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 蚌埠市常住人口329.64万人 “人海”壮大,家庭规模缩小、性别比改善、老龄化加剧……

淮河晨刊 2021-05-28 07:11 大字

本报记者陈瑶通讯员谢贞敏

近日,蚌埠市统计局正式发布《蚌埠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全市主要人口状况是怎么样?男女比例如何?受教育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海”壮大,家庭变小

蚌埠市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集聚人气才能为发展蓄能。根据此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为329.64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4.17%,年均增长0.41%。也就是说,十年来,常住人口共增加13.19万人。

医疗、教育等资源更丰富,各种配套设施更完善,城市的吸引力对常住人口显然更大。蚌埠市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不仅吸引了外来人口来置业,也促进辖区内人口快速流动。十年间,市区常住人口增加较快,三县常住人口减少。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区常住人口133.61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7.28万人相比,人口增加36.33万人,增长37.35%;三县常住人口196.03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9.17万人相比,人口减少23.14万人。三县和市区常住人口此消彼长,符合近十年来人口迁移特征。

“人海”在壮大,可是户别人口却在下降,家庭规模在缩小。全市共有家庭户114.11万户,集体户4.5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12.56万人,集体户人口为17.08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4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41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原因是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和人口流动活跃带来家庭结构变动等。

102.61:100,性别比持续改善

人口普查中,男女性别比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前几年,社会学家们一直有“男女比例失调,光棍越来越多”的担忧。但从这次人口普查结果看来,蚌埠市人口性别结构在持续改善。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6.94万人,占50.64%;女性人口为162.70万人,占49.36%。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94下降为102.61。

分析人士认为,性别比的持续改善与社会发展的多重原因有关,削弱、消除人们的男孩偏好,在教育政策中体现性别公平,避免教育中性别偏好的传递,促进就业机会平等,保障两性公平的就业待遇,保障女性的财产权、遗产继承权等,都对性别比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老龄化”正在加速

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绕不开的话题。此次人口普查显示,蚌埠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3.21万人,占22.21%;15-59岁人口为197.01万人,占59.77%;60岁及以上人口为59.42万人,占18.0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7.46万人,占14.40%。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升、中间降特点。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71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90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1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78个百分点。少儿人口比重回升,这是因为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国际上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志,我国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59.42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2.47万人,占18.03%,65岁及以上人口为47.46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3.88万人,占14.40%。老龄化人口呈现进展快、规模大的特点。

经开区最“年轻”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年龄段人口流向发达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特征明显,蚌埠市劳动年龄段人口占比呈三县低、开发区高的特点。三县常住人口15-59岁为111.04万人,占三县总人口比重为56.6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12百分点。高新区和经开区15-59岁人口占比分别超过全市5.84和10.01个百分点,经开区占比接近70%。

经开区成为当之无愧的最“年轻”的区域,这是因为大量“年轻人+新居民”的涌入,且由于主导产业的新兴特质,流入年轻人多为“高学历+高净值”。

每8人中就有1个大学生

人才是第一资源,受教育年限及高学历人群的数量,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82108人,按照常住人口329.64万人计算,平均每8人中就有1名大学生。

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102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54691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9547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大幅提升,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778人上升为11592人,增长71.02%;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504人上升为12165人,增长5.75%;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550人下降为35029人,下降11.43%。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蚌埠市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上升。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50年上升至9.19年。9个县区中,平均受教育年限10年及以上的县区有4个,分别是龙子湖区、蚌山区、高新区和经开区,在9年至10年之间的县区有1个,为禹会区,在9年以下的县区有4个,分别是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和固镇县。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1.67个百分点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815557人,占55.0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480851人,占44.9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42003人,乡村人口减少310062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1.67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4.20万人,增长32.18%,乡村人口减少31.01万人,下降17.31%。

蚌埠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90.12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7.74万人,全市流动人口为72.37万人。流动人口中,跨市流入人口为8.55万人,市内流动人口为63.82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56.98万人,增长171.93%;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6.24万人,增长54.20%;流动人口增加50.74万人,增长234.55%。

新闻推荐

拾荒者上高速、行人横穿马路、高速隔离栅屡被损坏,针对这些高速治理痛点,相关部门精准施策 多部门协同共治 破解高速管理盲点

行人上高速捡垃圾、就近横穿马路、损毁搬离高速公路沿线隔离栅栏,以及比较具有季节特色的焚烧秸秆违法行为,不仅影响...

怀远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