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士柱 与清初大儒黄宗羲的交往

芜湖日报 2021-06-14 00:54 大字

芜湖历史名人沈士柱是明末清初杰出的遗民诗人,不屈的抗清义士。清初大儒、著名思想家黄宗羲也是抗清义士。沈士柱与黄宗羲初识于明崇祯六年(1633),此后两人因为志同道合意气相投交往颇多,一直到顺治十六年(1659)沈士柱从容就义止,交往时间长达二十六年。梳理一下沈士柱与黄宗羲的交往史料,有助于我们增加对芜湖历史文化的了解。

崇祯六年(1633)三月,张溥在苏州虎丘召开复社成立大会,沈士柱与宣城沈寿民等人作为上江召集人和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同年秋,沈士柱和沈寿民到杭州,寓孤山读书社,初识黄宗羲。大家忧心国事,抗声议论,慷慨陈词,一时意气风发。

沈士柱颇富才情,近体诗作得尤其出色。黄宗羲对沈士柱的学问与才情颇为激赏。他说,“余束发交游,所见天下士,才分与余不甚悬绝而为余之所畏者,桐城方密之、秋浦沈昆铜、余弟泽望及子一四人。”意思是普天下除他自己的弟弟黄泽望外,黄宗羲“所畏者”只有方以智(字密之)、沈士柱(字昆铜)和魏学濂(字子一)这三个人了。沈士柱是黄宗羲平生最服膺的可与大学问家方以智并列的两个安徽人之一。

崇祯七年(1634)夏,沈士柱再度到杭州西湖与黄宗羲等朋友会面,住在楼外楼。一时引来众多杭州名士拜访,竟致西湖的画舫都为之涨价。那段时间,每至傍晚时分,黄宗羲、沈士柱等在画舫上听丝竹管弦,其他文人或闲人看见了,命船家摇着小舟尾随之,颇有几分如今追星族见到偶像的味道。沈士柱谈到国事,忧闷于心,酒后破口大骂阉党和宵小之徒。

此后,沈士柱奔走于芜湖、南京之间,与阉党作斗争。沈士柱曾联络陈慧贞、吴应箕、沈寿民、黄宗羲等复社成员,撰写了《留都防乱公揭》,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张贴,让众人看清阮大铖的小人面目。

崇祯后期,沈士柱牵头组织了芜湖读书社,成员有萧云从等人。后来,读书社中有许多人也加入了复社。

明亡以后,沈士柱积极从事反清斗争,几度遇险,数次被捕。作为明末清初少有的真正实际参加过武装反清斗争的大儒,黄宗羲的经历与沈士柱也几乎一样:崇祯自缢的次年,黄宗羲与兄弟黄宗炎、黄宗会在余姚黄竹浦招募义勇,声援抗清的官军,时人称为“世忠营”。失败后,黄宗羲被迫隐姓埋名,在绍兴、杭州间辗转躲藏,逃避清廷的缉拿。此后黄宗羲见复明已经无望,这才奉母返回故居,隐姓埋名专心著述。

顺治十四年(1657),沈士柱再次被捕。沈士柱的这次被捕与江苏如皋人李之椿有关。李之椿,字大生,号徂徕,明天启元年(1621)举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李之椿初任吏部主事,因直言遭忌,卸职回乡闲居。顺治二年(1645),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起用李之椿为尚宝寺卿,迁礼部侍郎,督粮于浙江。不久清兵攻下南京,李再度弃官还乡。顺治四年(1647),如皋县民赵云、李七等举兵反清,自称都督,并奉李之椿为盟主。后兵败,李之椿亦被清军逮捕。审讯中清廷查不出李之椿为盟主的实据,遂以李拒不交出明朝廷的印信为由,将其流放,史称“故敕之狱”。顺治六年(1649),清廷大赦,凡顺治五年前“有故主之思”的明朝官吏不作反叛论处,于是李之椿获释。当时,鲁王朱以海在海上坚持抗清,李之椿假借远游武夷之际,暗中与海上鲁王联系。其子李旦被鲁王任命为御史,往来江上搜集情报,联络义士,为郑成功的反清力量征集兵饷。顺治十四年(1657),因为家佣谢庭兰至京师向清廷告密,李之椿父子被捕,解至江宁。李之椿见到清总督郎廷后说道:“身为前朝大臣,国亡应死。子旦受国厚恩,死亦恨晚。”此后默然不语,绝食七天而死,其子李旦被斩于西市。

卷进李之椿案件的各地重要反清人物有几十人,沈士柱亦在其中,于同年被捕。沈士柱被捕后,任凭严刑拷打,坚贞不屈。顺治十六年(1659),己亥年清明日,沈士柱在南京凤台门外,从容就义。

关于沈士柱被捕与牺牲情况,《爝火录》记载如下:“初八日(丙申),大清杀沈士柱。士柱,字昆铜,一字寄公;芜湖人。阮大铖兴党人之狱,以士柱、周镳为罪首;镳被杀,士柱以赴左良玉召获免。癸巳,以通李定国,牵连被执;寻得脱。丁酉,复被执;囚于南京三年,作《故宫词》以见志。至是,以交通郑成功,诛之。妻方氏绝粒五日死,妾汪氏、鲍氏俱自经死。”

清廷此时处死沈士柱有个背景,就是当时张煌言与郑成功等抗清义师势头较猛,有攻占南京、芜湖一带的军事行动计划,清廷担心沈士柱等义士与他们相呼应。《南疆逸史》记载此事说:“己亥,郑成功将寇攻金陵,虑士柱通海上,乃杀之狱。”

沈士柱牺牲后的第二年,黄宗羲作庐山之游,返回江苏途径芜湖时,特写诗悼念沈士柱:“寻常有约在芜湖,再上高楼一醉呼。及到芜湖君已死,伸头舱底望浮图。”黄宗羲诗中说的“有约”指沈士柱曾书约黄宗羲来芜共商反清大计,当时黄宗羲已看清南明小朝廷是扶不起的阿斗,故隐居致力著述,未应邀。如今,幽明两隔,黄宗羲亦痛心不已。

直到晚年,黄宗羲还多次表达对沈士柱的哀悼之意、怀念之情。他在《海外恸哭记》里回忆与沈士柱的交往:“沈士柱,字昆铜,芜湖人。读书明敏,下笔千言。癸酉、甲戌来西湖楼外楼,武林名士毕集,湖舫为之增价。薄暮,与余听丝竹管弦,所在掉小舟尾之。改革之际,累书招余,余未之赴。终以李大生一案受祸,昆铜收禁南都之大内,一年有余,有前后宫词二十四首。”

作为杰出的遗民诗人,沈士柱曾有《土音集》存世,但因被清廷列为禁书,今已失传。他现存诗32首,散见于《芜湖县志》以及卓尔堪辑《遗民诗》、朱彝尊辑《明诗综》等书中;另存文章两篇,即《祭阮大铖文》及《<芜关吟>序》。

在明清鼎革之际,沈士柱为了民族大义,散尽万贯家财,坚定的加入到反清复明的活动中来,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与浩然正气值得我们永久纪念。

唐俊

新闻推荐

桐城: 电商拓宽农民致富路

“家里吃不掉的农产品还可以卖钱,农夫商城上门来收,真好!”5月15日上午,在桐城市金神镇杨塘中心超市门口,姚冲村民组村民...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