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区仁里镇桃李村强化党建引领,改造撂荒地和老果园助农增收 党群齐心试点 果园收益翻番
桃李村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进行宣讲,动员村民加入产业发展队伍。范晶摄3月19日,记者来到船山区仁里镇桃李村,漫山遍野的桃树、梨树长势喜人,点点嫩绿装点出了美丽乡村的盎然春色。一直以来,桃李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力量,建立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帮扶力量联动机制,以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党员干部带头土地入股变股民
“在芽的着生部位四十公分以上处,用锯片横向划出一道伤痕……”3月19日,在桃李村鑫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省农科院技术人员指导下忙着给梨树刻芽。
鑫合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打造的就是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现代农业观光园。今年,360亩果树初挂果。看着漫山遍野的果树,鑫合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新兵感慨万千:多亏村里党员干部帮忙,我们才能引来水、修了路、种下树。
姚新兵缘何有这样的感叹?仁里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代欢给出了解答。
“合作社建立初期遇到很多问题,现在这些种满果树的土地都是我们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去动员村民才流转下来的。”代欢告诉记者,村里建立帮扶力量联动机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帮助合作社协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为其修建产业道路4.9公里、整理土地50亩、整治水系3.5公里、新建蓄水池5座、整治塘堰1个。“我们还帮忙协调工人,大力宣传采摘。”
为缓解合作社初期资金困难,同时也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桃李村建立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以村集体产业扶持基金入股该合作社,采取二次分红方式,即前三年村集体分得果树盈利的5%、三年后分得果树盈利的10%。
“现在村民既有每亩600元的土地流转金收入,还有在基地务工的收入。”代欢说,目前村里正和业主协商,让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让村民从农民变股东。“以土地入股后,一亩地的收入可达到1000—1200元,到时候就能实现村集体、群众‘双增收’目标。”
一村一组一品激活乡村旅游
党员干部带头为产业发展做好服务,也调动村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当地村民陆续加入到产业发展的队伍中,支持村里产业发展。
“我赞成,首先从我的土开始。”在基地的不远处,桃李村党支部副书记姚虎带着村上的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为村民产业提质增效进行宣讲。
去年12月,桃李村党员干部对区域内进行了一次实地勘探发现,村里30%的土地处于撂荒状态,50%的果树已老化。经过多方商议,村里决定进行一场“大改革”,将撂荒的土地整理成片,将老化的果树砍掉,成片种植果树新品种。而在这一场“改革”中,老百姓的支持尤为重要。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姚虎说,虽然果树老化、品质降低,但仍然有收益。正因为这一点收益,许多村民不愿意将老树砍掉。
为得到村民们支持,村里的党员干部齐上阵,逐家逐户给村民做工作,让他们意识到只有把老果树更新换代,产品品质、产值才能提高。十几场宣讲下来,这次“改革”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果树更新后,果子才会更好吃、才能卖得起价。”宣讲还未结束,村民吴南兴率先站出来,表达自己支持“改革”的想法。紧跟着吴南兴的步伐,其他村民也纷纷表示支持“改革”。
“现在‘改革’已有超过90%的村民支持了。”姚虎说,下一步,桃李村将把撂荒地进行整理,同时请专家按一组一品为村里进行规划,发展果树园,激活乡村旅游资源,实现特色产业与旅游有效融合。“现在村民的一棵老化果树的收益也就50元左右,‘改革’后达到盛产期的一棵新果树收益最高可达200元,更别说旅游收入了。”(全媒体记者范晶)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张扬)2019年12月31日,安徽省2020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送‘文化年货’”活动首...
石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