旗帜后,踊跃大呼。守军十分惊恐,斗志顿失。郭英斩关而入,胡海率军从山上杀下,前后夹攻,守军溃败。
洪武十七年(1384年),胡海被封为东川侯。此后,胡海又多次出征作战,每次都获胜而归。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七月,胡海病死,终年63岁。
胡海的大儿子胡斌,以龙虎卫指挥使官职征战云南,在曲靖被飞箭射死,被追赠为都督同知。
胡海的二儿子胡玉,后来因卷入蓝玉案,死在监狱里。
胡海的三儿子胡观,娶了朱元璋的女儿南康公主,成为驸马。胡观性情刚毅果敢,深受建文帝朱允炆器重。
建文二年(1400年),胡观被任命为副将,辅佐李景隆北征朱棣,战败被杀。另有说法是,胡观是病死的。
宣德年间,南康公主为儿子胡忠乞求承嗣。宣德帝下诏,任命胡忠为孝陵卫指挥佥事,子孙世袭这一职位。
贰
胡汝:
年少英迈,南征北战
胡汝,明朝开国功臣之一,相比胡海、胡大海来说,他的功绩和地位不是很突出,估计这也是正史没有记载他的原因。
胡汝是凤阳人,跟朱元璋是老乡。胡汝的曾祖胡肆、祖父胡五一、父亲胡六二,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是典型的贫农世家。
出身在如此贫困的家庭,胡汝却“年少英迈有志略”。这样的人物,在元末战乱中,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胡汝最初加入了反抗元朝的起义军,被提拔为亲军元帅。朱元璋兵临扬州时,胡汝带领部队归附朱元璋,被派去镇守徽州。
到了徽州,胡汝先巩固阵地,然后出兵攻占婺源、淳安、遂昌、昌化等县,扩大了战果。
至正十九年(1359年),诸暨被攻克,胡汝被授职管军总管。4年后,胡汝统军攻打湖广,打下武昌,又接连攻取潭州、衡州、辰州、沅州等。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胡汝镇守常德,被任命为常德卫指挥使。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胡汝率部参加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他的主要攻击方向是向南。先是攻打广西,攻克永州、全州、道州及靖江府。
洪武三年(1370年),胡汝因功迁任威武将军、本卫同知。六月,胡汝跟随征伐在四川的大夏政权,驻扎在归州。在瞿塘关与大夏军的战斗中,胡汝大胜,挥师直抵重庆府。四川被平定后,胡汝奉命戍守贵州,平息了贵州境内的反抗势力,稳定了贵州局势。
洪武八年(1375年),胡汝被封为昭勇将军、湖广都指挥使司指挥使,不久升任龙虎将军、浙江都指挥使。洪武十一年(1378年),51岁的胡汝在任上病逝。
胡汝有个儿子,小名混川奴,另有3个女儿。其后裔情况不详。
叁
胡惟庸:
中国最后一个丞相
胡惟庸,濠州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中国最后一个丞相。
胡惟庸本是一个文人,与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是同乡。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娶了胡惟庸的侄女,两家算是远亲,关系不错。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在和州(今安徽和县),胡惟庸投奔朱元璋,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
洪武三年(1370年),胡惟庸出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经李善长推荐,胡惟庸出任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胡惟庸更进一步,任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让胡惟庸有些膨胀了。
早在此前,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朋党集团在朝廷非常得势,对其他大臣进行打压,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刘基(即刘伯温),就深受其害。
胡惟庸的有些作为,即使现在来看,也是让人难以容忍的。
《明史·胡惟庸传》中说:“(胡惟庸)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对大臣的生杀废黜大事,胡惟庸有的根本不向朱元璋汇报,自己就决定了。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要先看,凡是对自己不利的,就扣留下来,不让朱元璋看。
有了这么大的权力,胡惟庸的府宅简直就是车水马龙,热闹如集市。各方热衷功名的人,都去找他,给他送礼,数不胜数。
刘基的死,《明史》记载,也与胡惟庸有关。刘基曾经在朱元璋面前说过胡惟庸的“坏话”,胡惟庸记恨在心。刘基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医生去探视,胡惟庸对刘基下毒,刘基最终中毒而死。
胡惟庸权势遮天,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他老家的井里忽然生长出一根石笋,又有人说他家的祖坟晚上火光照天。胡惟庸以为这是祥瑞征兆,预示他要做天子了,就有了反叛的意向。
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儿子出事了。他的儿子在飚马车的时候,从车上摔下来,死了。胡惟庸恼怒之下,也不交给有关部门查勘,直接把马夫给杀死了。
朱元璋听说后,非常生气,叫胡惟庸杀人偿命。胡惟庸提出,向车夫家属赔偿了结此事。朱元璋不干,坚持要他“偿其死”。
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找了一系列借口调查胡惟庸,很快将他以“谋不轨”的罪名处死。
第二年,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胡惟庸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丞相。朱元璋把皇权、相权集于一身,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朱元璋再次重申,今后不许设置丞相职位,如果哪个敢奏请设立,对不起,凌迟侍候,全家死光光!
朱元璋杀死胡惟庸后,同时诛灭九族,又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后来,朱元璋又以胡惟庸通倭(日本)、通元(北元),追究他的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多人(野史说6万多人),时称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之一。
受胡惟庸案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
胡惟庸案,自明朝到当今一直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冤假错案。如今,多数学者公认,罗织胡惟庸谋反的罪名,只是朱元璋消除权力威胁的一个借口,目的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研究朱元璋的权威专家陈梧桐却有不同的看法:“就整个案件来说,是真真假假,有真有假。”
胡惟庸不仅在经济上贪污受贿,而且在政治上拉帮结派,打击异己,飞扬跋扈,擅专黜陟,侵犯皇权,最后发展到策划谋反,他的被杀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
但胡惟庸案发生后,朱元璋借机搞扩大化,“余党皆连坐”,被株连的“余党”有的是冤死鬼。此后,朱元璋将罪名频频升级,打击一部分恃功骄横、飞扬跋扈的功臣,就纯粹是冤假错案了。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特别致谢: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新闻推荐
公正,法治的生命线。“十三五”时期,政法机关以严格公正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公正高效权...
定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