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过春节 千里共欢乐
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春节许多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留在工作地过年。然而,距离无法阻挡与亲友团聚的盼望,许多人通过网络平台把春节搬到了线上,一时成为当下过年的新方式。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大家实现了“云团圆”“云拜年”“云娱乐”,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同时,同样把年过得开心愉快、有滋有味。
宋永诚:在上海“云拜年”
30岁的宋永诚,是一名在上海打拼多年的蚌埠人。由于技术精湛、能力突出,他曾多次完成交办项目,多次受到领导嘉奖,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现在已经担任公司的技术副总监。原本他打算今年早点回家,可是因为疫情防控,他最终选择留下在当地过年。
“说实话,我常年在外地打拼,回家机会本就不多,盼着就是一年一次的全家团圆。”电话里,宋永诚坦言,自己是家中独子,从小就受到父母和家人疼爱,每年都会买上好多礼物,给父母和亲友长辈拜年,但今年情况特殊,经过和家人沟通后,他留在了上海,“现在国内疫情虽然被控制,但境外输入风险仍然存在,上海时常有病例通报,这时候回去,即便家人同意,我自己也不放心。”
于是,在除夕之夜,宋永诚通过手机投屏的方式,与家人在网上团聚。“爸妈新年好!儿子今年在网上给你拜年了!”通过视频,宋先生向父母介绍了自己在外生活情况,还展示了他租住的房屋以及过年准备的食材。“一见我就说瘦了,劝我多吃多睡、多锻炼,还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因为工作透支健康。同时,还提醒我外出戴口罩少去人群密集区,听得我特别感动。”宋先生回忆说。
手机屏幕虽然小,却装下了宋永诚和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听着家人的嘱咐,他又向父母介绍一年来在上海遇到的新鲜事、新鲜人,你一句、我一句,来来回回,一家三口聊了将近四十分钟,“除夕晚上,我们聊的特别多,各自的近况、老家的发展、小区的变化,甚至连街坊四邻的八卦也有所耳闻。”
刘晓:手机上的年夜饭
“今年春节不回家了!”刘晓是蚌埠某单位的公务员。来自安庆岳西县的她,虽然老家在本省,但因路途、时间的关系,很少有机会回老家,今年本计划早点回去,可考虑到疫情防控,她还是决定推迟了返乡时间。
小刘是住蚌埠市某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便留在了当地成为一名公务员。仔细算一算,她在本地学习工作已近十年,不仅顺利在蚌埠市落户扎根,更拥有自己的圈子。然而,一遇到清明、中秋、春节等传统的节日,她总会因回不了老家感到遗憾。
“老家离这里太远,早上8点出发下午4点才能到,坐车几乎要大半天。”她对淮河晨刊记者说,由于老家地处山区,每次回去只能乘坐长途汽车,一来一回就要耗费两天时间,平时三天短休假基本没法回,只有七天长假才会回家看看,但今年的疫情防控还是让她放弃了除夕团聚。
“小时候,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真正陪我长大的是外婆,所以,我最惦念的是外婆。”小刘对记者说,考虑到今年仍存在疫情风险,为了家人和外婆的安全,她觉得有必要推迟回家,“人越多风险就越高,宁愿错过除夕,也不能让家人有危险。”
为了弥补无法在除夕团圆的缺憾,小刘提前一周就通知了父母和外婆,相约除夕当晚手机视频联系。在晚饭前,小刘与远在大别山区的老家连上了视频,看到父母和外婆气色不错,她特别高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吃饭时不忘和家人共同举杯庆祝,最后,还央求父母一定要把爱吃的野味留下,回去好大快朵颐,“虽然推迟一天,但视频电话让我感觉就在一起,思乡的愁绪顿时好了一大半。”
王远飞:大年夜的“云娱乐”
“不回家,我们和家人在手机上玩得一样嗨!”说起留守过年的体验,来自东北的小伙王远飞没有丝毫的遗憾,反而感觉特别新鲜有趣,用他自己的话:过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年。
王远飞,是蚌埠市高新区某科技企业的员工,在蚌埠工作已整整七年,不仅事业发展一路平顺,而且还在当地购置房产,俨然一个新蚌埠人。然而,由于父母亲人还在东北,每年春节他都会回老家过年,可是今年的疫情防控,让他决定在网上团圆。
除夕之夜,小王在蚌埠的新房拨通了电话,通过手机视频,他首先向家人拜年,汇报一年来工作、生活的收获,向家人展示新买的房子,一番拜年和嘘寒问暖后,他就和远在千里外的家人互动起来,吃团圆饭、看春晚、发红包、斗地主、全家K歌……得益于通讯网络的发达,小王在“云端”与家人实现了同过年、共娱乐。
采访将结束时,王远飞告诉记者,除了在网上与家人过年,他还利用假期去了好多有意思的地方,对蚌埠有了全新的认识,“过去一直忙于工作,几乎没有时间来市区娱乐,没想到今年春节,我才见识到了蚌埠的美食、娱乐和风景,原来蚌埠是一座这么有意思的城市。”
新闻推荐
近日,笔者来到岳西县天堂镇余安村余安小学,正值下课,笔者走进其中一间教室,感到暖风徐徐,教室的门上安装了保暖门帘,原来教室安...
岳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