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为啥变了样?
孙增民(左)在向西苏村村民了解村里的情况。
3月26日上午,在长清区文昌街道办事处西苏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大会上,孙增民全票当选为西苏村党支部书记。此时,距离他通过公开遴选到西苏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刚刚过去半年的时间。短短半年,从一个“外乡人”到“领头雁”,他收获了广大西苏村群众的认可,并带领着西苏村群众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孙增民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惠好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去年8月份之前,虽然是长清本地人,但孙增民和西苏村很少有交集。他们能成为“一家人”,这得益于去年济南市首次公开遴选村党组织书记的“头雁队伍提升”行动。在这次遴选中,200多名来自全市机关干部、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农村致富能手、村“两委”成员和后备人才等群体的“领头雁”奔赴13个区县和功能区的乡村振兴主战场,孙增民就是其中一位。
这些遴选出来“领头雁”们的工作阵地主要集中在全市软弱涣散村和党组织不健全的村庄。在此之前,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优化,济南市涌现出了一批能干的村党组织书记。但是还有不少村面临着“选人的天花板——矬子里面挑大个,无人可选”,而有的村里又因能人太多,却各有各的算盘,就是拢不起一条心干事,党组织力量薄弱。当前,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要求更高,队伍建设刻不容缓,这也是济南市打破身份、区域等限制,遴选村党组织书记的原因所在。在上任之前,长清区委组织部组织这些新遴选出来的村党组织书记召开了一次集中谈话,这次谈话更坚定了孙增民的决心。正是因为这样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自己才有了回到乡村大干一场、施展抱负的机会,自己要实干出一番样子——
去年8月25日,孙增民第一次进村。在孙增民看来,情况和他预想的差不多:多年无村集体收入,村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村集体发展有心无力……上任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村底子,孙增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但是他也看到这个村的潜力,虽然当时村里的账面上只剩不到5000元,但是这个人口不到600人的村庄位于城区驻地,交通便利,不愁没有发展门路。为能尽快找到正确的答案,孙增民走进了老党员家、村民代表家……“增收刻不容缓!”孙增民带领村“两委”对症下药,通过固本增收,将村内几十年的旧账全部收回,增加集体收入30余万元。账上有钱了,孙增民和村“两委”商量后以最快的速度为村民发放了前两年参与绿化、硬化、美化、厕改等村内工程欠款15万元,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经过层层遴选程序选出来的书记,一般来说,能力强、视野广,有带领乡村振兴的干劲,但个别情况下也会有短板,那就是在村里没有根基,农村工作经验可能并不是很丰富。好在这个短板可以补齐。长清区委组织部考虑到这个问题,采用“扶上马 送一程”的方式方法,对这些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跟踪管理,并引入帮带机制,强化街镇党委的培育作用,甚至对新遴选的书记进行培训。
孙增民到任不久,文昌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就上门指导孙增民开展村内工作。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中摆问题、找不足,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为了更快进入角色,到位后前半个月,孙增民组织村“两委”干部和部分党员代表赴三涧溪等村庄进行学习调研。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学习,关系迅速拉近。在拉家常中,孙增民迅速掌握了村庄的情况。
要干事,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春节前夕,寒潮来袭,孙增民安排惠好大药房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送上暖贴。自今年1月1日起,西苏村开始为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1月4日,村中石志兴老人80岁生日,村“两委”成员到老人家中祝贺并送上生日蛋糕。春节前夕,村里70岁以上老人更是收到了村里给他们送的米面年礼……
为了给村里干事,孙增民没少把惠好大药房的人力、物力往村里搬。过节送春联福字,天冷送暖贴,就连他为村里跑来跑去用的车和司机也是从企业带过来的。
“人怕敬”,干企业出来的孙增民深谙这个道理,初来乍到的他,就在为村民谋福祉的点点滴滴中获得了村民的信任,村党支部的凝聚力逐步提升。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原来村里召开党员大会的时候,叫不来人,而现在除了个别有事请假的,基本上都能到齐。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慢慢地,村民有什么事情愿意找他聊天了,遇到矛盾也希望找他能给个公正的评判。这个时候,他这个外来书记的好处就显露出来了。
在孙增民看来,自己遴选村党组织书记有个好处就是“一张白纸好作画”,在村里基本没有裙带关系,做起事情来不会被多方掣肘。
孙增民上任以来,第一件事就是固本增收,增加村集体收入。以前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外面拖欠村内近30万元的欠款一直没有收回。村里账上没钱,村民们参与村内工程的工资欠条就无法兑现。这也成为许多村民挂在心头两年多的忧心事。
“前期干活工资数额不大,可对于年纪大点的人说几百元就是大钱。”
“你不想想,那个钱要是好要不早要回来了,你这刚来肯定要不回来。”还没行动,就有村“两委”干部劝他别给自己找硬茬子。
经过经营企业十余年的锻炼,孙增民不信这个邪。他利用2个月时间带领村“两委”成员一家家地找,一户户地谈,终于借助固本增收把外面欠村里的旧账全部收回,村集体收入一下子增加30万元。账上有钱了,孙增民和村“两委”商量后,以最快的速度为村民们发了工资。当天,他告诉来领工资的村民,以后不会再让村民手里有村里的欠条。
没有掣肘,有时候也会遇上“硬骨头”。
村里的断头路太多,影响着全村的形象。道路要想通畅就需要拆除一些村民的老房子,但这些老房子存在了20多年从未被拆除,而这次修路过程中,村里的主干道中间就横亘着石广洪家的老房子。
要修路,就得拆房子。一开始,石广洪虽然舍不得拆掉老房子,但是耐不住孙增民连续半个月上门做工作,石广洪被他的诚意和韧劲感动,经过考虑,最终石广洪老人主动找到孙增民,提出无偿拆除自家老房子,贯通村里多年的“断头路”。同样其他几家村民的老房子也面临一样的问题,孙增民用自己的真诚和耐心与村民沟通交流,最终村内的断头路全部打通,目前村内街巷整齐划一,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边,修路正常进行。那边,村里的两家邻居又闹上了。这两家的矛盾已经长达20年,也没有什么大事,就因为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怄气。孙增民听说后,苦口婆心,不偏不倚,把“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典故都搬了出来,最终双方各退一步,两家化解了干戈,邻里关系重归于好。
西苏村是省派长清区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扶村庄之一,孙增民干事创业、一心为民的决心得到服务队的充分肯定和重点支持,队长邱剑锋表示要将西苏村打造成齐鲁样板示范村。为此,在村庄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服务队帮助孙增民拟出了村庄振兴时间表和施工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新一年,孙增民早早地把工作台账向乡亲们作了汇报,又向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长清区农业农村局等省、市、区相关部门和单位申请了700多万元项目建设资金。今年,西苏村将逐步开展污水处理、弱电入地、党建广场和产业用房建设项目。清明节假期,西苏村村“两委”召集污水、自来水工程施工方进行项目对接工作。4月9日,孙增民又带领村里党员及群众代表到三涧溪村交流学习。他还正在与一家高校对接打造苏禾电子商务中心,为西苏村乃至全区农产品插上电商的翅膀。他说,用不了几个月,西苏村的村庄形象将会大变化,村集体企业经营也将走上正轨。而这个“苏禾”的名字就代表了西苏村就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的美好寓意。
其实,西苏村的变化早已开始。这个村,已经悄然变了样。而放眼文昌街道,更多铿锵奋进的脚步正在书写乡村发展的新篇章。除西苏村之外,文昌街道南李村、西房村的遴选党支部书记此次也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们和孙增民一样正带领着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奔向幸福的新生活。(本报记者 邵明红)
新闻推荐
□文/戴健百年之后的我们,向觉醒年代的乡先贤致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
桐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桐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