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楹联雅事
□战军
在几乎每一副名联背后,都深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一)
中国自古就有贴春联的习俗,无论是偏远的乡村还是繁华的城市,春联总是会显耀在我们的视线里。一副好的春联,会留住行人的脚步,让行人慢慢地品味;好的春联,能够彰显这家主人的生活情趣,让这家顿时高雅起来。
春联总是有喜气的样子,例如“福照家门万事兴;喜居宝地千年旺”“春满人间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等等。
市场上春联的好词好句有的是,寓意非常深刻,让人看了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震颤,看的多,真比学一堂哲学课还过瘾,我很艳羡这些编撰者们的聪明智慧。
(二)
如果说市场上卖的春联浅显易懂、彰显喜气的话,那么在特定场合的楹联则是一幅古朴典雅的气派,它彰显的是一种雄大的气魄。在毓璜顶公园东门进口处,就有一副楹联:天下文章莫大于是,一时名士皆从其游。非常有意思的是,这副对联看似一副,其实它是由两个历史典故集合而成的。
“天下文章莫大于是”的出处是:庆历三年(1043)间,宋仁宗启用韩琦、范仲淹等人同时执政,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等并为谏官。到了1045年,因“庆历新政”失败,韩琦、欧阳修等人全部被驱逐,幸而贾黯谏官在皇帝面前极力为他们说好话,皇祐五年(1053),韩琦再次被皇帝起用,官拜武康节度使、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由定州(今河北定州)移至并州(今山西太原)。由于在并州积劳成疾,韩琦得到皇帝恩准后回乡养病,病愈后在衙署的后院里建设了一个“昼锦堂”,委托欧阳修为此堂写一篇文章。欧阳修铺开纸张,一气呵成《相州昼锦堂记》,这篇雄文被宋人誉为“天下文章,莫大乎斯(是)”。
而“一时名士皆从其游”,则取自戴名世的《左忠毅公传》中的“光斗,字共之,南直隶桐城人。举万历丁未进士,选授浙江道街史。天启初,与给事中杨涟俱以清直敢言负重望,每国家有大议,公卿大臣辄问光斗、涟云何。两人公忠一体,有所举劾,必诰而后行,权贵人皆凛凛畏之,一时海内有道高名之士皆从之(其)游,而小人之趋利贪权势者皆弗之便也”一文。这篇文章在高中课本里就有,老师曾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给学生们讲解过。
联家将两个不同朝代的人物事迹,用一副楹联的形式,题于毓璜顶小蓬莱阁上,可见用意是非常深邃的,一则来歌颂赞美烟台是一个文化鼎盛、名人辈出的城市,是对烟台这块钟灵毓秀之地最好的诠释。二则,在那个国家内忧外患的时候,联家又期盼多出现像范仲淹、欧阳修、左光斗、戴名世等这样的仁人志士来挽救危局,其殷殷之心光照天下。
(三)
十五年前我和母亲一起到杭州去玩,游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拜谒了岳飞墓,看了久负盛名的一副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在岳飞父子塑像下,就是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王俊四个佞臣的跪像。小时候听刘兰芳的评书《说岳全传》,就像着迷一样,一集不落地按时收听,成为那时最大的精神享受,因此对岳飞心生向往。能够到岳王庙前拜谒一下,算是圆了多少年的心愿,因此对这副楹联感触特别深。在秦桧死后又过了四百年左右,秦桧的后人秦大士,已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状元,诗、书、画堪称三绝,他在岳王庙前挥笔写下了的千古名联: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他把“秦桧”两个字很巧妙地嵌在楹联最后一个字,表示了自己对这位祖先的彻底否定和决裂,受到后人的肯定和尊重。
(四)
在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有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副楹联《江津临江楼联》:
地当扼泸渝、控涪合之冲,接滇黔、通藏卫之隘,回顾葱葱郁郁,俱围入画江城。看南倚艾村,北褰莲盖,西撑鹤岭,……;
蒙有倾淮濆、溢沪渎之泪,堆衡岳、压泰岱之愁,满腔怪怪奇奇,悉属我心睇泗。念蚕凫启土,刘孟膺符,轼辙挥毫,……
全联共1612个字,这副对联是联家钟祖芬(号云舫)用生命写成的。钟云舫平生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他所处的年代,正是满清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的时候,贪官污吏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像钟云舫这样秉性刚毅的人,很难独善其身,对待贪官污吏只能靠诗文来抗争,由此常常会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由于钟云舫得罪了权贵阶层,他们就以诗作中的片言只语,再加上“妖言惑众,播乱民心,结党为奸,意图不测”的罪名,将钟云舫关押监狱三年之久,期间既不审问,也不判决。钟云舫“以泪和墨,以血染纸”,用一天时间写下《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后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此联将世界囊括胸中,痛感民生之艰辛,揭露了封建专制社会的种种罪恶行径。
(五)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皇帝不但没有做深刻反思,继续同英国人的侵略行径做战争准备,反而同英国签订了首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林则徐则由于主张销毁鸦片而获罪,被谪贬伊犁充军,这首诗就是他在西安与家人告别的时候写的一首诗,其中的颔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被广为传颂,成为中国最为有名的一副楹联,这副楹联还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为救亡图存而献身。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家喻户晓的楹联,是林则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为自己的撰写的,他成为了不同年龄段人的励志格言。
(六)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这副楹联应该从清代的邓石如说起。邓石如是一位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被后人称为金石大师,他的草书篆刻“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楹联,被称为一代名联。邓石如的艺术风格,深刻地影响着齐白石,其作品处处都能看到邓石如的影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和毛主席交往甚密,毛主席对齐白石的作品也赞赏有加,他们二人相差29岁,但共同的志趣爱好和理想使他们成为忘年之交,当得知毛主席对自己的崇敬之后,齐白石老人就将自己1941年的一副画作赠送给毛主席,这副画作正是以邓石如的“海为龙世界,天是鹤故乡”楹联为本所作。送去不几天,我国著名的收藏家、楹联家张伯驹前来拜访,期间他们谈起了向毛主席赠画事宜,张伯驹大吃一惊,大呼“不好”,原来邓石如写的是“海为龙世界,天是鹤故乡”,齐白石赠送的画作却被写成了“海为龙世界,云是鹤故乡”,一个是“天”,一个是“云”,差了一个字,这让齐白石老人整天紧张不安。但毛主席也是一位楹联大师,觉得这样一改,反而更加生动形象,对齐白石老人也就更加崇敬了。在《笠翁对韵》里就有“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之言,用“云”换掉“天”,更加形象而生动,这是一次正确的纠偏,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七)
如果你对蔡锷将军还不是很了解的话,就看看这段歌词:“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颂如歌,如赞礼,赞的是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这段歌词就是赞美蔡锷和小凤仙之间那段温馨的爱情故事。辛亥革命时期,蔡锷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王朝的新军起义,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军起义,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真是天妒英才,仅仅三十五岁,蔡锷就因病在日本去世,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北京举行公祭,大总统黎元洪和在海外的孙中山先生都送了挽联。蔡锷的红颜知己小凤仙也送了一副挽联,依小凤仙的文化水平是写不出这样高水平的挽联的,这副对联是当时的文人易顺鼎代写的,写尽了他们两人的凄婉爱情,引起很多人的同感,成为一副绝美的哀伤挽联,被后人广泛传抄: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
十八载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八)
在烟台有一座规模恢弘的福建会馆,又名“天后行宫”,对于楹联不算很普及的烟台来说,梁柱上的多副楹联就成了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很多前来拜谒妈祖的人,都会在楹联前驻足吟诵。像烟台这样的妈祖庙,全世界有五千多座,拥有几亿信众,这些信众为妈祖庙撰写的楹联可谓汗牛充栋,每一副都极具匠人之心,将妈祖文化写得淋漓尽致:
熙朝崇祀典,鲁晋闽并分一席;
湄岛先慈航,江河海普护千艘。
榕嵩荷神庥,喜海不扬波,奠兹远贾;
芝罘崇庙祀,愿慈云永驻,济我同舟。
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
历数朝受封典,万古流芳。
从八百英里航路通来,揭耳鼓闻韶,是真邹鲁海滨,何分乐界;
把二十世纪国魂唤起,放眼帘阅史,直等衣冠优孟,同上舞台。
(九)
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将领,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戎马一生,深得人民敬仰,因此在他的故里蓬莱,便会看到歌颂他的楹联:
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是神仙。
三十年平倭御虏,百战未尝遭一劫;
九万里将略功勋,千秋熟与并双肩。
如裹骇电激风,拔剑漫惊倭胆破;
尝携江花边月,登坛笑看海波平。
千秋隆祀典,
百战著勋名。
横批是:海上威风
先哲捍宗邦民族光荣垂万世;
后生驱劲敌愚忱惨淡继前贤。
(此联为1934年5月冯玉祥将军所书。)
拔剑光寒倭寇胆;
拨云手指天心月。
(此联为郁达夫所书。)
大功在备倭,城郭依然,公去苍茫谁继者;
明诏使防海,风波未已,吾来宏济愧前贤。
烟台英雄辈出,历史名迹很多,镌刻其上的名联千古流芳,成为了烟台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烟台的名联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环,它和其它地方的名联一起,在民族的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新闻推荐
天水路站施工现场。3月26日下午,轨道交通5号线桐城南路站附近南二环路东西方向顺利放行。最近几天,这段道路通行状...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