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行政村红白理事会服务中心全覆盖 移风易俗破陋习 山村脱贫卸重负

广西日报 2020-11-19 07:04 大字

■民生第一线

本报记者廖志荣通讯员黄燕群

“一辈子攒的钱,一场丧事就没了。”今年8月,脱贫户熊文德花了近7万元,为过世的哥哥办了一场“白事”,因经济负担过重险些返贫。

西林县八达镇周帮村是典型的苗族村落,全村辖12个自然屯,共554户26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0户1771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给贫困群众本不宽裕的生活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我们这里特别注重‘白事’的操办,每逢有丧事必须杀牛祭拜,少则一两头,多则七八头,连请5至10天,大操大办,攀比成风!”周帮村村支书罗发兵说。

为巩固脱贫成效,破除当地婚丧嫁娶活动铺张浪费的陋习,今年3月,自治区民政厅下拨80万元专项经费,在定点帮扶的周帮村建设红白理事会服务中心。周帮村第一书记覃永科介绍,目前,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85%的工程,预计12月投入使用。届时,村委将通过《村规民约》限定红白喜事操办规格。

近年来,西林在全县范围内兴建红白理事会务中心,提倡婚事白事简办,破旧俗树新风。目前,该县94个行政村已实现红白理事会服务中心全覆盖,受益的少数民族群众达8万人。此外,各行政村积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推动村民自主管理、相互监督,巩固脱贫成效。

“我们各级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扶贫惠农政策的同时,也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转风气、除陋习、树新风、促脱贫。”西林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把移风易俗落到实处,全县8个乡镇专门成立工作组,通过村屯大小广播,用普通话和壮、苗、瑶、彝等多种民族语言进行宣讲,使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

新闻推荐

西林:组织专家考察心理健康教育

本报西林讯为全面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9月15日至18...

西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